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豐收 迎盛會|仙桃黃鱔豐收 價格高於歷史同期

2022-09-20     壟上行

原標題:慶豐收 迎盛會|仙桃黃鱔豐收 價格高於歷史同期

「全國黃鱔看湖北,湖北黃鱔看仙桃」,作為 「中國黃鱔之都」仙桃已經成為業內黃鱔定價的主要參考基準和價格走勢的「風向標」。目前正是仙桃黃鱔大規模上市的時節,今年仙桃黃鱔收成如何?我們到 「全國網箱養鱔第一鎮」張溝鎮尋找答案。

在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一排排鋪滿水草的網箱懸浮在水面上。早上6點,養殖戶劉師傅就划著小船忙著拔草、起魚,忙得不亦樂乎。

經過兩個小時的捕撈,劉師傅開著載滿黃鱔的小車前往交易市場。作為全國最大的黃鱔交易市場,先鋒黃鱔貿易市場每天的交易量近5萬斤,占到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談價、過秤,不到10分鐘,劉師傅的黃鱔就一銷而空。

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四組養殖戶 劉永伍:

38塊錢一斤,我賣了13000多塊錢,四個網箱我純利潤五六千塊錢,今年價錢高得很,去年對比的話每斤高5塊錢,今年是個好年份,賺得到錢。

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黨支部書記 朱傳寶:

第一天開市,目前價格還是比較理想的,前幾天價格接近40塊錢,今天均價大概在38塊錢過一點,超過了歷史的同期價格,目前我們黃鱔價格基本上代表了,我們國內的黃鱔的基本行情。

別看劉師傅現在滿臉笑容,兩個月前,他還在為自家黃鱔「受熱」而愁得吃不下飯。先鋒村家家戶戶養黃鱔,全村養殖面積達4500畝,從7月份開始,全村800多口魚塘承受了高溫、乾旱的「考驗」。

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四組養殖戶 劉永伍:

我今年有350口網箱,高溫來的時候沒得法,黃鱔它也怕中暑,超過了37℃全部中暑就會死掉了。

好在先鋒村的養殖戶們有多年的抗旱經驗。一方面,當地村兩委幹部逐戶上門,通知養殖戶打機井,抽地下水給池塘降溫;另一方面,幹部群眾一起挖溝渠、加水泵,抽取河水保灌溉。

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黨支部書記 朱傳寶:

一共我們打了1200口井,因為井水溫度比較低,礦物質比較多,含氧量比較低,我們就通過我們的河水和井水,進行「中和」以後在魚池裡進行灌溉,保障魚池水溫在34℃左右,預防措施做得比較到位,先鋒村整體的收成沒有多大影響,據我們摸底調查,外地的鱔魚減產減得比較嚴重,主要是因為他們應對高溫天氣沒有經驗,湖南、江西溫度平均比我們還高1℃,對鱔魚的直接影響是很大的。

一系列抗高溫的措施,保障了仙桃黃鱔的產量。同時,今年仙桃市還圍繞水生態做「水文章」,投入3000多萬元對先鋒、三同等6個村1萬多畝養殖尾水進行綜合治理,通過進排水分離、物理過濾及生態凈化的方式,解決污染排放重、質量風險大等問題。

仙桃市張溝鎮 黨委副書記 盧華偉:

養殖尾水流放在溝渠裡面再進行處理,最後達標排放在大溝大渠,養殖戶用的養殖水經過治理以後,抽到魚塘裡面,這樣使我們整個養殖生態,是綠色發展,生態發展,切實保證了黃鱔的品質,所以我們的黃鱔價格,要比周邊的省,市價值要高。

記者 | 《壟上行》

編輯| 黃小佳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6cd5c44f11fac760384ae5106b6e7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