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 排濕小妙招學起來~

2023-06-30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梅雨天」 排濕小妙招學起來~

黃梅時節家家雨,又到了濕噠噠的梅雨時節,一大波雨水正不時造訪,陣雨、雷陣雨、短時陣雨輪番上陣。衣服總也晾不幹,潮濕的房間還會散發一股霉味。鬧心的不止這些,不少人身體也跟著亮起了紅燈——經常感覺睏倦,精神萎靡、四肢無力,有的人還產生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不良的現象。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中醫科劉泉副主任醫師說,如果出現上述情況,你可能被濕氣「困」住了。

6月19日,劉泉醫師應邀來到蘇州廣播電視總台,就如何發現身體內的濕氣,以及梅雨天身體如何排濕,對廣大居民進行了醫學科普宣傳。

劉醫師說,中醫上講,濕邪分為外濕和內濕,外濕也就是自然界的濕邪,內濕也就是身體自己產生的濕邪,而這些濕氣以及風寒暑燥火併成為六大致病因素,具有重濁粘滯,遷延日久的特點。濕氣在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有不同表現。首先要看脾胃狀態,濕氣重的話,常有食慾下降,胸悶腹脹,噁心等症狀,茶飯不香,食不知味這些特徵。這些就是因為體內的濕氣傷及脾,使脾吸收飲食精微的功能降低,不能正常運化而產生;還有,全身困重發沉、感覺睡不夠或睡後不解乏、整天無精打采、懶得動彈,這也是濕氣聚集於體內的表現;包括毛髮和面部容易出油,或面部易長痘,頭髮一天不洗,就油膩成縷,以及眼睛分泌物增多,小便淋濁不利,皮膚濕疹等,也是濕氣重的表現。

劉醫師提醒,尤其是現在梅雨季節,這些濕氣伴隨著雨水,不知不覺地侵入我們身體當中,可以說是非常難受了。很多老蘇州會選擇吃薑調理,驅散濕氣,但吃薑的步驟沒做對,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推薦大家遵循子午流注的方式吃薑。子午就是時間,流注就是氣血,每兩個小時就有一個臟器在活躍,在對應臟器值班的時候,它生的病有問題,你給它吃藥,就是對的。比如說脾陽不足,出現濕氣比較重的,在九點鐘吃薑,肯定是有幫助的 。

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掐著點吃薑似乎有些麻煩。劉泉醫師給大家推薦了方便省心的祛濕神器——西瓜翠衣, 這個是專門用來利濕的,清熱利濕效果非常好。(高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2b1d4f6c160dc3964ecf1484f41bf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