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頂尖的航空發動機都在這裡,速來!

2023-07-14     真空網

原標題:中國最頂尖的航空發動機都在這裡,速來!

一、WS15峨眉Turbofan (自行研製)

重要用途:用於J20 五代機。高推重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加力推力18T,2015年設計驗證、定型。

評價:WS-15 第五代航空發動機全稱渦扇15「峨眉」 渦扇發動機,是為我國第五代重型/中型戰鬥機而研製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WS-15主要用於雙發重型隱身戰鬥機 殲-20。WS-15是CJ-2000的型號研製的代號。這款發動機進氣口採用全鈦結構環形進氣機匣,帶18個可變彎度的進口導流葉片,其前部為徑向支板,後部為可調部分, 前緣則以來自高壓壓氣機的空氣防冰。

二、渦扇-10B太行發動機

重要用途:渦扇-10系列發動機已經至少衍生出了7種型號,廣泛用於多款戰機,可謂是相當成功!殲-10的最新改進型號殲-10C從出廠已經開始小批量安裝使用渦扇-10B發動機。而另一款渦扇-10B發動機在穩定性方面似乎要比渦扇-10B強上不少,因為定型以來生產的100多架殲-16戰機全部使用的都是渦扇-10B2發動機。

評價:中國研製的推力達到14噸級的「太行」WS-10B改進型發動機於2015年設計定型,中國第一台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取名太行,其意義不言自明。太行發動機於1978年預研,1987年立項,2005年12月28日完成設計定型審查考核,歷時27年。太行發動機是中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它結束了國產先進渦扇發動機的空白。

渦扇-10發動機的研發參考了俄制AL-31發動機的部分技術,最初型號的渦扇-10/10A於2005年開始定型(最大推力12.5噸),是安裝到殲-11戰機之上進行的試飛驗證。

渦扇-10「太行」系列發動機至少已經衍生出渦扇-10、渦扇-10A、渦扇-10B、渦扇-10B2、渦扇-10H、渦扇-10 TVC、渦扇-10C等七個型號(如果再算上渦扇-20的話,就是8個型號),已堪大用廣泛裝備多款國產戰機,可以說它就是目前國產最成功的發動機。

三、WS-13渦扇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FC1 (梟龍)。中推力渦扇,加力推力8.5T,2011年批量生產。

評價:渦扇-13,簡稱WS-13,是一款由中國貴州航空集團設計生產的中等推力軍用渦輪風扇航空發動機。該發動機是在俄國RD-33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得到的低涵道比發動機。俄方負責培訓技術人員和部分工人,培訓完一批工人連設備一起運回,安裝調試進行生產,合理安排各部件生產進度,交叉並行進行。由中俄雙方在 RD-33 的設計基礎上,對局部結構設計進行改良,命名為天山 -21 ,後命名為 「 泰山 」 。

四、WS11渦扇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教練機K8JL8、無人機。小推力不加力渦扇,推力1.6T , 2002年量產。

評價:南方航空動力公司1986年開始以烏AI-222-25 渦扇發動機為藍本進行測繪仿製,新型號發動機被命名為 WS-11(渦扇-11)。1992 年 8 月 WS-11 開始研製,1995 年點火,1998 年 10 月 26 日首次裝上 K-8 型飛機首飛,2001 年 10 月 WS-11 定型試飛結束並小批量交付,經過一段曲折的使用、試驗歷程後,WS-11 於 2002 年 3 月正式定型。中國自用的 K-8 早期被稱呼為教練-8(JL-8,不稱呼教-8)後來由於 WS-11 發動機研製成功,並裝備該機。

五、WS16渦扇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教練機L15(JL15 獵鷹)系列。小推力加力渦扇,加力推力4.2T, 2012年批量生產。

評價:引進烏克蘭AI-222-25F技術。曾是唯一可以在中國中航工業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L-15噴氣教練機上使用的動力裝置。L-15B計劃由一種基礎型發動機的新版本提供動力,這款發動機被命名為AI-222-25F。

六、WZ8G渦軸發動機(引自法國阿赫耶-WZ8A改)

