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詩棟關鍵分發揮低迷,孫穎莎和王楚欽奪冠受質疑,外戰才是關鍵

2024-01-14     二郎神侃球

原標題:林詩棟關鍵分發揮低迷,孫穎莎和王楚欽奪冠受質疑,外戰才是關鍵

多哈球星挑戰賽的混雙決賽,孫穎莎跟王楚欽組合前兩局比賽都是贏在關鍵分上。其實前兩局比賽林詩棟和蒯曼組合,都是率先拿到局點。只不過林詩棟不管是在第一局還是第二局,包括在決勝局領先的情況下,都出現了十分罕見的失誤,這才導致被孫穎莎組合給逆轉比分。

賽後不少球迷認為這是一場默契球,第三局跟第四局比賽才是林詩棟和蒯曼組合的真實發揮。因為孫穎莎組合在第三局跟第四局比賽合起來只得了8分,在前三板環節相當被動。孫穎莎在這場混雙決賽確實出現了接發球以及正反手銜接的失誤,特別是接發球冒高的問題很突出。

第一局比賽蒯曼發球造成孫穎莎接發球失誤10比7領先,她第二個發球又造成孫穎莎回球冒高,林詩棟只要選擇正反手爆沖就能夠得分拿下第一局,結果林詩棟來了個質量不高的回擺球,直接被王楚欽搶攻得分。

隨後林詩棟在對攻過程當中全部是退台反拉失誤,從而被孫穎莎組合在首局比賽12比10逆轉。第二局比賽跟第一局比賽的情況差不多,林詩棟組合又是10比8率先拿到局點,關鍵時刻又是林詩棟發球輪不嚴謹被王楚欽搶攻,從而被孫穎莎組合將比分追成10比10並且最終拿下關鍵分。

很多粉絲認為,還是孫穎莎跟王楚欽組合在關鍵分的把握上更加有經驗。實際上如果面對的是外協組合被對手率先拿到局點,很少會出現連續兩局比賽把握不住局點的情況。第三局跟第四局比賽林詩棟和蒯曼加強了前三板的進攻質量,林詩棟這兩局比賽很少退台,正手側沖和反手爆甩直接壓制了孫穎莎的回球。

林詩棟其實單板球質量非常高,他的回球不管是對王楚欽還是對孫穎莎都能夠形成直接限制,要不然兩局比賽不可能讓對手只得了8分。林詩棟和蒯曼在前三板進攻的壓迫性挺強的,而且站位更加靠前。蒯曼這場比賽進攻失誤很少,作為女選手,不管是在前三板還是在接發球都挺到位。

她逆旋轉的發球對王楚欽也有一定的威脅性,孫穎莎接她的發球就容易直接冒高被搶攻。林詩棟這場比賽在一些關鍵節點的處理上比較被動,決勝局在4比1領先的情況下,林詩棟先是發球被對方直接搶攻,說明發球輪沒做好限制。

緊接著又退台反拉丟分,結果被孫穎莎組合6比5將比分反超。決勝局後半段的丟分都集中在了林詩棟對拉這個環節,難怪賽後不少球迷質疑林詩棟打得太謙讓。雖然這是一場五局比賽的大戰,但球迷也看得出來孫穎莎組合併沒有占到絕對上風。

孫穎莎跟王楚欽組合受到球迷質疑,認為是對方謙讓才奪冠。從技術體系上來說林詩棟和蒯曼確實更加先進,這一點從發接發環節就能體現出來。更何況這場比賽林詩棟組合拿下的那兩局比賽確實更加輕鬆,打過球的都知道這對組合的整體實力更強。

其實球迷也不必質疑是不是謙讓,因為最終只能有一對組合參加奧運會的比賽。隊友之間的比賽勝負只是一個參考,孫穎莎跟王楚欽組合擊敗隊友奪冠只是一方面,只有在奧運會的混雙比賽奪冠才能夠真正的自我證明。

打好外戰才是這對組合實力的體現,教練組選擇哪對組合參加奧運會,目前來看還沒有定論。孫穎莎接發球冒高的技術問題在混雙比賽比較突出,這對組合也好長時間沒有跟張本智和組合交手了。

這對組合跟韓國組合交手的次數更多一些,對戰林昀儒組合的次數也不多。林昀儒發接發的優勢就很明顯,確實能夠檢驗孫穎莎組合。只能說國乒教練組還在考察當中,並沒有決定讓哪對組合直接參加奧運會。

其實孫穎莎跟王楚欽組合經驗豐富,比賽的抗壓能力是經過了檢驗的。但是林詩棟和蒯曼組合技術更出色,已經具備了參加奧運會混雙組合的實力。只要孫穎莎跟王楚欽組合在奧運會開賽前保持外戰不輸球,還是能夠參加奧運會的混雙比賽的。

林詩棟和蒯曼這對混雙組合面對不同的外戰對手,比賽的穩定性還需要繼續提升。更何況這對組合還比較年輕,還沒有連續經過真正大賽的檢驗。貿然讓這對組合參加奧運會的比賽,教練組也擔心發揮失常。

國乒隊友之間的混雙比賽其實就等於是熱身賽,輸贏只是選手實力跟狀態的一種體現,球迷也不必過於糾結。至於兩對混雙組合是否打默契球並不重要,因為參加奧運會主要是打外戰。

教練組也是吸取了上屆奧運會的比賽經驗,並沒有單純培養一對混雙組合去競爭奧運會的名額。只不過最近這幾個月的時間孫穎莎跟王楚欽頻繁被林詩棟和蒯曼這對組合擊敗,確實需要一場勝利來緩解輿論壓力,而這次球星挑戰賽就是一場及時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636e38b1a1b83643f778e7b36a59a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