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死了? 走的並不安詳

2023-07-06     電影派

原標題:流量死了? 走的並不安詳

任嘉倫和Angelababy的組合,擱以前不得是「預爆」、「待爆」、「大爆」!

熱搜應該是錢塘江大潮,一浪高過一浪。

如今居然 空降遇冷

Baby為宣傳急的工作室改名上熱搜。

可網播指數依舊反響平平。

流量扛不住收視率了嗎?

還是劇爛到粉絲都看不下去了?

淺追10集, 發現這劇是個三無產品——無聊無趣無意義

建議:划走!

《暮色心約》的無聊是一種很新的無聊。

就是當你覺得它老套的時候,它又有那麼一點不同。

但這點不同不是創新,是爛活。

偶像劇,肯定是要談戀愛的嘛。

本劇男主編劇 祁連山(任嘉倫 飾)、女主心理諮詢師 劉瑕(楊穎 飾)

八竿子打不著倆職業。

可就是機緣巧合下成為同租室友。

一種硬湊的感覺撲面而來。

至於有多硬湊?

也就是女主 剛好打算離職自己開一家心理諮詢室, 剛好有這麼一套價格合適的大平層出租, 剛好又多出一間主臥可以租出去。

男主 剛好被房東趕出來, 剛好看到女主掛出來的房, 剛好在看房時雙方都是朋友代勞。

強行同居達成!

按套路之後應該是各種誤會、互懟戲碼。

然而這部劇並沒有。

男女主只是比較和諧的室友關係。

甚至因為男主是熬夜黨,倆人碰面的機會都是屈指可數。

同框的畫面居然是坐在一起看電影or停電後在客廳一起工作。

這距離吧~

遠是遠了點,但沒毛病。

沒撒工業糖精很棒!

沒有強行誤解也很好!

可觀眾看什麼呢?看你倆敲鍵盤嗎?

逼得有人腦補嗑:倆人的相處主打的是舒服,空氣中瀰漫著甜蜜溫馨的味道。

en~

大可不必這麼強行搞CP。

首先這倆人的演技還沒達到無接觸創造氛圍感的境界。

其次,雖然劇已經播了四分之一,但男女主真的不太熟。

這就是本劇最弔詭的地方。

編劇看似克制,其實是在水劇情。

所以到了第十集感情線幾乎原地踏步。

看似沒撒糖,其實又很齁。

怎麼講?

因為那些俗套的戀愛套路全放在了男主寫的劇本里。

男主一創作體驗型編劇。

一動筆就開始嘟嘟囔囔,有時候還起身四處比劃。

最離譜的是,他寫的故事都以「劇中劇」的形式演出來了。

警匪片——英雄救美。

青春校園愛情——怦然心動。

開一個劇本來一條糖精生產線,不打幾針胰島素都不配看啊!

敢吐槽?

不好意思這都是腦補,算不得數。

編劇夠雞賊啊!

一個不會寫但又必須湊夠字數交稿的寫手,礙於臉皮不夠厚,發明的一種copy文學?

又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表面抵製糖精,暗地裡大用特用。

可yy沒法推動感情線,反而推高了男主的變態指數。

指望編劇寫出一點有效劇情是難如登天。

十集啊!日常戲平淡如水,稍微有進展的一段戲也是逆天。

堪稱「大S和光頭歐巴20年情緣」山寨版。

某天,女主上線了她十幾年沒有上線的論壇。

沒想到小時候的筆友居然每年每個月都有給她發來問候。

沒錯,那個筆友就是男主。

再次聯繫上的兩人噼里啪啦一通聊。

哇偶~雖然男女主還不知道對方是筆友,但有上帝視角的觀眾已經嗑到了呢。

命定cp,靈魂伴侶~

咱就是說,編劇別顱內嗨成嗎?

不會編可以不編,別整這麼尬的。

口水劇嘛~水完感情戲,繼續水職場戲。

相信各行各業對編劇都懷有一絲敬畏。

因為沒人想因為看劇心梗。

原本是「360行,行行出狀元」。

但有了國產編劇的專業加持,那是「360行,行行出奇葩」。

這劇的職場戲開場就差點給我送走。

女主注意到同電梯的一位男士直奔天台,留了個心眼。

後面越想越不對勁,上樓一看,果然打算輕生。

女主趕緊報警,並上前開始勸阻。

炸裂一幕即將發生。

隔著15樓的高度啊!樓下圍觀群眾硬是說出了女主的職業。

尋思女主臉上也沒寫字啊?

而且臉都看不清的距離是咋認出「心理諮詢師」的啊?

剛好路過的男主還在下面尬誇了兩句。

這評價不能細品。

男主肯定是想夸人的,可這台詞寫得似乎又夾雜著一絲對「心理諮詢師」的鄙夷。

另一邊,女主一番說理沒把人勸住。

最後聲淚俱下自揭傷疤。

說自己小時候被父親拋下後一直很痛苦。

這才喚起了輕生男人的家庭責任感

以情動人很合理,可完全沒顯現出心理諮詢師的專業度啊。

總結, 出場戲人沒怎麼立住,倒是有幾個瞬間把人尬住了。

後面的劇情也沒什麼典型案例。

女主正兒八經給人做諮詢總共兩次。

第一位患者是來治失眠的。

催眠到一半,被隔壁男主打呼的聲音嚇醒了。

女主還撒謊掩飾,讓患者繼續說。

繼續個毛啊?(實在憋不住了)

室友的呼聲都能傳過來,這工作室的隔音效果,患者的隱私怎麼保證呢?