重要用途:用於直升機Z9 (AC312)、WZ19 系列、Z11(AC311)系列。小功率渦軸,功率600千瓦,2005已年批量生產。

評價:渦軸8(WZ8)發動機,是中國在法國阿赫耶渦軸發動機的基礎上研製的一型直升機用渦輪軸式發動機,由中國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生產的軍民兩用的發動機,主要用於直-9系列直升機。為生產2~4t級直升機的動力裝置,中國曾於1980年向法國711 公司購買了ArrieL1C、1C1渦輪軸發動機生產許可權,引進了該型發動機全套設計圖紙、工藝、冶金、檢測和裝配、試車等技術資料。1981年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與法國透博梅卡公司(TM)簽訂了阿赫耶系列發動機生產專利轉讓合同,由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按阿赫耶系列發動機全套設計、工藝、冶金和檢測資料生產WZ8系列渦軸發動機。此後,先後引進了阿赫耶1D、1D1、1M、1M(1型發動機的技術專利,成功研製了渦軸8A、渦軸8D、渦軸8E、渦軸8F系列發動機 。

七、WZ9渦軸發動機(自行研製)

重要用途:用於直升機WZ10系列。中功率渦軸,功率1000千瓦,2009年已批量生產。

評價:據簡氏防務稱:WZ10裝備的渦軸9發動機單台功率超過1100千瓦,超過了歐洲虎的單台958千瓦,且該機雖為仿製PT6C,但純粹國內製造。充分說明中國直升機行業有了重大進步,解決了關鍵的心臟問題。航空渦輪軸發動機,簡稱為渦軸發動機,是一種輸出軸功率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法國是最先研製渦軸發動機的國家。50年代初,透博梅卡公司研製成一種只有一級離心式葉輪壓氣機、兩級渦輪的單轉子、輸出軸功率的直升機用發動機,功率達到了 206kW(280hp), 成為世界上第一台直升機用航空渦輪軸發動機。

八、WZ10渦軸發動機(自行研製)[在研]

重要用途:用於新型直升機(3發20T 級)。大功率渦軸,功率1800千瓦,2015年批量生產。

評價:Z-20採用的兩台WZ-10渦軸發動機動力也相當給力,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600KW。與MH-60G/HH-60G鋪路鷹,採用的2台通用電氣T700-GE-700/-701C渦輪軸發動機性能基本相當。隨著越來越多的Z-20各型高清圖被放出,明顯感覺Z-20已經相當成熟,工藝細節也非常出色。

九、渦軸WZ11渦軸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直升機Z8F(AC313)、 Z20(9噸機)系列。中功率渦軸,功率1500千瓦,2012年批量生產。

評價:量產型直-20直升機計劃使用中當時正在研製的WZ-11前景渦軸發動機,或者WZ-16渦軸發動機。有觀點認為,渦軸-11發動機是加拿大普惠公司PT6B-67發動機仿製品,而渦軸-16則是為中歐直-15直升機研製的「阿迪丹」發動機中方許可產品衍生型號的升級版。

十、WZ16渦軸發動機(與法國合作研製阿蒂丹3)

重要用途:用於直升機WZ10、Z15 (6噸機AC352)系列。中功率渦軸,功率1200千瓦,2014年批量生產。

評價:WZ16/Ardiden 3C發動機是由中航工業發動機公司和法國賽峰所屬透博梅卡公司在對等合作基礎上聯合研製的新型渦軸發動機,中方命名為WZ16,而法方命名為Ardiden 3C。該發動機具有尖端技術,符合日益增長的6~8噸級直升機的市場需求。模塊化設計和雙通道FADEC使這款發動機具有高可靠性,易於使用,同時具有低油耗的優點。WZ16發動機配裝中航工業直升機公司的AC352直升機,將為運營商提供無與倫比的高性能,簡易的維護,低廉的運營成本,使直升機在激烈競爭環境中圓滿執行高要求的飛行任務。

十一、WJ6C渦槳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運輸機Y9(國產6槳 機、載20T)系列。中功率渦漿,功率3800千瓦,2006年已批量生產。

