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進吉利這一年:不做手機,做車機

2023-08-17     鋅財經

原標題:魅族進吉利這一年:不做手機,做車機

文/孫鵬越

編輯/大風

近日,吉利旗下手機公司,星紀魅族正式終止晶片業務的決定。並有媒體報道稱,星紀魅族計劃裁撤所有應屆生。

星紀魅族隨後官方回應表示,面對全球經濟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最終做出戰略調整的決定,終止晶片業務研發,更加聚焦產品創新和軟體用戶體驗;針對受影響的應屆畢業生,公司也將通過內部推薦等方法最大限度的分流。

從2022年7月4日,吉利正式收購魅族以來,已經過去一年零一個月;今年3月8日,星紀時代與魅族科技正式合併為星紀魅族集團,也已經過去了近六個月。但魅族除了推出魅族20系列和手機作業系統Flyme 10以外,並未有大動作。

改名以後,星紀魅族在手機領域的聲量越來越小。

賣身自救已一年

2003年成立的魅族,至今已經有20年的歷史,這份資歷在如今的國產手機領域也是鳳毛麟角,屬於元老級的存在。

創始人黃章,憑藉魅族第一款手機M8,全面對標iPhone,產品推出僅僅5個月,銷售額就已突破5億元,引來國內消費者的熱捧。

但和很多大紅大紫的手機品牌不同,看到魅族逐漸成為智能機領域的頭部品牌後,黃章選擇了急流勇退,在2010年宣布退出魅族科技的日常管理,由當時CEO白永祥接任。

失去了創始人,就如同失去了品牌的靈魂。一向崇尚「小而美」的魅族,被迫和小米打起了價格戰,靠一降再降的價格和子品牌魅藍搶市場。

在智能機領域最重要的幾年裡,魅族徹底失去了聲量,哪怕是黃章復出,也無濟於事。連續發布多款機型全部銷量慘澹,市場反饋平平,導致魅族徹底告別主流手機界,變成三流手機品牌。

BCI數據顯示,2021年初,魅族手機的市占率僅為0.1%。至此,魅族徹底淪為「Others」品牌。

資本市場也選擇了放棄魅族,2015年,阿里巴巴集團投資魅族5.9億美元;海通開元也投資魅族6千萬美元,如今兩家公司都已經齊齊撤離魅族。

李書福和黃章

被市場、資本雙雙拋棄的魅族,在2022年正式賣身吉利,成為吉利「車機計劃」中的一員。

在魅友(魅族粉絲)的眼裡,吉利的入主能幫助魅族獲得更多現金流,並把魅族從「黃章家族」的家族經營模式解脫出來,轉型為更專業、更現代化的科技公司。但事情並不如人願,魅族的手機業務發展極為敷衍了事。

今年3月30日,星紀魅族發布魅族20系列旗艦智慧型手機,但這款手機基本是「堆料+性價比」,唯一的亮點是3000元以內搭載上高通驍龍8 Gen 2處理器。設計風格則是iPhone+三星S系列的縫合怪,尤其在手機背面完全沒有任何設計,只有攝像頭模板和光禿禿的LOGO。

如果這是一款純粹講究性價比、衝擊銷量的手機品牌,如紅米,那麼這樣做無可厚非。但作為一向以「精緻美」為設計賣點的魅族旗艦來說,則完全失去了本心。

不但魅族20系列讓粉絲大失所望,一直研發的「魅族摺疊屏手機」,也遭遇夭折。在今年5月31日,外界曝光魅族已經放棄了在做的摺疊屏旗艦手機。隨即,魅族品牌CEO黃質潘承認,摺疊屏手機確實要按下暫停鍵。

星紀魅族,在做手機的本質工作上,越來越不用心了。

業務的「三駕馬車」

一個手機品牌,不專心做手機,還能做什麼?答案就是,做車機。

吉利收購魅族,更大意義上,是為自家的智能汽車產品補足移動入口的短板。也就是說,手機的銷量只能是錦上添花,星際魅族更重要的事,是為吉利汽車服務。

在發布魅族20系列手機的時候,星際魅族還同步帶來了Flyme Auto車機作業系統,搭載該系統的領克汽車,可以與魅族手機無感互聯,實現解鎖上車、導航流轉、應用跨界等功能。

星際魅族的Flyme Auto車機作業系統,更像是華為的造車方向,成為車企的核心方案供應商,帶來行業領先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沈子瑜曾對外界表示:「沒有手機軟體賦能的汽車廠商,都將逐漸掉隊。「由此可見,星際魅族對於車機作業系統的決心。

Flyme Auto車機作業系統

在魅族改名為星紀魅族之後,吉利對於星紀魅族的戰略規劃也很明確,希望利用魅族來打通手機、XR、作業系統、晶片、汽車等等其他智能設備之間的界限,實現消費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的融合和協同。

CEO沈子瑜向外界介紹了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星紀魅族將設立三大核心戰略業務:手機/車機、XR技術、前瞻技術。

而剛剛被裁掉的晶片部門,就屬於前瞻技術事業部的一部分,星紀魅族為此成立了晶片研究院,負責人為來自華為海思的Roca。

據媒體報道,目前星紀魅族的晶片研究院主要包括三個重要部門,它們分別為SoC開發部、媒體開發部和XPU開發部,這三個部門或將開發車載系統級晶片、手機功能性晶片和XR晶片等。

可以說,晶片業務並不是星紀魅族的核心業務,但是背後吉利的重點業務。在收購魅族之前,吉利已經有億咖通和芯擎科技,兩個專精於車載晶片領域的公司。其兩家公司的董事長,都是沈子瑜。

讓星紀魅族做手機晶片和XR晶片,億咖通和芯擎科技做汽車晶片,都是吉利在晶片領域上的布局。只不過星紀魅族著實難以攻克自研晶片的關卡,這也是手機品牌們共同的「阿克琉斯之踵」。

從Flyme,到車機

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幾乎所有的手機品牌都在嘗試自研晶片,從而擺脫對高通驍龍的依賴。但目前來說,真正實現品牌全系列自研晶片的公司僅僅只有蘋果和曾經的華為,就連三星也只在韓國本土使用獵戶座自研晶片。

而其他手機品牌,例如小米在付出極大的成本支出後,還是被迫放棄了SoC晶片的研發,轉為電源晶片。在今年,OPPO就已經宣布放棄自研晶片。

就連SoC晶片的絕對王者,高通,也因為收入和利潤暴跌,而計劃通過裁員來削減成本。

Flyme系統

從單一手機業務,轉變為「手機、XR、前瞻技術」三駕馬車,這樣的重擔並不是一個新公司可以承受住的。比起毫無經驗的自研晶片來說,做作業系統更合適魅族。

魅族的Flyme系統是國內最早的定製安卓系統,其簡潔、實用的設計美學一直領先於國內手機品牌。很多魅友選擇魅族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出於對Flyme的喜愛。

而Flyme有「手機界的黃埔軍校」的美譽,設計部門經常遭受其他手機品牌的挖角,其中Flyme的視覺總設計師陳希、負責人洪漢生紛紛跳槽OPPO,一手重新構建了現在的ColorOS系統和軟體技術規劃與架設。

對比蘋果的CarPlay、華為的HiCar等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吉利也希望能擁有Flyme作業系統的魅族可以「救急」。

只是專心做「車機」的星紀魅族,可能再也無法像從前的魅族那樣,給魅友帶來更多優質手機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9d0bc1ccaf12bbda59efa23659394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