第二位患者來的時候是這樣嬸兒的。

諮詢之後是這樣嬸兒的。

問女主究竟說了啥把人刺激成這樣?

答:你需要去看精神科醫生×3。

患者懵逼。

女主微笑強調。

患者生氣。

女主嚴肅強調。

(ps畫面是男主,是因為男主在房間裡聽到了哦!再次印證隔音效果垃圾。)

患者暴走。

精神病確實不是心理治療可干預的。

但你的客戶情緒都這麼激動了,你還不知道安撫幾句嗎?

讓人說什麼好呢?

劇中一直強調女主是金牌心理諮詢師。

可失眠的被嚇醒。

沒瘋的當場發瘋。

這業務能力是鬧著玩兒呢?

關鍵是後面還有迴旋鏢。

女主曾經負責過的精神分裂患者從康復中心跑到公司。

嚷嚷要見女主。

這一鬧,老闆很生氣。

首先這個患者已經不是他們的客戶了。

其次,這位患者如此依賴女主的原因是她夠聖母。

明知道心理疏通對精神分裂患者沒用,她之前還花一下午的時間免費幫人心理馬殺雞。

最後,必須為其他客人的安全考慮。

可不管老闆說的多在理。

女主她只管善良。

哭死~

懟完老闆,女主徹底和公司拜拜了。

說白了,女主就是嫌前公司銅臭味兒太大,她可是要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啊!

然而她一辭職,就把前公司最大的客戶挖走了。

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目前是一個也沒見到。

就問這麼毀形象的職場劇是非拍不可嗎?

再看看編劇男主這邊也沒多好。

而且這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詭局—— 編劇能把編劇寫好嗎?

首先吐槽甲方他是可以的。

既有細節又有框架,既有內容又上價值。

草蛇灰線中還暗含著藝術創作和商業價值的辯證關係。

肯定是真真切切痛過,才能如此深刻啊!

但,吐槽別人之前,要不要看看自己的劇本在寫些什麼啊?

不光劇本里男女主在談戀愛,劇里的男主寫的劇本還是在談戀愛。

明明是double戀愛腦還要嘴同行們愛寫感情戲。

又當又立!

實在抽象!

最不意外的是流量劇是爛片。

最意外的是流量劇首播遇冷。

而且播了這麼些天,熱度依舊平平。

翻看評論區,和我同頻的比較多,控評的比較少。

奇怪了?

主演可是憑藉在《我的真朋友》中恐怖如斯的表演。

一舉拿下白玉蘭品質人氣劇星獎的大寶貝啊!

派爺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難道——

流量死了?

答:dying!

而且走的並不安詳。

曾經的流量們,一次又一次刷低國產爛片下線的同時刷新了一個又一個圈錢的上限。

不到5分的作品,血賺幾個億。

資本嗅到了血腥,開始無底線追捧。

錢掙得盆滿缽滿還不夠,他們還想拿獎拿個大滿貫。

於是開始配角試水。

2016年,李某峰拿下百花獎最佳男配,敗在他手下的是張譯、夏雨、段奕宏等人。

2016年,楊穎拿下百花獎最佳女配,敗在她手下的是姚晨、李媛、王智等人。

「唯流量論」擠走了潛心創作的實力派,慣養了驕奢淫逸的大牌。

搞得整個娛樂圈烏煙瘴氣。

終於終於觸底反彈了~

觀眾開始謝絕對失德藝人和低質作品買帳。

甚至有了兩級反轉的苗頭。

從不看演技到純看演技。

從「唯流量論」變成了「有流量我不看」。

被流量帶偏的娛樂圈,漸次回歸。

近兩年,真正引起討論的劇看點都不再是流量,題材也不限於愛情。

比如《山海情》、《漫長的季節》、《狂飆》等等。

實力派回歸到創作中心,也回歸到各大影視劇頒獎典禮上。

馬少驊憑藉《覺醒時代》獲得金鷹獎最佳男配角。

熱依扎憑藉《山海情》榮獲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

吳越憑藉《縣委大院》拿下白玉蘭視後。

老戲骨和有演技的年輕演員們重回舞台中心。

當光環褪去,到底什麼是真流量?

臉好看是假,劇好看才是真。

文化娛樂產業不是小事情,是關乎下一代價值觀的意識形態陣地。

希望每位觀眾忠於自己

把資本造的屎扣回到他們自己頭上。

屆時流量將被徹底瓦解。

其實瓦解已經發生了。

否則流量明星為什麼都要去拍正劇呢?

為什麼都急著轉型呢?

趙麗穎的《風吹半夏》,迪麗熱巴的《公訴》,朱一龍的《消失的她》。

有上進心的頂流們已經擺好了撕掉「流量」標籤的姿態。

主動褪去流量的華服,換一身扛打的盔甲。

而沒有上進心的頂流們也沒閒著。

凡凡、峰峰、坤坤接力釘死「流量時代」的棺材板。

自掘墳墓,早日入土。

如果順利的話,應該再也看不到流量把獎項拿個大滿貫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a054d96e1a007ccfef7b11977ea43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