評價: WJ6是單軸高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裝配於Y-8、Y-8C、Y-8Q 等機型,也就是所有Y-8 改型的動力。WJ6的設計原型為蘇制阿依-20M(AH一20M),當時對該機的設計思想和技術資料的了解都不充足,但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還是為滿足部隊運輸和作戰能力需求,於1969年8月開始測繪仿製。在繪製前,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也參考了其它型號發動機的圖紙,後圖紙設計工作交由西安航空發動機廠為主設;1970年9月,渦槳6首次上台架運轉;1973年4月,渦槳6首次上天試飛;1976年,完成設計定型,供裝備部隊使用。

十二、WJ9渦槳發動機(渦軸8A核心改型)

重要用途:用於運輸機Y12系列。小功率渦漿,功率550千瓦,1995年已批量生產。

評價:WJ9是中國第一台按適航條例研製的渦槳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Turboprop Engines,或根據其發動機類型而稱為渦輪螺旋槳噴氣發動機,並常簡稱為渦槳發動機)是一種通常用于飛機上的燃氣渦輪發動機(gas turbine engine)。由螺旋槳提供拉力(或推力)的燃氣渦輪發動機。

十三、WJ5E渦槳發動機(東安WJ5改進型)

重要用途:用於運輸機Y7系列。中功率渦漿,功率2000千瓦,1992年已批量生產。

評價: 渦槳5E(代號WJ5E)發動機由哈爾濱東安發動機製造公司研製成功,1993年12月27日通過發動機型號合格審定委員會(TCB)審定,12月31日經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審查批准並向東安公司WJ5E發動機頒發了型號合格證。這是我國第一個取得民航總局型號合格證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在低速下效率高於渦扇發動機和噴氣式發動機,在中低速飛機中有廣泛的需求,如在巡邏、滅火等方面有廣泛運用。渦槳發動機安全性高,對飛行場地要求相對較低,成本低。在小型客機,私人飛機、公務機、農業飛機和多用途飛機上有廣泛運用。

十四、WJ10渦槳發動機(自行研製)

重要用途:用於運輸機Y19(載 30T)系列。中功率渦漿,功率5000千瓦,2014年已批量生產。

評價:WJ-10(渦槳)系列主要裝配新一代海軍預警型號(或空警-3000),該型號當時預計在 2020 年定型。

十五、WZ6渦軸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直升機Z8系列。中功率渦軸,功率1250千瓦,2000年批生產。

評價:仿法國TM-3C。渦輪軸發動機首次正式試飛是在1951年12月。作為直升機的新型動力,兼有噴氣發動機和螺旋槳發動機特點的渦輪軸令直升機的發展更進一部加快。從20世紀50年代法國成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渦軸發動機阿都斯特(Artouste)Ⅰ開始,渦軸發動機目前已經發展到第4代。

十六、WS300、WS500、WS700 型渦扇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無人機、巡航飛彈。小推力渦扇,700KG千牛,2005年已批量生產。

評價:我國自行研製的渦扇500小渦扇發動機的基本型推力為5千牛,可發展成推力為2~10千牛的小發動機系列,以滿足無人飛行器和巡航飛彈對動力的需求。該發動機設計中採用了多種先進設計技術,如風扇壓氣機和高低壓渦輪葉片採用全三維氣動設計、風扇壓氣機轉子採用整體葉盤結構、渦輪導向器和轉子採用整體精鑄造技術等。該發動機在一年內完成設計與製造,體現了我國航空發動機設計與製造的協同能力跨上了一個新台階。

渦扇500發動機是根據中國一航的總體部署,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發展、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四共原則研製的。渦扇500發動機總設計師單位——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首當其衝。該院具有雄厚的航空發動機研製技術儲備,突破了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研製的系列關鍵技術,成功研製出我國首台具有全部知識產 權的航空發動機核心機,在一些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發動機研製,充分利用了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的航空動力研製技術儲備,如先進的風扇、高壓壓氣機的全三維設計技術,環型燃燒室、高壓渦輪設計技術,以及中推核心機的研製技術。

十七、WS17渦扇發動機(自行研製)

重要用途:用於教運19、海預 19系列,大涵道比小推力渦扇,推力3.5T,預計2013年批量生產。

評價:根據東興軍工,專門為L15項目自主研發的WS-17渦扇發動機當時完成了主要部件的性能測試,實驗結果滿足設計指標要求。未來L15將實現全國產化,對外出口時不再有任何技術限制。

