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出海,誰在吃肉誰在踩坑?

2023-11-19     影視獨舌

原標題:微短劇出海,誰在吃肉誰在踩坑?

2023年11月19日刊| 總第3424期

最近兩周,微短劇行業仿佛冰火兩重天。一邊是短劇遊戲帶著影視傳媒股連續漲停;另一邊,新一輪的微短劇專項整治讓很多製片方噤若寒蟬。忽冷忽熱的動向,讓人看不清微短劇的真實前景。有人甚至因此將微短劇調侃為「史上最短風口」。

內地趨嚴的政策監管和越來越卷的製作水準,讓很多公司壓力頗大。有不少微短劇平台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通過「文化輸出」上頭爽劇,賺起了國外「土味愛好者」的生意。

短劇在海外地區確實是新興品類,但這門生意在海外真的更賺嗎?究竟有哪些公司在布局出海業務?用戶偏好與製作方式的跨越是否會讓沒有出海經歷的公司水土不服?最近一周,影視獨舌對話了幾位海外短劇從業者,試圖梳理出短劇出海的全貌。

誰在出海?

小程序短劇一直是一門潛在水下的生意,因為起步晚、體量小、內容口碑充滿爭議而長期處在微短劇鄙視鏈下游。但是,將步伐率先邁向全球的恰恰是這群低調的玩家。

上周的杭州微短大會青年論壇上,小程序短劇從業者登台演講,業內外終於近距離感受到了這門生意的真實水溫。協辦這場論壇的點眾科技,與更加名聲在外的九州文化,是小程序劇領域的佼佼者,也各自在今年上線了面向海外地區的短劇APP,DramaBox和99TV。

99TV

點眾科技是成立於2011年的數字內容運營商,旗下有快看小說、松鼠閱讀、華為閱讀這類付費閱讀應用,也主營渠道分銷業務,既做原創也做二次流量推廣。進入短劇領域後,點眾與快手星芒合作過《緣定倒計時》《我的明星老婆》等爆款作品,也在小程序平台的運營上頗有起色。截至目前,點眾旗下48個小程序的註冊用戶數已經超過8億,日活躍用戶高達600萬。

點眾科技今年四月先在海外上線了DramaBox,八月份又在國內上線了同類付費短劇應用——河馬劇場。點進河馬劇場會覺得走進了小程序劇的匯總庫,APP內按復仇、神醫、懸疑超能、戀愛等題材分類,作品數量充足且故事邏輯、拍攝精細度等方面略高於小程序劇的平均水準。每部作品從30集開始需觀看廣告解鎖。

點眾科技執行長陳瑞卿,曾多次公開強調微短劇的精品化和內容本質,河馬劇場和DramaBox未來都會更注重品質投入。有海外製片人在採訪中透露,DramaBox在海外一開始就主打品質路線,其單部製作成本很可能在15萬美元以上。

DramaBox

和點眾科技一樣,九州文化最早也是做網文分銷的公司。九州文化是目前業內公認爆款數量最多的平台之一,關注小程序劇的朋友,經常能看到九州送給製作公司「恭祝消耗破1000萬」「票房破2500萬」的大蛋糕。九州在國內目前尚未推出獨立的APP,主要在小程序以及抖音帳號@九州短劇推薦 上對每部短劇開啟單集付費,大約1-2元/集,付費集數一般在70集以上。

短劇出海一般分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泛英文地區對中國爆款網文進行本土化拍攝,第二種是將國內已驗證過的爆款作品掛上外文字幕,後期簡單修改後重新上傳。從油管發布的引流片段來看,99TV和DramaBox上第二種形式居多,99TV上幾乎都是亞洲面孔,主要面向東南亞地區。九州文化兩個月前上線的APP ShortTV主要面向泛英文地區,作品美劇氛圍濃厚。

ShortTV

目前在海外風頭最盛的短劇平台,是中文在線控股子公司Crazy Maple Studio(楓葉互動)運營的ReelShort,和新閱時代旗下的Goodshort。

根據公開數據,ReelShort單月總流水最高接近600萬美元,與Netflix的月收益持平,吸引了很多從業者的目光。

常駐洛杉磯的短劇製片人文森表示,在美國,很多小平台遞過來的短劇劇本都由中國編劇撰寫,很多劇情和台詞都不符合當地國情,開機之前還需要花費大量精力調整、潤色,但Goodshort和ReelShort遞過來的劇本都是全英文的,完成度很高,拿到基本就可以組盤開拍了。

女頻行,男頻不行

昨天我們曾梳理小程序劇與抖音、快手、長視頻平台短劇的區別,小程序劇的核心是投流和用戶充值,而長、短視頻平台的短劇更注重故事與帳號運營。目前海外(尤其是泛英文地區)短劇的發展則介於二者之間,通過買量(廣告投放)吸引用戶下載APP後付費,同時,對故事邏輯和畫面的精美度也有很高要求。

