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讓「樂器之王」奏響中國樂章!

2024-01-09   周到上海

原標題:他們讓「樂器之王」奏響中國樂章!

很多人都聆聽過管風琴莊嚴、宏大的音樂聲。那仿佛是從大地胸腔里發出的共鳴,令人深深震撼。這種樂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因其音量洪大,音色優美莊重,並有多樣化對比,能模仿管弦樂器效果,演奏豐富的和聲,被譽為「樂器之王」。

成立中國首家管風琴協會

音樂氛圍濃厚的徐匯,有全國第一家、上海市唯一一家管風琴協會。在上海市群藝館,協會的創始人之一、前任秘書長鄧菲和現任秘書長姚樂逸向大家講述了管風琴協會的故事。

2010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邱唯真退休後,赴德國學習管風琴,並深深地愛上了這種特殊的樂器。回國以後,邱唯真自費購買電子管風琴,於2012年3月14日成立了中國首個管風琴藝術沙龍,即上海維真管風琴藝術沙龍,上海市徐匯區管風琴協會的前身。在上海市婦聯,徐匯區民政局、文旅局、教育局、群藝館和天平街道的支持下,協會落戶徐匯,致力於管風琴音樂藝術的普及、交流,將中國元素融入管風琴音樂藝術。

鄧菲說,管風琴的「管」指的就是音管,管風琴通過空氣進入音管來發出聲音。而琴的兩側排列著很多「音栓」,改變音栓配置就能改變音色表達。管風琴可以演繹大提琴、小提琴、小號、長笛等不同樂器的音色,因此,一架管風琴就相當於一個交響樂團。大型的真管管風琴占地面積極大,和建築幾乎融為一體。協會教室里擺放著一台仿真管風琴,它工藝考究,精緻華美,還採集了不少歐洲教堂管風琴的真實音色。

讓「管風琴奏響中國樂章」

伴隨第一縷陽光,管風琴在上海之巔奏響在上海中心,管風琴與小提琴合奏

很多人在《星球大戰》《哈利波特》等影視作品中聽過管風琴那優美宏大的聲音,卻在現實中無緣聆聽真實的琴音。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管風琴,協會創立了管風琴音樂體驗季,舉辦主題音樂會和音樂講座。

十年來,協會舉辦了《琴韻美,端午情》音樂會、《攜手美好生活,致敬民族經典》——管風琴與民樂音樂賞聽會等。在專家的指導下,協會對民歌、民族器樂曲進行了改編,如《瀏陽河》《小河淌水》《紫竹調》等。2015年,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管風琴音樂會——《和平之聲、安寧之音》上,他們以管風琴的磅礴之音謳歌世界的和平。他們還邀請翻譯辛棄疾詩詞的德國漢學家甘默霓博士,共同舉辦了用管風琴配樂的《辛棄疾詩詞中德文朗誦會》。2022年元旦,他們又登上上海中心,在上海最高的觀光廳奏響《我的祖國》,用雄渾壯闊的琴音,迎接新年的第一縷晨光。

鄧菲說,這是「讓管風琴奏響中國樂章」。

讓更多人了解管風琴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管風琴,在管風琴體驗季中,協會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管風琴藝術講座,如《當代管風琴樂曲欣賞》《管風琴音樂發展史》等,活動一經發布就被「秒殺」一空。2023年11月26日舉辦的《管風琴的「元宇宙」——管風琴裝置拼搭體驗》講座,更是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參與。不同於在現成樂器上演奏,孩子們首先要把一根根木條、一個個零件拼裝成一台簡易管風琴,再進行演奏。孩子們獲得的不僅僅是音樂藝術的體驗,還有物理、機械方面的知識。

協會還走進社區、學校、企業、社團,舉辦上海中心「白領午間一小時管風琴專場」。經徐匯區教育局批准,協會還成為了徐匯區高中生志願者實習基地。2018年,協會啟動市四中學培訓,讓學生有機會走上了管風琴演奏的舞台。在徐匯區學生器樂比賽中,《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二圓舞曲》榮獲三等獎。

管風琴體驗季項目曾榮獲上海市民文化節「優秀項目獎」,2016至2020年連續獲上海市民文化協會頒發的「服務獎」,還獲得了2021年度上海市民文化協會「卓越力量」獎和「文化品牌」獎。

其實,每一次活動的舉辦,對協會來說非常不容易。協會的各種活動都是公益性質的,活動中管風琴的移動需要請專人搬運,而協會成員也都各有各的本職工作,但對管風琴的摯愛,讓他們堅持了下來,也收穫了稱讚。他們希望有更多的人走進上海市群藝館,成為管風琴的「知音」。

來源:上海徐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