十八、WS9秦嶺Turbofan

重要用途:用於殲轟機JH7A (飛豹)系列。中推力渦扇,加力推力9.2T 2002年批生產。

評價:經過三十年的摸爬滾打、從引進英國「斯貝MK202」技術資料、散件組裝、自行生產零部件、引進、消化吸收到完全國產化「秦嶺」ws9航空發動機終於「修成正果」國產WS9渦扇發動機當時唯一的配套機型和用戶只有西飛生產的「飛豹」殲轟七A。

十九、WS20渦扇發動機(WS10太行核心機改進)

重要用途:用於Y20型運輸機。大推力渦扇,推力12-15.0T,計劃2015年定型生產。

評價:Y20大運首次裝配上了為他設計了多年的目標發動機WS20。其意義絕不亞於WS15已經裝到了J20上,絕對是重大的技術突破。WS20和Y20的結合飛行,意味著大直徑渦扇發動機的第一個重點型號正式突破。是未來綜合實力增長的重要發力點。不但為軍用大飛機的批量上天掃清了障礙;也為C9N9系列打破封鎖提供了堅強的後盾;更為未來先進噴氣預警機、加油機等徹底解決了動力問題。再用10年左右的時間,可在所有航發領域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二十、GT25000燃氣輪機

重要用途:用於052C/D(7000T)型驅逐艦。大功率船用燃汽輪機,30MW,2009年定型。

評價:作為艦船動力裝置中繼蒸汽輪機、柴油機的後起之秀,艦用燃氣輪機以其體積小、功率密度大、啟動速度快等各種優點被各國海軍看重,並在近幾十年的時間裡迅速成為了驅逐艦、護衛艦以及兩棲艦等大中型軍艦的主要動力裝置,比如目前055大驅採用的是4台GT-25000艦用燃氣輪機。當時引進烏克蘭UT25000技術。

二十一、WS12唐古拉Turbofan發動機(自行研製)

重要用途:用於戰機FC1 (梟龍)升 級換代及未來中四代J21戰機。中推力渦扇,加力推力9.5T,預計2014年批量生產。

評價:渦輪風扇發動機(Turbofan)是飛機發動機的一種,由渦輪噴氣發動機(Turbojet)發展而成。

二十二、WS12C渦扇發動機(WS12核心大涵道比)

重要用途:用於中運Y21、支客ARJ-21 (C909)。中推力渦扇,推力8.0T,預計2015年批量生產。

評價:黎陽發動機廠的渦扇12發動機。渦扇12發動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屬於當時的主力裝備,不可代替。說到渦扇12,就必須提一提中國的梟龍戰鬥機。梟龍戰鬥機裝備的首批發動機,是從俄羅斯進口的RD-33發動機。RD-33也就是米格29的原裝發動機。後來我們將之國產化,國產化型號就是渦扇13發動機。把渦扇13的加力燃燒室去掉,取消加力功能,這就是渦扇12發動機。渦扇12發動機因此也會比渦扇13短一截。

二十三、渦噴WP13F渦噴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戰機J7、J8系列、教練機J9。中推力渦噴,加力推力8.2T 1995年已批量生產。

評價:渦扇發動機型號有渦扇-12、渦扇-13、渦扇-14、渦扇-15、渦扇-17、渦扇-18、渦扇-20等,再加上以前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披露的渦扇-19,秘密研製的渦扇-10C和渦扇-30。至少有10種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型號。渦噴13系列發動機重點改進壓氣機、增大空氣流量、壓氣機零部件採用鈦合金材料、將我國的科研成果成功運用到「渦噴13」的研發。「渦噴13」的成功助推了飛機項目突飛猛進、「殲7E」「殲G」以及「山鷹ETC2000G」成為了「米格21」系列的終結者。

二十四、WS10A太行Turbofan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戰機J11系列。大推力渦扇,加力推力12.5T,2006年已批量生產。

評價:WS-10A渦扇發動機,是WS-10的發展型號,主要裝備於J11B戰鬥機。WS-10A發動機與WS-10"太行"發動機最大的區別是核心機技術不同,WS-10A的核心機是CFM56核心機技術與AL-31F的核心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WS-10A發動機的整體性能接近F110-GE-129IPE (F110的性能改進型)。