歐美影視行業是傳統的製片人中心制,但目前在短劇領域裡說話分量最重的是編劇。平台看重劇本的看點與戲劇性,承製方在意劇本的完成度。文森提到,頭部平台(如ReelShort、Goodshort)一般都有自己培養的本地編劇團隊,主筆大多是華裔或者雙語經驗豐富的華人,有些短劇經驗豐富的主筆還能單獨拿到平台的分帳。

短劇的套路源於網文,海外也一樣。ReelShort(中文在線)與Goodshort(新閱時代)能迅速起勢,離不開多年積累的網文出海經驗。

中文在線旗下的Crazy Maple Studio(楓葉互動)在開發ReelShort之前,就已經打造過爆款女頻互動小說《Chapters》,這部敘事遊戲在美國的吸金力堪比國內《光與夜之戀》《時空中的繪旅人》等大廠乙游。除此之外,中文在線旗下還有以豪門、吸血鬼題材為主的網文APP Kiss,想必公司內不乏經驗豐富的雙語女性編輯。

新閱時代是個深耕海外網文的年輕公司,從2021年開始,按奇幻、恐怖等不同題材在美國推出了多個小說APP。根據廣大大數據,去年1-4 月,新閱旗下的GoodNovel收入甚至超過了起點國際(隸屬於閱文集團)的WebNovel。雖然版權庫沒有閱文豐富,但GoodNovel勝在待遇好,寫手的任務獎金、全勤福利比其他平台高出不少,近兩年吸引了大量新作者簽約。

故事是短劇的核心。新閱與中文在線正是因為自身的故事基因和多年累積的人才儲備,才能迅速將站內IP轉化為短劇。準備出海的短劇平台,需要找到精通雙語又對當地網文市場、流行文化、用戶觀影習慣都足夠熟悉的創作者。目前,點眾、九州、掌文等國內短劇公司有不少都掛出了要求「英文能作為工作語言」的編劇職位。

目前,海外短劇平台上幾乎都是狼人婚戀、豪門替嫁、黑幫復仇等女性向作品,一集一分鐘,一共70~100集左右。國外沒有起點這種大規模的男頻網文平台,很多贅婿、龍王、戰神類的男性向國產短劇搬到國外都數據極差。

從業者對於海外男頻短劇的前景有不同的觀點。九州文化相關負責人認為,國外男性的文化情感需求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間。文森覺得,海外短劇面向的就是網文受眾,在美國看網文的男性不算多,想吸引他們可能要通過懸疑、科幻、政治等比較硬核的題材,但短劇很難覆蓋這類題材的成本。

ReelShort劇集

分帳少,定製多

組建本土主創團隊後,就需要找到當地專業的製片團隊建立合作。國外沒有橫店、象山這樣配套齊全、資源集中的影視基地,承接短劇的影視公司相對分散。

合作首先談的就是成本與營收分配問題。國內微短劇以分帳模式為主,但在泛英文地區分帳基本行不通。九州文化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在與各地區製片方的合作上走了很多彎路,合作與分成模式必須「因地制宜」。

「泰國地區喜歡對投,共同承擔風險和盈利;中東地區喜歡打包五部到十部全投,也不在乎是否分成,只希望能夠拍好中東地區的自然風光,輸出正麵價值;泛英語地區的從業者比較直接,要麼純承製別聊錢,要麼純投資只要回報,對合同極其看重,合同之外的任何工作量都會被視為不專業、不合法。」

油管上觀眾上頭的評論

國內短劇拍攝節奏快、強度高,一天拍14個小時是常態。美國短劇人同樣免不了加班。文森表示,目前美國短劇正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項目推進都不太符合正規的影視操作流程。「身邊認識的拍流媒體廣告、網大、MV的朋友,陸陸續續都去拍短劇了。因為幾個短劇平台都在擴充產能的階段,有的團隊連預算都不會做,但還是能接到單子。」

影視獨舌了解到,目前美國短劇製片方與平台的合作目前多為定製,片方負責碼盤、拍攝和部分後期,平台負責劇本以及上線後的推廣運營。

「整個周期非常趕」,文森談到,「一般前期籌備和後期都是3~4周左右,拍攝就7-10天,一天拍10頁紙(一般電影每天最多拍5頁),很多場務人員拍到最後都站不住了。」另外,因為拍攝沒有時間細抓表演和多角度的鏡頭,後期階段還常常遇到鏡頭數不夠的情況。

有海外從業者還提到,有些導演科班出身但並沒有短劇思維,演員也經常出現台詞量太大而背不下來的情況。狼人、豪門題材的扎堆也顯現出同質化傾向……總體來說,海外短劇像極了國內短劇初生時粗放式發展的樣子,整個行業都還處在學習和摸索的初級階段。

內地短劇公司想出海可得做好心理準備,在海外建設一個新行業並不容易,踩坑是難免的,底線也要守住,否則也會行而不遠。

【文/葵涌】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694ca9fc6973c84739735b9f6316a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