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究竟是聖人還是騙子?偽造詔書,手段高超,逃亡海外成富豪

2022-07-03   歷史新視角

原標題:康有為究竟是聖人還是騙子?偽造詔書,手段高超,逃亡海外成富豪

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曾倡導維新運動和領導戊戌變法,但在變法失敗後,他沒有和譚嗣同一樣選擇殺身成仁,而是選擇了逃亡。逃亡海外的康有為並沒有繼續辦法維新,而是墮落為保皇黨,成了社會前進的絆腳石。民主革命家章太炎曾這樣評價康有為:「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照片中就是康有為。

康有為逃亡到日本途中發表公開信:「天禍中國,際此奇變「,稱慈禧太后是「偽臨朝」,其幽廢光緒帝是「罪大惡極」的,並聲稱要將「密詔「改竄露布,表示要「奉詔出外求救」。康有為在公開信中提到的「密詔」其實純屬子虛烏有,此後也成為其招搖撞騙的工具。

緊接著,康有為又發出了《奉詔求救文》,其中列舉了慈禧太后十條大罪,對外宣傳光緒帝「勤政愛民,大開言路」等「聖明」。說明自己準備「奉詔求救」。這也為其借「營救光緒帝」為由在海外大肆斂財,做足了工作。

同時,康有為最大的謊言,就是「衣帶詔」。這個「衣帶詔」是光緒帝在會見楊銳時寫給楊銳的而非是給康有為的,上面有「爾其與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及諸同志妥速籌商」等語,上面隻言片語都沒有提到康有為。但康有為在逃到海外,卻以「衣帶詔」等事欺世而盜名,成功斂的大量錢財。照片中就是康有為偽造和光緒皇帝的合影以及所謂的「密詔」。

1899年,清廷向日方施壓,不准康有為滯留日本。最終,在日本停留半年的康有為在清廷的施壓下轉而逃亡美洲。之後,康有為先逃到了加拿大,隨後康有為在北美展開了巡迴演講,所到之處華人更是萬人空巷。在加拿大的康有為又與華僑領袖李福基為營救光緒帝成立了「保皇會」,並在《會例》中指出:「專以救皇上,以變法救中國黃種為主」,於是他們以「募錢救皇上,變法救中國」的口號向華僑募捐,獲得募捐款的康有為並沒有「營救」光緒帝,而是將錢大肆揮霍。照片中是在美國芝加哥的康有為一行人。

1904年,康有為來到北歐國家瑞典,被這裡的風情吸引,他曾在遊記中這樣形容瑞典的美景:「瑞典百千萬億島,樓台無數月明中,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欲徙宅居之。」於是,康有為將募捐來的錢在斯德哥爾摩東南沿海的沙丘巴登(鹽湖浴場)地區買下了一座小島,並在島上建起中國式園林,取名「北海草堂」。此後,康有為在島上生活了近三年才離開。照片中是康有為和他家人朋友在蘇格蘭阿伯丁女子學校的合影,康有為端坐在中間,而他的女兒康同璧和其丈夫。

康有為就是一位「偽聖人」,他嘴裡說的是主張一夫一妻制,而他自己卻先後娶了6位妻子,最後一位太太是一位青樓女子,康有為曾把這位小妾比作西施,自己比作范蠡,一時被傳為笑柄。總的來說,康有為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偽聖人、偽君子。正如清代著名諫官安維峻所評:「惑世誣民,非聖無法」。照片中就是康有為與三個小妾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