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秋分,要懂忌口,記得多吃4種肉,溫養不燥更適合秋季

2023-09-20   市井覓食記

原標題:9月23日秋分,要懂忌口,記得多吃4種肉,溫養不燥更適合秋季

秋分寒露至,霜降紅葉染」秋分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有「平分秋色」之意,另外還是分割寒暑、平分晝夜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氣候最爽朗宜人的時候,人們常說的「秋高氣爽」指的就是秋分這個時節。

隨著9月23日秋分節氣的到來,晝夜溫差變大,氣候也從熱開始向寒轉變,熱燥也慢慢轉變成涼燥,俗話說「秋補冬藏 」,入秋後人們的胃口大增,就開始胡吃海喝,一是想補充苦夏身體和嘴巴的虧空,二是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做準備,但「補秋」是有講究的,更不能亂吃,如果進補不當不僅沒有為身體補充營養,反而還會起了反作用。

秋季進補講究「潤燥溫補」,要懂得忌口,一些溫熱上火的食材最好少吃,像羊肉屬於熱性的肉類,雖然富含蛋白質等營養,但此時還有秋燥,吃羊肉會增加體內的「燥氣」,對身體來說就是「火上澆油」,出現上火、長痘等情況,同時秋分前還要照顧好腸胃,提升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油脂含量多的肉類也要少吃,因此補秋膘時別隨便亂補,而要選擇一些溫和且易消化吸收的肉類來吃。

分享4種適合秋分時節吃的肉類,溫補營養易消化,正確補秋膘,為身體健康打基礎。

一、魚肉:富含營養、易消化吸收

推薦做法——蔥香黑魚煲

準備食材:黑魚、豆腐、洋蔥、大蒜、生薑、花椒。

1、黑魚洗凈去掉黑膜、切塊,放入盆中加入薑絲、蔥段、蒜片、一勺料酒、兩勺生抽、一勺蚝油、2勺黃豆醬和一勺老抽,再加入適量的鹽和花椒粉,拌勻腌制10分鐘。

2、豆腐切厚片放入鍋中煎至金黃,盛出備用。

3、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油,油熱倒入蔥姜蒜和小米椒炒香,再倒入洋蔥翻炒均勻。

4、砂鍋中放入煎好的豆腐,再碼上黑魚塊,將腌制黑魚的料汁也倒入,再加入一碗清水慢煲5分鐘,再淋入一勺白酒煲10分鐘,再撒上小米椒和大蒜,淋上熱油即可。

二、雞肉:溫潤營養好吸收

推薦做法——蘿蔔燒雞塊

準備食材:雞腿、白蘿蔔、青紅椒。

1、雞腿洗凈剁成塊,放入冷鍋冷水中,加入薑片和蔥段焯水2分鐘撈出。

2、炒鍋中加入適量油和白糖,炒出糖色倒入雞塊、大蒜、香葉、八角、薑片翻炒均勻。

3、加入2勺老抽,加入適量的清水煮15分鐘。

4、加入白蘿蔔塊燉煮20分鐘,加入青紅椒炒至斷生,加入適量的鹽大火收汁。

三、鴨肉:補而不燥、補而不膩

推薦做法——冬瓜薏米老鴨湯

準備食材:老鴨、冬瓜、薏米。

1、半隻鴨剁塊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個小時。

2、炒鍋中加油,油熱後倒入鴨塊,炒出油脂後倒入薑片、蔥段翻炒。

3、鴨塊倒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開水和薏米,煮1個小時。

4、倒入冬瓜煮20分鐘,最後放入鹽和枸杞即可。

四、大蝦:補充胺基酸和蛋白質

推薦做法——大蝦鍋貼

準備食材:大蝦、豬肉餡、蔬菜粒、餃子皮。

1、大蝦洗凈去頭去蝦線和蝦殼,放入蔥姜和料酒腌制10分鐘,肉餡中倒入適量蔥姜水,2勺老抽、1勺料酒和少量的花椒粉、適量的鹽攪拌至上勁,加入蔬菜粒和小蔥碎。

2、餃子皮放入肉餡,再放入2個蝦仁,餃子皮兩邊沾水,捏合四角,然後再將兩邊的角捏在一起。

3、放入煎鍋中,煎至底部金黃。

4、倒入半碗水澱粉,蓋上鍋蓋小火慢慢將水澱粉收干,形成脆皮即可。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