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取消「報到證」,被你忽略的這張紙有什麼影響?

2022-05-31     少數派

原標題:國家取消「報到證」,被你忽略的這張紙有什麼影響?

2022 年 5 月 13 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公布。這是一份不僅僅關係到一千多萬畢業生,而且還將關係到很多已經就業的群體的重要通知。在這份通知當中提到了一個重要點,那就是報到證的取消。

考慮到報到證的重大影響,這裡我根據自身的從業經歷對此進行了簡單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到相關人員。不過因為《通知》剛剛發布不久,相關的配套政策並未出台,各地人社局具體的施行情況還是未知,所以這裡提醒相關人員還需要密切關注就業地人社局發布的後續政策。

《通知》中關於報到證規定

關於報到證,《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涉及的地方主要集中兩處。這裡我把它摘錄如下:

(十)穩妥有序推動取消就業報到證。從 2023 年起,不再發放《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以下統稱就業報到證),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將就業報到證作為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

(十)穩妥有序推動取消就業報到證。從 2023 年起,不再發放《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以下統稱就業報到證),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將就業報到證作為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

(十一)提供求職就業便利。取消高校畢業生離校前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在就業協議書上籤章環節,取消高校畢業生離校後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報到手續。應屆高校畢業生可憑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聘用)合同或就業協議書,在就業地辦理落戶手續(超大城市按現有規定執行);可憑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在原戶籍地辦理落戶手續。教育部門要健全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系統,方便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鼓勵受疫情影響地區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實行網上簽約。對延遲離校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相應延長報到入職、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

(十一)提供求職就業便利。取消高校畢業生離校前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在就業協議書上籤章環節,取消高校畢業生離校後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報到手續。應屆高校畢業生可憑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聘用)合同或就業協議書,在就業地辦理落戶手續(超大城市按現有規定執行);可憑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在原戶籍地辦理落戶手續。教育部門要健全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系統,方便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鼓勵受疫情影響地區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實行網上簽約。對延遲離校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相應延長報到入職、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

簡單地講,從《通知》中我們可以看到從明年開始「報到證」將會退出歷史的舞台,同時與之相關的就業政策會發生變化。

一張薄紙片,卻大有來頭

儘管報到證冠以「證」的來頭,其實我們常見的報到證它只是普通的一張而已。

關於報到證,目前常見的說法就是它是「由 1999 年以前的『派遣證』轉化而來」。當我們在網上檢索的時候,包括很多學校都使用了這樣的描述。

「報到證」由 2000 年以前的「派遣證」轉化而來。1999 年前,中國的大中專教育都是精英教育,人才配置長期實行計劃經濟時期的國家統包統配體制。1999 年,國家作出了擴大招生規模的重大決定,大中專畢業生的數量跳躍式增加。2000 年,計劃經濟體制下「福利型」就業匹配模式終結,向以市場配置的體制轉變,全面停止了包分配製度,停止使用就業派遣證,啟用就業報到證。

「報到證」由 2000 年以前的「派遣證」轉化而來。1999 年前,中國的大中專教育都是精英教育,人才配置長期實行計劃經濟時期的國家統包統配體制。1999 年,國家作出了擴大招生規模的重大決定,大中專畢業生的數量跳躍式增加。2000 年,計劃經濟體制下「福利型」就業匹配模式終結,向以市場配置的體制轉變,全面停止了包分配製度,停止使用就業派遣證,啟用就業報到證。

然而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儘管現在已經不太容易考證出報到證到底是什麼時候產生的,但是在查找資料的時候我找到了一份 1997 年的教育部的通知,在這份通知當中就有提到報到證。在 1997 年 3 月 24 日,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暫行規定》中就已經提到了報到證。因而在實際上,報到證的產生時間還要往前推。

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暫行規定》中的規定:

第四十一條 畢業生持《報到證》到工作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憑《報到證》予以辦理接收手續和戶糧關係。

第四十一條 畢業生持《報到證》到工作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憑《報到證》予以辦理接收手續和戶糧關係。

現在,我們通常所提到的報到證或者各種媒體上提到的報到證一般為下圖所示的紙質版。這種報到證由上下兩聯組成。上聯為「就業報到證」,下聯為「就業通知書」。(在已經歸檔的《派遣證、報到證的區別》一文中,表述為「遣證一式兩份,一份是派遣證,另一份是報到證」。)這當中上聯交畢業生本人報到使用,下聯由學校裝入畢業生檔案。因為下聯通常會被裝入檔案之中,這就導致我們更為常見的報到證其實只是上聯。

報到證視學歷層次不同,在具體的稱謂及顏色上稍有區別。比如本專科的是藍色,研究生的是粉色。

紙質報到證樣本,圖片來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隨著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推進,畢業生就業手續也在不斷地簡化。從 2019 年開始,廣東山東等省份率先開始推行電子報到證以取代紙質版的報到證。而因為近幾年的疫情的關係,疫情加快了電子版報到證所取代紙質報到證的進程。電子報到證的出現在方便畢業生的同時,也在某種意義上預示了報到證的消失。

山東省電子報到證樣本,圖片來自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

話分兩頭,此前我在《 畢業之前,我們一起談談從學生到職場人之間轉變的這些事兒 》一文中,曾提到報到證與職稱之間的關係。這裡,我們再來看一下與之相關的職稱評聘。

2017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當中提到「初級、中級職稱實行全國統一考試的專業不再進行相應的職稱評審或認定」。其後越來越多的職稱評聘變成了以考代評。2021 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推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電子證書的通知》。從此,紙質的職稱證書開始陸續的轉換為電子證。以考代評和職稱的電子化,這樣的一些因素疊加弱化了報到證存在感。

報到證取消之後,對我會有什麼影響?

