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轉歲之際,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太歲了。按照中國傳統曆法,農曆正月初四諸神回歸人間,人們就要開始準備貢品迎接灶神。那麼如何在初四「拜」「太歲」避邪呢?
那麼今年誰會搞太歲呢?:兔年生人當太歲,鼠年生人受太歲刑,雞年生人受太歲刑,馬停太歲,屬龍者傷太歲。而正月初四是解太歲的好日子!俗話說:太歲坐頭,無福有禍,無喜有禍!人們相信天上有一位「太歲神」掌管著世間每一個人的禍福。落入太歲的人,那一年的運勢必定多變,反覆無常。和諧和情感分離等作用。那麼正月初四是祈福化太歲的好日子。搞太歲的人可以通過祈求太歲神來消災解難的方法。
所謂「早送神,晚收神」,因為灶神掌管著一家人的飲食,所以那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待在家裡,準備很多水果,迎神非常用心,甚至燒香點燭。並燃放煙花以示敬意!遇見神的最佳時間是1:00-5:00抽食,17:00以後統一時間!
不僅如此,每年的正月初四都被稱為「羊日」。根據地區的不同,人口目標會有所不同。正月初四為「羊日」的說法起源於女媧的創造。據書中記載,女媧造化萬物時,「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後是一個人。」農曆正月初四是一個非常幸運的日子。中國人歷來有臘月末忌,正月忌。初四禁羊,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果羊被殺了,按照古話,就是失敗之年。
當然,除了上述風俗習慣外,舊風俗最忌諱的就是新兒媳婦在娘家過夜。俗話說:「正月無休」。最好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否則對婆家不利。
一些地區還有正月初四「折羅」的習俗,這也是正月初四比較鮮明的習俗。所謂折羅,是因為從除夕到正月初三,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很多食物。飯菜很豐盛,容易導致剩飯剩菜很多,於是在正月初四晚上,老人們把這幾天的剩飯剩菜積起來,煮成一鍋大雜燴給全家人吃.食物。一是避免浪費,二是體現中國人節儉的美德。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哲羅」,祈求好運。雖然沒有科學可以證實這一點,但我們還是要對古人傳承下來的文明心存敬畏!太歲文化永遠是一種記憶,從古至今流傳至今。不忘初心,心懷敬畏,才能守護當下!但實際上,無論是誰
平時多注意,謹言慎行,做事要做到:嚴於律己,關愛他人,才能順利平安度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4322d5ad6e3550521463982a2c6ba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