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已有港珠澳大橋,為何又耗資500億建深中通道?真的值得嗎?中國澳門:填海延伸方向

2023-06-24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明明已有港珠澳大橋,為何又耗資500億建深中通道?真的值得嗎?中國澳門:填海延伸方向

明明已經有了港珠澳大橋,為什麼還要豪擲500億再建深中通道?這錢究竟花的值不值?

其實,所謂的深中通道同樣也是一座超長跨度的跨海大橋,它橫跨珠江兩岸,把深圳、中山以及廣州市南沙區全都串在一起,總長度達到24千米。它的設計標準很高,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達到100公里╱小時,再建一條這樣的通道究竟值不值?

如果翻開珠江口的地圖,你會發現這裡大橋林立,一座座跨海大橋將城市連在一起。在深中通道規劃路線的背面30公里處,就是著名的虎門大橋。距離剛剛建成通車不久的港珠澳大橋,也只有區區38公里。

如此近的距離,為什麼要建設這麼多跨海大橋?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港珠澳大橋雖然耗資接近一千三百億,但是如今通車量卻寥寥無幾,這主要是 車輛要想開上大橋,必須要經過層層審批,以及三地不同的簽證。

北面的 虎門大橋通車至今已經超過20年,要知道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這樣一座二十多年前建成通車的大橋顯然是不能滿足需求的。再加上 廣東省內經濟發展不夠均衡,粵西地區要想搭上發展的快車道,必須要有更便利的渠道來對接廣州和深圳。所以,對整個大灣區來說,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

深中通道全長不過24公里,卻花了500億,相當於一公里就要20多億人民幣,每一米就要200多萬,究竟是怎樣的天塹讓這條通道如此昂貴?

要知道珠江口作為我國航運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每天有大量貨輪經過,所以一開始其實是打算讓整個通道都以隧道的形式建成的。但在珠江口過於複雜的水文條件下,要想建設一條長度接近20公里的海底隧道,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深圳、中山兩頭各自連著兩家的機場,機場要想保證安全,就必須對周圍的建築物進行限高。這就意味著在靠近兩頭的地方不能建設太高的塔橋,所以深中通道就成了我們現在見到的模樣, 一部分是大橋,一部分又是隧道

其中隧道部分長度接近7公里,在建設這段隧道的時候,工程師們採用一種類似搭積木的方式,首先把隧道分解成一段一段的模塊,在工廠里先澆築好,然後再沉到海底一節一節的組裝起來。

要想隧道通車以後不出任何毛病,組裝過程就要分毫不差,不能有任何閃失。這樣下來整個隧道被分成了32節,每一節都有幾萬噸重,其中27號更是重達八萬噸,比一艘中型航母還要重。

從世界範圍來看,還找不到哪一條船,能夠獨立把這樣一個大傢伙送到指定地方安裝好。沒有辦法就只能創造辦法, 我國的工程師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以穩穩拖著這個八萬噸龐然大物前進的沉管運安一體船—— 一航津安1

有了運輸工具,怎麼保證水下安裝分毫不差呢?答案是北斗衛星定位。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工程是同時採用GPS和北斗系統的,但在第三個管節安裝的時候,兩個系統給出的定位差了整整兩厘米,這在海底隧道的建設過程中是相當致命的。最終在總結了大量已有的數據和經驗以後,總負責人選擇了北斗。引入了司南北斗設備以後,創造了連續7節沉管之間分毫不差的世界紀錄。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作為我國基建的又一個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到底有多牛呢? 它創造了世界最高海中大橋、世界最大海中錨碇等多項世界之最。放眼全球,豪華的雙向八車道海底隧道,是其他國家想都不敢想的,在國際上還沒有哪一家能像我們這樣,把三萬多噸混凝土澆築、拼接出一條頂級的海底隧道。

那麼,這500億到底值不值呢?答案是非常值。

隧道的兩頭,一頭是深圳市前海新區,號稱「東方曼哈頓」,一頭是中山市翠亨新區。 通道建成以後,往返兩地的時間大大縮短,這樣一來,中山市乃至整個粵西就能夠搭上深圳發展的快車道,加快經濟發展。

另外,深中通道也能夠適當的減輕虎門大橋的通車壓力,為整個珠三角地區的交通提供新的便利。

目前這條通道正在加班加點的施工中,計劃將在2024年正式建成通車,你打算等它建成以後開著車上去走一走嗎?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位於廣東珠江口岸,土地面積為33平方公里,澳門與珠海市相鄰。隨著澳門日益發展,現有的土地面積愈發緊張,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澳門特區政府對澳門進行填海造陸活動。

從現有的澳門地圖不難看出,如果澳門想繼續填海造陸,就只有向圖中四個區域方向填海造陸了。

區:這裡位於澳門半島和氹仔島之間,目前澳門政府已經在這一區域有計劃的進行填海造陸行動了。

區:這裡位於澳門半島東側,已經填出了澳門新城填海區,未來也將可能將填海面積延伸至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周邊。

區:這裡是澳門國際機場,也是澳門東部海域區域,網上曾有人建議未來如果澳門要發展可以考慮把澳門機場搬離這一區域,個人覺得大機率是不可能的。這個這裡是澳門的國際機場,搬離機場就要考慮機場再次選址問題,可機場諸多複雜問題。

區:這裡位於路環島南部,未來如果澳門要填海造陸,這裡也是澳門可以填海造陸的一大區域。

這裡我們把區的填海造陸區域再次劃分為B、C、D、E四個區域。這裡的功能主要為居民住宅區和休閒區、商貿區、度假區、港口區。

區的A區主要建設成為住宅區、H區與港珠澳大橋人口島口岸相鄰,可以考慮建設成為自貿區和商業區、港口區。

區的F區可以考慮建設成為商貿區和物流港區。G區由於臨近澳門國際機場,可以考慮建成國際貨物存儲區。

區的I區可以考慮建設成為居民住宅區、J區臨近珠海橫琴可以考慮建設成為商業區和珠海澳門合作區、K區可以考慮建設成為住宅區、商業區、度假區。

在網上有網友曾經提議把橫琴劃歸澳門管轄,這大機率是不可能的,首先兩地制度不同,法律不同;再者珠海市本身的土地也不是很富有,況且橫琴是珠海重要的經濟區域,橫琴劃歸澳門大機率珠海第一個不同意。雖說橫琴劃歸澳門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橫琴卻與澳門有著深入的合作,例如澳門大學就位於橫琴新區,澳門大學區域內實行澳門法律,這也是澳門與珠海橫琴的一種新合作模式。未來澳門是否會在橫琴尋找新的合作區域,與珠海橫琴再次發展合作也是極有可能的,如今橫琴也在規劃向橫琴南部海域進行填海造陸,這是建成之後是否選擇再次和澳門公共開發建設呢?也是大家十分關注的一個話題。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更多地理相關產品,請掃碼了解: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6501e7d214d135c7a5d2f285e424b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