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蕭田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點。」
未來學家傑里米·里夫金在他的作品《韌性時代》中提到,人類正在進入一個強大的新敘事時代,即「韌性時代」。
韌性會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擁抱「韌性時代」的人將搶先贏得未來。
帶著這個視角看,從經濟飛速發展的紅利時期,到混亂和不安的不確定性時期,再到當下的消費回暖期,食品飲料始終是快消行業中為數不多的、不僅保持了宏觀規模增長,並能在各種市場環境中體現發展韌性的板塊。
但隨著時間齒輪劃向2023年,市場結構快速變化,消費者更加多元,品牌玩家的屬性越來越難以定義……在看似百花齊放的行業背景之下,食品飲料市場仍然充滿起伏與動盪。
對於賽道玩家而言,下一個十年,各個玩家又要如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蹟?
6月14日,由Simba Events打造的FBIF2023食品飲料創新論壇及FBIF食品創新展於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正式召開。
圖片來源為FBIF2023食品飲料創新論壇
在這場以「再造奇蹟」為主題的為期三天的活動中,財經無忌看到,在韌性時代,行業並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從品類、技術,還是商業模式等都在源源不斷地出現創新,更多個體的劇變與行業趨同正接踵而來。
新周期:「捂緊口袋」,賺錢從難變更難
繼「旅遊特種兵」之後,「存款特種兵」也火了。
據報道,今年以來,渤海銀行、浙商銀行、恆豐銀行等多家銀行調低存款利率引發熱議。不過,有儲戶發現,同一家銀行在不同地區的存款利率有差距,有的到手利息差已經足以支付一次跨省的行程。
由此,一場跨省存錢的風潮蔓延開來。
為了「吃」更多利息,有人從蘇州跑到上海存錢,甚至催生出一家網紅銀行;也有人從湖北跑到陝西西安存錢,每年的年利息至少能高出7000元……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9點半到達銀行門口,大概有50人已排起了長隊。
表面上看,存款特種兵舟車勞頓輾轉存款是為了少則數百元,多則幾千元的利息差。但實際上這也從側面反應了當下中國民眾的消費心理。
經歷過去三年以及裁員失業等事件後,很明顯地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開始熱衷於『搞錢-省錢-存錢』,日常的化妝品也從大牌換成了平替,淘寶購物轉換成拼多多。
在食品消費領域,今年的618同樣靜悄悄。不僅是電商平台減少了宣傳力度,就連那些「熱衷於沖榜」的新消費品牌們也消失了。
以曾經的明星零食品牌為例,2018年才開始運營的王飽飽,在2019年雙十一成為天貓麥片銷冠後就再無聲響;開闢了滷味零食新賽道的王小鹵,曾在「雞肉零食」這一細分品類中常年第一,現在卻難覓蹤跡……
類似於618大促榜單榜首曾經是新消費品牌們崛起的「聖地」,每個「成功」的品牌介紹里都會帶著xxx榜單xx品牌Top1以此來標榜自己的行業地位。
但如今,無論是天貓官方榜單、李佳琦直播間GMV榜單還是數據平台統計的榜單,甚至在618漫長的一個月里,食品飲料行業的新品牌們集體「啞火」。
為什麼?這也幾乎是所有與會的嘉賓、品牌、學者們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大會上,貝恩公司全球專家合伙人魯秀瓊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今天發生的並不是消費降級,而是消費者沒有消費慾望,這是行業今天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
貝恩公司全球專家合伙人魯秀瓊
她給出了一組數據,整個食品行業在過去三個季度都呈現正增長,但是相比2021年同期仍有所下降。
換而言之,儘管消費開始回暖,但食品品牌們所期待的「反彈」仍不如預期強勁。與此同時,絕大多數食品行業的增長,其實是有賴於「高端」的引領,但消費者的購買頻次出現下降。
三年前,食品行業討論的最多的一個話題是同質化、內卷化,彼時,國內企業、品牌間的博弈還停留在產品品類、渠道獲客以及新商業模式上;但在三年後的今天,內卷的食品行業又遇上了消費信心不足,話題卻變成了如何更好的活下去。
厚生投資創始合伙人王航打了一個非常恰當的比方,過去的食品行業是「水大魚大」,而現在是「風大雨大」,如何在新一輪周期中脫穎而出,極其考驗一家企業的「真功夫」。
厚生投資創始合伙人王航
新邏輯:在理性消費的「1」後加「0」
但正如FBIF創始人貝拉總結的那樣, 「『台上的妝』好化,『台下的真功夫』難練。」
FBIF創始人貝拉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2023年,食品消費市場開始回歸理性消費,網紅品牌流量泡沫漸退,網紅品牌與老字號品牌走向「殊途同歸」,走向消費本質價值——
前者跳出流量桎梏,修煉「內功」,尋找細分領域核心競爭力;後者開始發力線上渠道、社交屬性,突破Z世代圈層。
當流量「慢行」,能打動消費者的已經不單單是產品的品質突出,而是產品本身能夠給消費者創造價值。
