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旭:為生命接力
司旭(右)
司旭,共青團員,亳州學院在校學生。曾獲2022年太和縣暑期大學生返家鄉實踐「先進個人」、亳州學院「三好學生」等稱號。
作為青年志願者,司旭始終堅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他積極響應號召,在校團委的具體指導下,積極投身2022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去往中小學進行宣傳教育,給學生們送去自己製作的紙漿畫、書籍,讓他們闡述自己想像的生活,在廣場上為留守兒童和老人進行慰問展演。他還參加了2022年暑期返家鄉大學生實踐活動,在太和縣三堂鎮為基層人民服務,實地調查,對農村的危房進行摸排統計。
作為學生幹部,司旭利用課外時間多次組織參加各項志願服務活動:到亳州市附屬實驗小學參加課後延時志願服務活動,送溫暖到社區,到老年公寓關心孤寡老人,組織學生參加高鐵南站志願服務活動。2022年6月,他所在「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被評為2022年安徽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實踐團隊;2022年7月份,太和縣三堂鎮鎮東村需要人對所在地房屋進行普查,但是當時村裡在家的年輕人比較少,司旭知道這個消息後,自告奮勇地報名參加,從早上5時半一直工作到晚上6時。用一周的時間跑遍了方圓五六千米,最終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任務。司旭在2022年9月被評為安徽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
志願獻血是司旭為社會出一份力的另一個表現。2021年12月,他在一次獻血時,得知了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相關內容,在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是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病最理想的方法時,司旭果斷留樣加入中華骨髓庫。2023年4月中旬,血液中心的醫生打電話告訴他說,他的基因型與一個2歲白血病患兒匹配成功,而且他是唯一的匹配者。
聽到這個消息,司旭激動不已決定捐獻,隨即和母親商量,在跟母親普及了幹細胞捐獻的常識後,母親默許了他的決定,於是他堅定地選擇捐獻隨即開始積極調整身體狀態,接受高分辨血樣檢測和全面健康體檢,在體檢合格後便進入待捐狀態。在即將捐獻的前幾天,家裡其他人知道了司旭要去捐獻的消息勸他不要去捐,叔叔說咱也不知道捐獻之後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對你身體會不會有什麼損傷,咱家庭那個樣子,你父親生病這麼多年了,日子那麼不容易,你母親辛苦了那麼多年把你供養到上大學,你要是有什麼事,一家人還有什麼指望?在司旭的勸解下,家裡人對幹細胞捐獻有了一定的了解,最終都同意。
捐獻時不害怕嗎,司旭說,怕是怕了一點,也不是擔心自己會有什麼後遺症,而是擔心自己要是出什麼問題了又會讓家裡面人操心,真不想再給母親添加負擔,讓母親那麼累。自己能為別人作出一點貢獻也算回報國家這些年的培養。
7月3日上午,在亳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司旭前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做捐獻前的準備。
7月7日上午,歷經一個半小時的造血幹細胞分離採集,成功捐獻12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司旭說:「在求學的道路上沒有國家和社會人士的幫助就沒有自己的今天。身為青年大學生,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到別人,感到十分榮幸和驕傲。」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去了解並支持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將生命接力、大愛傳遞。(記者 徐 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588858f8f175392d3c7cccae87650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