在談報到證的取消之後的影響時,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報到證的作用。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已經提到了報到證的作用。

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的時候,我發現內蒙古師範大學的一份畢業生必看中對於報到證的總結很全面,我把它搬運過來了:

目前各地接收畢業生(包括回生源所在地)的限制主要就表現在有無《報到證》上面:沒有《報到證》就無法落戶;回家鄉就業,報考當地行政事業單位也需要《報到證》;沒有《報到證》,人社局、人才服務中心不予接收畢業生的檔案,其檔案不能在人才市場流動;沒有《報到證》,國家的企事業單位都無法將其作為正式員工聘用,日後的轉正定級、職稱評定等等,都將受到限制。

目前各地接收畢業生(包括回生源所在地)的限制主要就表現在有無《報到證》上面:沒有《報到證》就無法落戶;回家鄉就業,報考當地行政事業單位也需要《報到證》;沒有《報到證》,人社局、人才服務中心不予接收畢業生的檔案,其檔案不能在人才市場流動;沒有《報到證》,國家的企事業單位都無法將其作為正式員工聘用,日後的轉正定級、職稱評定等等,都將受到限制。

也就是說,報到證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檔案:包括檔案接收,即後續的職稱評聘。

實際上來講,就報到證的三個方面的作用而言,報到證與就業之間的關係可能是最弱的。用人單位不可能因為一名優秀的員工沒有報到證,而將其拒之門外。

就我個人人力資源從業的經歷來講,在就業的時候,企業自身並不需要畢業生報到證這張紙。而且這張紙最終也並不由企業來保管(小部分有檔案管理權的企業除外)。這張紙反而增添了就業過程中的不少手續。

對於那些在企業中就業的畢業生而言,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成為畢業生的掣肘。現實中能夠見到很多同學將報到證派遣至老家的人才機構或者與檔案一起託管於學校所在地的人才機構,然後「孤身就業」的情況。

此外,報到證的有效期為「畢業生離校後兩個自然年之內」。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如果畢業生的就業意向發生變化,就需要再做改派手續。

因而對於準備在企業就業的畢業生而言,取消報到證意味著就業的時候更為方便,它簡化就業手續,而且有利於人才的進一步流動。對於那些報考機關事業單位的應屆畢業生而言,具體的配套政策仍然需要保持關注。

02 報到證與落戶

在這裡,考慮到第三條和前兩條的關係不那麼大,我們先看第三條。此前,對於畢業生來講,通常是到就業地的人社局報到後,持《就業報到證》《畢業證》《戶口遷移證》到單位所在地公安部門辦理落戶手續。這種落戶通常都是落在所在單位集體戶上。就目前而言,除了極少數地區之外,絕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放開了落戶限制;而且通常來講,多數地區都支持以買房的形式落戶(個人戶)。

根據目前了解到的情況,目前多地的人才政策都已經放寬到中專學歷。相應的這些政策基本上都會提到「中專以上學歷人員即可先落戶後就業」,而現在中專學歷是極少有報到證的。

因此,綜合起來看,報到證落戶這一條實質上對應屆畢業生影響不大。即便是真的想直接落戶,也可以參照就業地的引才政策進行申請。

戶口遷移證示意圖,圖片來源

03 報到證與檔案

整體而言,檔案是受報到證影響最大的點。報到證的取消將會影響到兩撥人,不僅僅包括即將畢業的學生,而且還會影響到之前已經就業的群體。

對於畢業生來講,「沒有《報到證》,人社局、人才服務中心 不予接收畢業生的檔案,其檔案不能在人才市場流動」;而對於那些已經就業的人員,報到證會影響到「 轉正定級、職稱評定」。不過正如上面提到的,很多職稱已經是「以考代評」,所以能夠影響到的也主要是集中在沒有「以考代評」的相關職稱序列。

所以當報到證取消了之後,無疑上述的兩大群體都會被影響到。對於前者,報到證的取消將會簡化相應的手續;而對於後者,相關的認定工作估計將很大程度上依託社保繳費與勞動合同展開。

小結

其實,除了上面提到的報到證取消可能會影響到的地方,還有一個最切實的影響就是取消了報到證也就避免了因為報到證丟失帶來的補辦及相關的影響。

某種意義上來講,報到證的取消具有一種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人才流動與檔案管理的一種巨大進步。考慮到目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剛剛發布並沒有多久,截至本文撰寫時為止尚未見到各地出台的相關配套政策。考慮到離 2023 年的畢業生群體離校尚有一段時間,因此具體的施行情況還是要隨時密切關注擬就業地的政策。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3399?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jijiali

責編:張奕源Nick

/ 更多熱門文章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8e90fe20feb8b322060159aaf8daa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