【透視社·全民健康】「59款咖啡被檢出致癌物」 咖啡還能放心喝嗎?

2023-12-12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透視社·全民健康】「59款咖啡被檢出致癌物」 咖啡還能放心喝嗎?

近日,福建省、市級消委會發布的聯合檢測報告顯示,福州市20家咖啡門店銷售的59款現制現售咖啡均檢測出含較少量的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

「59款咖啡全部檢查出致癌物」的話題引發熱議,許多網友都開始擔心起來,猶豫手中的咖啡要不要喝。尤其檢測產品包含瑞幸、星巴克等常見的連鎖咖啡品牌,讓擔憂情緒進一步發酵。

事實的真相真有這麼可怕嗎?哪些咖啡所含的丙烯醯胺最少?咖啡還能放心喝嗎?

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賈瓊

咖啡為什麼會有丙烯醯胺?

咖啡中檢出丙烯醯胺很正常,這和咖啡的加工過程有關。生咖啡豆中含有蔗糖和天冬醯胺,二者在高溫下會發生美拉德反應,丙烯醯胺是美拉德反應的副產物之一。

而咖啡豆的烘烤都是在高溫條件下進行,也正是因為美拉德反應的存在,才讓咖啡擁有了獨特的香氣。美拉德反應會產生 800 多種香氣物質,在這些香氣的共同作用下,讓咖啡擁有了複雜而芳香的風味。

事實上,該份檢測報告原文中已為消費者進行了詳細解釋。報告稱,丙烯醯胺是食物在煎、炸、烘烤等高溫加熱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炸薯條、烤麵包和烘焙咖啡豆都有可能產生一定量的該物質。

咖啡豆。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賈瓊

哪種咖啡丙烯醯胺較低?

咖啡中丙烯醯胺的含量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原料種類、烘焙程度、加工方式等。

原料方面,不同的咖啡豆加工後生成丙烯醯胺的量也不同,市場上主要常用於商業的有兩種咖啡豆,小粒種咖啡(阿拉比卡咖啡)和中粒種咖啡(羅布斯塔咖啡)。阿拉比卡咖啡丙烯醯胺含量明顯低於羅布斯塔咖啡。目前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雲南小粒咖啡,就是阿拉比卡咖啡的一種。

咖啡豆烘焙程度是影響丙烯醯胺含量的關鍵因素。有研究人員採用熱空氣法烘焙阿拉比卡咖啡豆,對比了淺度烘焙(烘焙6分鐘、最終溫度 147℃)、中度烘焙(烘焙11分鐘、最終溫度172℃)、深度烘焙(烘焙18分鐘、最終溫度191℃)獲得的咖啡豆中丙烯醯胺含量。

研究發現,中度烘焙咖啡豆丙烯醯胺積累量最多,淺度烘焙以及深度烘焙的咖啡豆中丙烯醯胺含量水平相對較低。

為什麼深度烘焙丙烯醯胺反而不高?深度烘焙咖啡豆由於烘焙時間較長,天冬醯胺和蔗糖消耗完全,類黑素含量逐漸增多,高溫促進了丙烯醯胺與類黑素的親核加成反應和丙烯醯胺的揮發,使其含量下降。

咖啡店員工正在製作咖啡。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賈瓊

加工方式上,市面上的咖啡有現磨咖啡和速溶咖啡兩種,不同的咖啡製作工藝會影響其丙烯醯胺的含量。整體上來看,土耳其咖啡>意式咖啡>美式咖啡。

而速溶咖啡的香氣與風味都比不上現磨咖啡,並且預乾燥、噴霧乾燥等環節會導致一部分丙烯醯胺的揮發,所以速溶咖啡的丙烯醯胺含量一般低於現磨咖啡。

速溶咖啡。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賈瓊

我們要擔心丙烯醯胺嗎?

本是倡導消費者科學、健康地選購咖啡的報告反而引起恐慌。福州市消委會發文闢謠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丙烯醯胺被列為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但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丙烯醯胺對人致癌。每日飲用一杯咖啡的攝入量均處在安全範圍之內,只要不長期過量飲用,對人體是無明顯健康風險的。

同時提示,丙烯醯胺為2A類致癌物,有致癌的可能性但也不一定致癌。只是個別媒體自媒體對評測結果中的丙烯醯胺做片面宣傳、斷章取義,引起輿論風波,誤導消費者,產生了不必要擔憂。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任何食品都有可能有致癌物質的存在,談咖啡的致癌風險一定要和劑量相結合。離開了劑量去談致癌,是不科學,是不合理的,也沒有臨床的數據去支撐。

根據檢測報告,59款咖啡的丙烯醯胺比例都比較低。正如不少科普人士調侃所言,想要達到致癌風險,需要每天喝10公斤以上的咖啡才能實現,正常飲用一杯咖啡並不會增加患癌風險。

「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介紹,2A類致癌物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比如很多人每天都吃的豬牛羊等紅肉、薯片薯條、麵包烙餅、煎餃油條等。中國人喝咖啡其實很少,通過咖啡攝入的丙烯醯胺很少,都不如早上吃的油條油餅和平時吃的炒菜多。

咖啡還有些物質可減少癌症發生

咖啡中含有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包括二萜咖啡醇、多酚、咖啡因和綠原酸等,這些物質可能通過各種機制影響健康減少癌症發生。

有分析表明,子宮內膜癌風險與含咖啡因的咖啡有顯著的反向關係,但與無咖啡因的咖啡沒有顯著關係。還有多項研究發現咖啡攝入對多個部位癌症具有保護作用,特別是子宮內膜癌、肝癌、黑色素瘤、口腔癌、咽喉癌。

不過,別選三合一咖啡,這種咖啡中除了含有咖啡粉,也添加了奶精、白砂糖、油脂等,常喝不僅會發胖,還會增加患癌風險。有調查數據顯示,與不常喝咖啡的人相比,習慣喝二合一或三合一速溶咖啡的人乳腺癌發病風險高152%,而習慣喝現煮咖啡的人,乳腺癌發病風險低52%。

咖啡店外景。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賈瓊

每天喝多少咖啡比較合適?

與此同時,該檢測報告也透露出一些好消息,被檢測的59款現制咖啡均未檢出含有反式脂肪酸,且咖啡所添加的奶及奶製品質量均較好,符合國家規定。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等機構日前聯合發布的《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中建議:普通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入量應控制在400mg以內。

相當於不超過4杯純咖啡(150ml/杯),買來的品牌咖啡,可以對比包裝標籤上每杯咖啡因的含量來計算杯數;如果是一小包1.8~2g的速溶咖啡,每天最多不超過5袋。

另外,對於兒童青少年、老人、孕期和哺乳期人群、高血壓人群、青光眼患者、高眼壓遺傳傾向的人群、骨質疏鬆患者都不建議飲用咖啡。

對於咖啡愛好者們來說無須恐慌,咖啡含有丙烯醯胺很正常,只要不是長期過量飲用,就沒有明顯的健康風險。如果你實在擔心,那就選雲南小粒咖啡、意式咖啡、美式咖啡或者純速溶咖啡粉(別選三合一!)。

(透視社綜合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財聯社•新消費日報、瀟湘晨報、每日經濟新聞、「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報道)

編輯:劉淞菱

校對:李旭穎

審核:龔紫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a1f5b2c3057fc3208bbf46f733e86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