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山如追劇,走在有愛有故事的風景里!

2022-04-22     溫州古道

原標題:追山如追劇,走在有愛有故事的風景里!

無論這山走了幾回,只要有故事有風景,還有一起看風景的人,那就足夠了。

上周活動過程中,就有夥伴詢問這周的線路去向。剛好得知飯蒸岩附近的西天門景區正在開發,於是就定下來仙居萬金村~飯蒸岩~西天門~祝莊村的環線穿越。

一聽我說本次要走的是有愛情故事的路線,夥伴們立馬來了激情,未等公告就紛紛報名,最終29人相約出行。

神仙居的飯蒸岩一帶,我好像已走過了四五回了吧?一步一場戲,一路一重天,每一次我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感悟。

飯蒸岩又名飯甑岩,是聳立在海拔500米山上的一座圓柱狀岩峰,峰柱高218米,直徑約60米。峰頂草木蔥鬱,柱體有幾道天然形成的環形凹陷,整體狀似台州本地宴席時常用的一疊蒸籠。再加上早晚霧氣迷濛,猶似騰騰熱氣從蒸籠冒出,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

除了峰巒山脊的景觀美,更讓飯蒸岩聲名遠揚的則是一幅峰柱岩壁上的畫,一個當地戶外驢友的真人像。在遠離塵世的山裡,有這麼一幅畫,讓人莫名地有一種「直抒胸臆不加掩飾」的愛之感。

據說它是一則戶外界裡女追男的悽美愛情故事。故事無需贅述,那愛情也最終未能開花結果,但痴情女子的故事,卻讓這處地方聲名遠揚,成了戶外的網紅打卡地。

2022年4月17日清晨,自駕六輛車,踏上了征途,為愛而去。第一次涉足此路線的夥伴們,估計心中肯定充滿了期待。這愛,是情,也或是旖旎迷人的風景。

車至萬金村後的籃球場。一眼就看到了邊上公廁的門牆上,那幅「獻給徒手攀登飯蒸岩的男神」的人物畫依然清晰,是一位男驢正在徒手攀岩的一幕。畫工不錯,這正是那位痴女為愛所作的第一幅畫。

雖然,這裡是驢友走這條線路的必經之路。不過,讓我想不通的是,愛一個人,卻把他銘刻在公廁的牆上,總感覺怪怪的。愛情之衝動和偏執,真的不能以常人目光來審視啊!

抬頭望去,青山如黛,峰巒如聚,風光給人無限美好的景象。特別是那飯蒸岩參天挺立,峻秀神奇,讓人嚮往之。

如龍的大部隊從小路進山,一路田園生活的趣味十足。田中幾頭耕牛散放著,人來了也不嚇,只顧自悠閒地吃著草,順便扭頭瞧瞧我們,「看,又來了一批追愛情劇的!」哈哈!

稍向上,至一山塘,水色湛清,青山簇映,綠得讓人心曠神怡。從這裡開始,就開始了艱苦卓絕地登攀了。

其實,村裡新辟了一條較寬闊平緩的盤山泥石路。不過,我依然喜歡眼前這一段較長的石壁坡。坡度雖達五六十度,但不是下雨天,坡面也不濕滑,走走挺有味道。

繼續向上,又到了村裡新辟的泥道。按原先設定的軌跡走了一段後,感覺這泥道上去,將錯過那幅畫,又折了回來,從飯蒸岩腳下的小徑老路上行。

這條小徑極為曲折陡峭,林中又密不透風,走起來相當的累人,一個個都喘著大氣。

苦盡甘來,當雙腳蹣跚地抵達埡口時,眼前的風光早就驅散了行路難的苦楚。抬頭望去,飯蒸岩高高的岩壁上,那幅傳說中的肖像畫映入眼帘。

攀至飯蒸岩對面的山脊,畫也就更清晰了。一個濃眉大眼洋溢著男人氣息的驢友肖像,被畫在了柱體岩壁中段的凹陷處,畫貌似有六七米高。這可是一個艱苦卓絕的大作業了,不僅需要攀爬至峰頂再掛下來作畫,或許還要時不時地爬到對面山脊上查看畫作效果。

常人或許爬一趟山都要累得夠嗆,而女主竟然有此毅力,確實讓人敬佩。正可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啊!愛情的力量確實無窮,不過太過於執著或者說偏執的愛意,也許會嚇跑男主吧?電視里不是常常都這樣演的嗎?

圖@小毛驢

據說為這幅畫,女主用了近三個月的休息日才完成。畫像邊的題字「33流雲我恨你」,這寄託了女主多少愛恨交織的情感啊!可惜了,可惜了!若能成就一段「隨你走在天際,看繁花滿地」的佳話,那將成為一個傳奇啊!

