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之戰⑤丨欲把關稅提到「大蕭條」期間水平,特朗普「經濟組合拳」恐把美國變「孤島」

2024-10-30     紅星新聞

「在我的字典里,最美麗的詞就是關稅!關稅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

「在我的字典里,最美麗的詞就是關稅!關稅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

這是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近日在密西根州的一次集會上即興講話時發表的言論。和他第一任期實施的政策相比,特朗普對於未來四年的設想則更加「激進和瘋狂」。按照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放出的風聲,他將對所有美國進口的商品徵收至少20%的「全球基準關稅」,而對於墨西哥汽車製造業,關稅最高可能會達到2000%。

這樣高的關稅水平,堪比上世紀30年代西方經濟體普遍陷入大蕭條時的水平。

在特朗普看來,關稅幾乎是一把萬能的鑰匙,既可以提高財政收入,還能保護美國工人的就業,甚至他還認為能以高關稅「嚇阻」別的國家不要輕易發動戰爭,維護世界和平。

不過,特朗普腦中的瘋狂「帳本」顯然經不起現實的推敲。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一項測算表明,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組合拳」將給美國增加5.8萬億美元的赤字規模,讓已經「債台高築」的聯邦政府更加雪上加霜。

特朗普向支持者致意

高關稅回到1930年代水平

專家:全球貿易格局可能大倒退

和他的第一個任期相比,特朗普在此次大選競選期間的經濟政策主張,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其核心的主張是要在美國國內進行大規模減稅,同時要對美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

在競選初期,特朗普提出「全球基準關稅」的概念,計劃要對美國進口的所有商品都徵收10%起步的關稅。在競選後期,他反而「變本加厲」地提出要將這一基準線進一步提升至20%。與此同時,他還計劃對競爭對手的產品徵收高達60%的關稅,而對於墨西哥的汽車產品,特朗普更是放話要徵收高達2000%的關稅。「我要讓他們從此在美國賣不出一輛車!」

特朗普在10月15日表示,如果他再次當選,將對從墨西哥進入美國的汽車徵收高額關稅

投資銀行Evercore ISI的數據顯示,如果對競爭對手徵收的關稅為60%,而對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稅為10%,那麼按進口價值加權的美國平均關稅將從2023年的2.3%躍升至17%的驚人水平,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稅率。要知道在2016年即特朗普第一任上台之前,美國的平均關稅為1.5%,是西方主要經濟體中最低的稅率。

達特茅斯學院貿易歷史學家道格·歐文表示,如果特朗普如期實施他的關稅計劃,全球的貿易格局可能會倒退百年,關稅也會回到上世紀30年代全球大蕭條時期的水平。當時美國國會通過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率先打響貿易戰,引發其他西方國家採取報復措施,全球貿易格局變得「支離破碎」。而且歐文警告說,即使下一任總統想要消除特朗普的影響,也要花費很長時間。上世紀大蕭條期間的經驗表明,貿易壁壘一旦深入人心,要想再度讓全球貿易回到開放格局,需要幾十年時間。

美智庫測算: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可讓通脹高達9.3%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如果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他推行的政策會帶來更高的通脹、利率和財政赤字。對此,特朗普表示:「你們(經濟學家)一生都在犯錯。你們根本弄不懂利率、美元和關稅」。

兩者意見的分歧在於,特朗普認為高關稅將由外國企業全權買單,他還在一次電視訪談中表示,「只要我把關稅提高到非常嚇人的水平,那麼他們(外國廠商)就會主動來我們這裡投資設廠」。

不過多數專家表示,在現在的產業結構下,特朗普的保護主義關稅政策不僅不能幫助美國工人改善就業環境,反而會讓美國消費者背上沉重的漲價負擔。

摩根史坦利的一份報告指出,在特朗普的關稅計劃下美國的勞動產出累計將下降1.4%。美聯儲此前在內部測試中得出:即使只對進口商品徵收10%的所謂「全球基準關稅」,也會導致美國通脹率上升約1.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率下降約1個百分點。

經濟學家測算,在高關稅下大部分增加的成本將被轉嫁給美消費者

另據經濟學家測算,由於美國的日用商品多數依靠進口,在高關稅下大部分增加的成本將被轉嫁給終端消費者,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一年可能為此會多支出4000美元以上。

沃頓商學院研究測算認為,如果特朗普上任後「履行諾言」,到2026年美國的通脹率有可能高達6%至9.3%,而在「正常情境」下通脹率本應在那時回落到1.9%的水平。

此外,這項研究還表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和特朗普都有過度承諾減稅的傾向。特朗普的減稅計劃將給美國帶來5.8萬億美元規模的財政赤字,即使考慮到高關稅政策在短期內可能彌補一定的缺口,但這一赤字規模最多也只能縮小到4.1萬億美元。

成為「孤島」的美國

真能維護世界和平?

2019年,特朗普利用關稅威脅作為籌碼,說服墨西哥管控穿越墨西哥領土前往美國的中美洲移民潮。他甚至還將關稅視為一種能防止戰爭的方式。

他在8月北卡羅來納州的一次集會上表示,如果另一個國家試圖發動戰爭,他會給對方發出威脅:「我們將向你徵收100%的關稅」。他預測稱,「突然間總統、總理或任何管理這個國家的人會對我說,『先生,我們不會開戰。』」

特朗普在集會上

不過在很多學者看來,結束衝突遠遠不會像特朗普說得這樣簡單。特朗普在2023年曾聲稱,如果他能重新入主白宮,俄烏衝突可能會在24小時內結束。央視新聞此前報道,澤連斯基在今年7月對此回應:如果要讓俄烏衝突在24小時內解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逼烏克蘭買單」。

和第一個任期內帶領美國在國際組織中連續「退群」的舉動一樣,特朗普在競選中繼續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對北約和歐盟、韓國等盟友發出威脅。有調侃稱:「北約和美國現在的關係就像一對結婚50多年的老夫妻,其中一方突然提出由於彼此共同點不夠而無法繼續生活下去」。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撰文表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口號,實際上是把美國變成一個小小的孤島」。他認為,自我封閉的美國將喪失國際影響力,更談不上維護世界和平。「特朗普給盟友們的印象是美國和他們沒有什麼共同的理想和價值,能短暫合作也只是因為利益關係」。

紅星新聞記者 鄭直 綜合央視新聞

編輯 郭宇 責編 鄧旆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70e3da3daacea60770c42e50160f1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