二十五、WS10G太行Turbofan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戰機J10、J11系列。大推力渦扇,加力推力13.8T,全權數控,2011年批量生產。

評價:WS10G作為一種涵道比比較大的傳統軍用大推,還有比純4代航發進氣量更大,也就是飛行距離相等的情況下,明顯更省油的優點;或者說加滿相同的內油,採用WS10G的隱身重型機會有更大的作戰半徑,可以直接PK掉F22A機群這些出了名的「小短腿」。除了推力指標已經可以實現3代大推的升級版直接當4代大推來用不吃虧外。WS10G的更大長處,還在於其穩定性極好,可靠壽命也首次達到了F119這種4000個小時以上的長壽軍用大推的標準。戰鬥機的發動機壽命接近4000到5000個小時,將首次實現和機身基本相同的全壽命。因此可以實現2台發動機終身不換,最多需要中途進行1次中修即可。

二十六、WS118渦扇發動機(WS10A核心大涵道比)

重要用途:用於大運Y20、大客C919。大推力渦扇,推力12.0T,預計2011年批量生產。

評價:WS-118是一款以WS-10為基礎的國產重型運輸機用渦扇發動機。據外媒報道,WS-118應用於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大型飛機,將用於新一代大型運輸機,其中包含C919客機都將使用此款發動機。

二十七、QC185航改燃機(WS10A核心、LM25000級、黎明生產)

重要用途:用於055 (4發9000T) 大驅系列、054B(2發4500T)驅護系列等。中功率燃汽輪機,功率18500千瓦,2012年批量生產。

評價:驅逐艦是主戰軍艦要能跟上航母編隊,航速設計目標30節,護衛艦是次級軍艦執行中低烈度任務,是刷存在感的注重性價比,航速設計27節左右,驅逐艦主動力是QC280燃氣輪機,護衛艦主動力則是16PA6V280柴油機。

世界主要國家海軍大型驅護艦的主動力基本都是燃氣輪機,而QC185作為我國第一款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航改燃氣輪機,是我國大型驅護艦的主動力雙保險。

二十八、WP14C崑崙III型Turbojet渦噴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戰機J7、J8系列、教練機J9(山鷹)升級。中推力渦噴,加力推力8.2T,2005年已批量生產。

評價:wp14發動機,即渦噴-14(「崑崙」發動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發動機研究所設計,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等34個單位聯合研製。渦噴-14於2002年5月定型,是國內最先進的中等推力級的軍用渦噴發動機,主要用於殲-8H/F/G系列戰機。發動機最大推力耗油率0.098千克/牛/小時,翻修時間達到了850小時,總壽命達到1500小時,總體達到了世界80年代中期的技術水平。

二十九、QC280航改燃機

重要用途:用於052B/C/D(雙發6000T)大型驅逐艦。大功率燃汽輪機,功率28000千瓦,2009年批量生產。

評價:俄羅斯之前看中了中國國產大型艦用燃氣輪機型號為QC-280。據報道稱,早在2008年赴亞丁灣開展首批護航的169艦,就安裝了QC280型燃氣輪機進行航行試驗,其在可維護性、熱帶使用可靠性等方面均比舊有燃氣輪機有較大提高。媒體稱,中國萬噸驅逐艦055型,使用4台QC280燃氣輪機,總功率能達90兆瓦以上。

三十、WS18A渦扇發動機

重要用途:用於大運Y20、轟H6K。大推力渦扇,推力12.0T,預計2015年批量生產。

評價:中國自行生產的WS-18大涵道渦扇發動機其實就是D-30-KP2的中國版本,不過得益於中國在材料技術上的領先俄方,使得中國自產的WS-18發動機性能上要優於俄羅斯原版大約6%到9%,最大航程上至少能多飛200公里,油耗也會更低。關鍵是發動機全部中國自行生產。中國的轟-6K轟炸機也使用上這種新型發動機。

渦扇-18發動機,即WS-18型航空發動機。該發動機為俄羅斯D-30KP-2航空發動機的仿製型號。該型發動機於2019年設計定型,分FWS18、FWS18A、WS18B、WS18C幾種型號,分別裝配在運20和轟6改進型上,渦扇18的性能比D-30KP-2有所改進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7b5d83b3cf1ecca9ef4fa409eed40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