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9月23日,第十九屆亞運會在杭州隆重開幕,亞洲體育健兒齊聚錢塘江畔,以賽會友,共襄盛會。於此同時,全國「名山名園名水」展的精彩仍在繼續。23日下午,「三名展」系列活動之世界遺產可持續發展論壇拉開帷幕,浙江西湖、良渚、安徽黃山、四川峨眉山、雲南石林等世界遺產地參加本次論壇。值此全球目光匯聚杭州的時刻,搭建展示國家生態文明成果的平台,講好最具東方魅力的中國風景名勝區、國家公園、世界遺產的故事,向世界展示自然生態保護和利用新成果。
峨眉山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景區,帶著峨眉山近三十年對世界遺產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經驗,發表了精彩的主題分享。
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何群在論壇主題分享中談到:多年以來,峨眉山以「體系建設、資源保護、管理服務、展示利用」四個方面為抓手,持續探索峨眉山特色的遺產資源保護與旅遊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完善機制建設,構建景城企協「一盤棋」,規劃、項目、建設、管理、營運「五統一」的管理體制。持續資源保護,堅持保護第一,保障持續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優化自然環境;堅持生態底線,保護生態環境。以科學保護為基、規範管理為要,帶動世界遺產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轉化。
抓住「以文塑旅」新內核
提升「旅遊體驗」獲得感
隨著全域旅遊時代的到來,峨眉山景區以「峨眉學」為主題的文旅融合發展被提出並付諸實踐,「峨眉學」成為峨眉山「以文塑旅」的新內核。「峨眉學」以地方命名,全面挖掘峨眉山世界遺產文化內涵,培育了以深度體驗為特徵的康養度假、研學旅行、文化演藝等旅遊新場景,將峨眉山復游率提升至近30%,成為峨眉山邁向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提供核心支撐。
抓住「深度體驗」新導向
「旅長游短」變「快進慢游」
峨眉山率先構建西南地區首朵「文旅行業雲」,通過「一雲、兩中心、多終端」大數據平台,打開了「人在游、數在轉、雲在算」的文旅智慧密碼,以「雲服務」賦能「深度體驗游」。聚力重塑旅遊新地理版圖,加快推動峨眉山擴容提質一系列重點項目,把「快進慢游」作為項目謀劃推進的重要落腳點,以「提質量」助推「深度體驗游」。
抓住「微旅精游」新趨勢
「廣泛營銷」變「精準營銷」
當下,「微出行」「微旅遊」「微度假」成為文旅新潮流。峨眉山主動研判旅遊新趨勢,網絡營銷、文旅活動、主題產品齊頭並進推動「微旅精游」。近年來,峨眉山景區新媒體影響力穩居全國景區頭部;積極探索「冰雪+」玩法,連續24年成功舉辦的「冰雪溫泉節」已經成為四川冬遊的一張王牌;創新打造峨眉山產品「雲倉」,「需求為王,產品為核」,以七大文旅產品體系攪動市場。
抓住「圈層經濟」新風潮
「小眾愛好」變「大眾廣游」
從旅遊要素、旅遊生活到旅遊模式,峨眉山景區持續升級「一張票」「一根繩」「一張床」「一杯茶」四大傳統產業,努力做精「一台戲」「一張網」「一營地」「一文創」四大新興產業,「八部天龍」構成了峨眉山文旅產業的「四梁八柱」,成就中國文旅「峨眉派」。從傳統的觀山賞景到休閒度假、康養禪修、文化體驗,從資源輸出到旅遊需求的引領創造,老牌文旅豪門峨眉山煥發出「新活力、年輕態」。
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景區以其雄秀神奇的自然景觀,典型的地質地貌,保護完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佛教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END-
部分圖片/郭星
推薦閱讀
徒步2h,峨眉山這座古寺的驚艷,只有來過的人才會懂!
原來峨眉山的寺廟除了莊嚴,還有另外一面......好看!
峨眉山的旅行清單里,我強烈建議你加上這個地方
點「在看」的瘦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