畫作有水平,故事很性感,也讓這桀驁不馴的山峰變得有些旖旎起來。關於愛情的事,無論是否開花結果,只要男女主之間的故事精彩,總讓人回味。

山脊崎嶇,但四下的風光令人欣喜。仙居的山,屬於中生代火山與火山岩地貌地質構造,巍峨聳峙,峭如華山,氣勢恢宏大氣。林立的奇峰間多谷壑嶂壁,每當雲霧繚繞宛如仙境。

這不,當攀爬在山脊上時,一路盡攬優美奇特的峰叢風光。據說其中便有飯公飯婆等諸峰,但此時已無暇去分辨了,只是忙不迭地把這些峰岩奇觀記在眼中、藏進心裡。

從山脊陡坡下行,再從密林間繞出。

站在陡壁上,回頭一瞥,那飯婆化身為五指峰。這峰就如同巨人的大腳丫,五峰如指大小比例恰當,惟妙惟俏。

過五指峰,稍向上攀登,便到了本次難度最大的一處岩壁下。這處岩壁最起碼高達30米以上,卻是繼續前行的必經之路,需要沿著岩壁間的溝壑縫隙攀緣而上。

不過,沒急著攀爬岩壁,因為這裡的風光也是不錯。在岩壁的里側邊有天生奇景雙門洞,洞外便是萬丈懸崖,偌大的洞廳,被一根上下連接著岩體的石柱一分為二,只有洞口一條窄小的石壁懸崖路通往外界。

雙門洞的對岸山勢巍峨,嶂壁森然。那岩壁間便是滴水岩的瀑布景觀,不過現在雨水不多,瀑布已是幾近乾涸,只有流水沖刷後留下的黝黑壁面。看這石壁上的流水凹陷,唯有千百年的沖刷方能成形。

看完風景,回頭開始準備攀爬這處絕壁岩縫了。記得以前來此,這道近似垂直的岩縫是只能靠徒手攀爬上去的。現在不知哪個好心的驢友,在這岩壁下端做了一架木梯,還系了一根長繩子,攀爬起來輕鬆了不少。

不過,即使有了繩子的輔助,夥伴們攀爬的技巧和臂力也參差不齊。或如猿猴般敏捷,一就而蹴;或笨拙地只知道用力拉繩,腳底卻如抹了油般,一步一滑。不過,沒有恐高害怕的,甚好甚好。

當大伙兒前赴後繼地攀爬在岩壁縫上時,就如一串的蚱蜢。攀爬的過程對個別夥伴來說,或許有些險象環生的節奏,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驢行路上的一道調味菜罷了。

一番小折騰,終於抵達山頂。沿山脊線上上下下,青山蜿蜒,山花爛漫,收穫了一路春光。

前方,山峰聳峙,似乎風光又精彩起來了。盤算著路程,應該快到西天門景區了。

果然,透過密林,看見了一段環于山腰的新修水泥棧道。

進入游步道,基本上就是一馬平川的景區遊覽了。雖然有些路段還未安裝扶欄,不過我們都是經過大風大浪考驗過的,到時一點兒也沒恐高懼怕,卻讓拍攝的照片更顯得驚悚。

達六公里長的棧道,嵌在山峰的崖壁間,如龍遊動,忽隱忽現。那些以前只有飛鳥才能涉足的絕壁區域,此刻,在現代的建設手段下,基本都被揭開了面紗。

也不知這樣的旅遊大開發,是好是壞?於我個人而言,旅遊開發也要適度啊,太多的人工建築,必然會損傷原本這些天生麗質的美麗精緻,特別是這種水泥棧道的不斷推進,就像是在巍巍青山上割開的一道道傷口,或許再也無法彌補。

或許,最大的利好就是把原本隱藏的美景都釋放了出來,讓遊客們能近距離多角度地欣賞到這些優美的天然畫卷。

走在這些凌空棧道上,移步換景,如置身於仙境之中。那些原先在老景區里只能遠遠地看到的峰岩嶂壁,兀然出現在眼前,那「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的氣勢,讓人不禁扼腕叫絕。

西天門,為神仙居景區最大的一處天門景致,是一處原本隱藏於人跡罕至處的秘境。西天門內藏有長約1600米的摩天峽谷,鬱鬱蔥蔥的植被蔚為壯觀。

現在築造了環山的游步棧道後,所有的神秘似乎都被掀開了面紗,毫無保留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橫看成嶺側成峰」,那山中一峰一嶂都那麼的雋秀奇特,那連綿的山脊是多麼的巍峨,不仔細看,以為穿越到了湖南張家界了。

還在建設中的景區里,除了幾個工人,三兩位的遊客,整座山似乎被我們承包了似的。「風雲一舉到天關,快意平生由此觀」,行走在山中游步道間,就像走進了畫卷里。忍不住景色的誘惑,長嘯一聲,靜謐的山谷就會對我們進行熱情而持久的回應。那山谷的悠揚的回聲里,似乎都洋溢著歡樂。

時間太廋,不經意間就從指縫間溜走。一路嬉笑遊玩,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棧道的盡頭,再從一條狹窄崎嶇的小路下行至山腳。

抄近路,從田園小徑返回萬金村。

不知是運氣使然,還是那山中的愛情故事眷顧,在走到接近停車處時剛好是13公里左右。於是,我刻意地在13.14公里時結束了記錄。

13.14公里的路程,一條有著愛情故事的戶外線。雖然故事的結局不完美,但「一生一世」這個吉祥的數字,契合了本次驢行的主題,讓我欣喜,倍覺有趣。或許,愛,不是找對的人,而是找對的自己。

別了,飯蒸岩!別了,西天門景區!春山如笑的美麗景致讓我們不虛此行,那岩壁上烙印的愛情故事讓我們回味。「失去不一定再擁有,轉身也不一定最軟弱」,愛情需要兩情相悅,故事裡的愛情雖沒有結局,戶外還有更多的精彩故事正在發生。但願天下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長相廝守、一生一世。

感謝小夥伴們的熱情參與,感謝「夏」不辭辛苦的攝影。有愛有故事的旅程,真好!

——小卒不過河 寫於2022.4.1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27a7e0deaba0fb88d8b3ecc01da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