魯秀瓊基於多年來對消費市場的洞察,為當下的食品行業如何突圍總結了一個方程式:面子+里子+腦子=新生活標準
她解釋道,消費這一行為不能孤立的看,其代表人設和標籤,甚至具有社交屬性,這是「面子」;同時,消費者不斷嚮往更高品質的商品,過上更優質的生活,也就是「里子」;消費者更加理性,不斷探尋性價比更加物超所值的商品,更動「腦子「。
在她看來, 理性消費時代,打動消費者需要更有價值的理由,這要求行業回歸消費者的生活標準上。
以山姆會員店為例,一方面,山姆品牌本身自帶中產的標籤,讓消費者在進入山姆買東西有面子;與此同時,山姆會員店的商品高質卻並不高價,折算成單位價格也非常的划算,這就有了里子;另一方面,山姆會員店內的商品都經過了全球精選,讓消費者閉眼買,省掉了「動腦子」的環節。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消費大環境不佳、線上消費占據主導的背景下,傳統商超落寞,集合面子、里子和腦子為一體的山姆會員店卻仍舊保持了增長態勢。
再比如,零食量販店,以極低的價格買到高檔產品的臨期品、尾貨、白牌等,吸引廣大不富裕但又想提升生活品質感的年輕人,符合了年輕人面子、里子、腦子的要求。甚至,一度被認為是這一階段的「版本答案」。
華泰證券曾統計過國內代表性的量販零食店,基本都集中在華中、西南和華東地區。雖然偏安一隅,但擴張速度卻令人咋舌;
浙商證券統計的四家企業,每家的門店數量都在過去兩年完成跨越式增長,尤其零食有鳴,一年內開出千家門店。
事實上,這一快速增長勢頭仍舊不減。如零食很忙計劃2023年拓店至3500家(凈增1500家左右);零食有鳴計劃2023年拓店至3500家(凈增2500家左右),並計劃至2026年全國門店總數擴至1.6萬家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極快的擴張速度外加強區域性,還成功吸引了資本注意。
2021年至今,零食很忙、零食優選、愛零食等多家拿到投資,最新的趙一鳴於今年2月完成1.5億A輪融資,由黑蟻資本領投、良品鋪子跟投。
不僅是商業模式離不開這一三角方程式,細分到產品上,比三隻松鼠創新開發了「大頭裝」預包裝堅果及堅果禮盒、三頓半在近幾年連續推出了60顆、80顆量販裝、主打「0蔗糖0代糖」的簡愛酸奶推出了超級桶……這些有面子、有里子的產品,更不失性價比。
在行業看來,2023年將是重啟之年,如何洞察消費群體需求,激發消費慾望都是品牌們共同摸索的命題。但不管怎樣, 在趨於理性消費的當下,尋找到品牌的「第二增長曲線」破局點,商業邏輯已經完全發生改變,打法也要隨之改變。
新希望:大風大浪中捕捉最具消費力人群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整體消費動力不足,以及消費愈加趨於理性,但這一代的年輕人仍然是中國當下食品飲料消費的主力軍。
一個例子是,無論是近年來風靡社交網絡的劇本殺、熱紅酒、圍爐煮茶,還是「旅遊特種兵」,Z世代逐漸進入到了主流的消費群體。「獨而不孤」的他們,既是追求省著點花好好生活的實惠消費人群,也是願意在生活中有一件好事「花生」的品質消費人群。
根據里斯調研顯示,Z世代在零食飲料層面的支出占比高,且呈現出增長態勢。儘管宏觀經濟有增長壓力,但45.5%的Z世代在零食飲料上的支出相較於上一年(2021年)都有明顯的增長,展現出了極強的消費韌性。
實際上,「得Z世代者得天下」早已經成為各企業和品牌們的一致共識。
以零食4.0時代為例,以Z世代為代表的消費者更加追求健康化、年輕化、代餐化。零食品牌開始在產品開發、情感共鳴等層面向Z時代靠攏。
比如健康化零食,魔芋空氣蛋糕、山藥芝麻脆片、黑芝麻餅乾、白芸豆、益生菌奶片、果蔬酵素壓片糖果等一度成為了零食界的「網紅」。
不過,儘管各家都已經意識到了抓住Z世代的重要性,但在實操中,不少傳統巨頭企業和新興的消費品企業由於對Z世代的理解存在誤區,也曾推出了一系列不那麼「性感」的跟風產品。
比如,自元氣森林帶火「0糖0脂0卡」的概念之後,國內的無論新老企業,都試圖用「0糖0脂0卡」的標籤拿下Z世代。
比如,娃哈哈的低糖版營養快線、奶茶味AD鈣奶、康師傅的無糖版綠茶與無糖版茉莉花茶、奧利奧的0糖系列夾心餅乾等等。
抓住Z世代的前提首先要正確認識Z世代。
在本次論壇上,里斯戰略定位諮詢(以下簡稱「里斯諮詢」)發布了《如何給糾結的Z世代做創新——中國零食飲料類研究報告》,結合Z世代的新認知特徵與消費主張,給正在「糾結」中的新老品牌們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
里斯諮詢副總裁羅賢亮提到,區別於X和Y世代,獨特的成長環境造就了Z世代全新的認知特點,他們是最糾結的一代人,也有著特殊的消費主張——升級與降級並存、健康與享樂撕扯、美觀與實用兼具、孤獨與分享相伴、集體與個性共榮。
圖片來源於里斯戰略定位諮詢
基於此,羅賢亮分別從健康趨勢變化、場景化創新、心智創新、品類價值支撐、包裝和營銷創新等方面為企業提供了八個建議,助力新老品牌打造Z世代認可的「長紅」品牌和產品。
可以預見,在消費復甦的浪潮中,Z世代將是供給側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內卷激烈的市場現狀下,誰能真正的抓住Z世代,誰就能走在市場前列。
而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在中國食品飲料的乘風破浪中,更好理解新周期、新邏輯和新希望的玩家,無疑也將創造下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