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網易數讀
(ID:datablog163)
作者:陳皮糖
上半年,大學生的人設還是一天拿下十個景點、精力旺盛到能和大爺大媽共擠硬座的 24 小時全天候特種兵。
到了下半年,他們的最新 tag 已經變成了「易碎的、脆弱的」,「總是莫名其妙生病和受傷的」,反轉得比娛樂圈塌房都快。
合理點的,不過是走路摔成骨折、吃錯東西導致腸胃炎;更荒謬的,用肚子收傘黃體破裂,削個梨肌腱斷裂。一夕之間,現實世界危機四伏,不知道的還以為地球開啟了大逃殺模式,專挑大學生下手。
這屆大學生,怎麼突然變「脆」了?
體測標準變低了,
及格卻變難了
問題背後,是大學生體質變差了的事實。
當代大學生的體質,是薛丁格的謎。興致一來,凌晨三點暴走黃山、連逛五個小時街那都不在話下。
可一旦開始體測,就仿佛換了一根體力條。一趟 800/1000 米下來,滿嘴血腥味,喘得像個在散熱的風扇;做個引體向上,臉和胳膊一起使勁,全靠蹬腿提供反作用力。
一項針對 1800 名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調查顯示,當下大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狀況都不容樂觀 [1]。浙江大學公布的報告也顯示,2022 年體質健康狀況在及格檔位的本科生占比最高,接近 70%;不及格的比例達到了 6%,人數是優秀檔的近兩倍 [2]。
(圖/網易數讀)
更要命的是,大一大二還能吃上點高中的老本,到了大三大四,身體素質就愈發跟不上了。
一項針對菏澤學院 2018-2021 級大學生體測成績的研究顯示,該校大三大四學生在立定跳遠、肺活量、50 米、耐力跑等項目的成績上都有所下滑 [3]。
與此同時,大三大四的體測標準卻不降反增。以 800 米為例,同分數下,對大三大四同學的用時要求要比大一大二快上兩秒 [4]。
先別忙著怪體測線不近人情。事實上,這條線已經是根據大學生狀況調整過的了,與 2007 年版《國家學生體質測試標準》相比,目前大部分體測項目的及格標準都放寬了一些。
比如最折磨人的長跑,現行的女生 800 米及格線放寬了整整十秒。50 米跑的男女及格線也放寬了一秒左右。
(圖/網易數讀)
當然,不是所有體測線都變低了,男生耐力跑的及格線就收緊了一兩秒,女生坐位體前屈及格標準則大大提高。
2007 年,大學女生坐位體前屈的及格線是 1.7 厘米。而現在,大一大二女生的及格線已經提升到了 6.0 厘米。1.7 厘米放到今天,連最低的 10 分(需達到 2 厘米)都拿不到 [4][5]。
體質差還要硬著頭皮參加體測的大學生,怨氣可以一直追溯到十年前被主課老師擠占了的那節體育課。如果恰好再趕上早八,整個世界都會變成被詛咒的對象。
小學坐了六年,初中坐了三年,高中坐了三年,你讓我大學成為蘇炳添?如果我有罪請把我關進監獄,而不是讓我周一既要六點半起床去升旗還要早八體測跑八百。
能活到現在,全靠八字硬
體測時拉胯,生活中自然也健康不到哪去。「為祖國健康工作 50 年」說著簡單,可本科活不活得下去都得看命夠不夠硬。
大學生經歷過的意外,情節之豐富、發展之離奇,比《死神來了》還要跌宕。
上廁所骨折、換褲子抽筋、打哈欠脫臼、騎動感單車橫紋肌溶解、玩恐怖遊戲嚇到高血壓、和室友聊天肺笑炸了……
許多人不得不面對這一事實:一時倒霉還可以安慰自己只是出門沒看黃曆,三天兩頭上醫院就是明示——自己或許真的有病。
我們統計了小紅書和微博關於「脆皮大學生」的相關討論,發現大學生出問題的部位五花八門,足夠拼湊出一整本臨床醫學教學案例。
(圖/網易數讀)
其中,腸胃病出現頻率最高。脆皮大學生們,大都有個「玻璃」胃,動不動就上吐下瀉,疼得滿床打滾。白天起不來吃早飯,晚上沒時間吃晚飯;減肥吃太少、周末吃太多都可能引發腸胃問題。
骨骼出問題的頻率也很高。下樓骨折、下床骨折、打太極骨折、上廁所骨折……年紀輕輕就一身脆骨的大學生們,致力於「打卡」各種隱藏的骨折場景。頸椎病、腰椎疾病也找上門來,「20 歲的身體,70 歲的腰」「事業還沒突出,腰先突出了」。
還有低血糖、脫髮、智齒問題,也成為了大學生群體新的「時尚單品」。因為低血糖在澡堂眼前一黑、因為脫髮熬夜看洗髮水攻略、因為拔智齒腫得像個蜜蜂小狗,足以列入大學生必須體驗的 100 件小事。
除此之外,心理問題也不容忽視,大學生抑鬱、焦慮情緒嚴重。網際網路至今還是一片祥和,多虧了他們只是輸出發瘋文學而沒有真的發瘋。不過,氣不發出來也會憋出問題:
忍一時卵巢囊腫,退一步乳腺增生,憋一天肝氣鬱結,氣一下甲狀腺結節,罵一句心肌梗塞,讓一步內分泌失調。
還有人只是頭痛和胸痛,上了醫院卻查出了腫瘤,被迫上了手術台。不怪有同學呼籲:
安排體測幹嘛,統一安排體檢啊。
大學生怎麼這麼「脆」
這屆大學生,為什麼拼過命?答案是學業和就業。
帶著「上大學就輕鬆了」的美好憧憬進入校園的大學生,直面了人生中最大的騙局。
大學夜生活里,不一定有燈紅酒綠,但一定有寫不完的課程論文、做不完的實習周報。一進大學,四年熬的夜比前面十八年加起來還多。有的人表面上是晚睡一天就頭暈的「脆皮」,實際上是一周完成三個 Pre、兩篇報告後才倒下的鬥士。
更不用提雙休,大學生即使沒在單位體驗過大小周,也多少經歷過被各種會議和小組討論支配周末的恐懼。
上了大學以後,說實在的我不再期待周末了。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滿課熬夜趕作業不說,班會、班委會、學生組織開會……數不清的上課以外的全部其他事務,還要趕在不過只有兩天的周末完成。
(圖/網易數讀)
不健康的作息、運動、飲食習慣,則是壓倒大學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澎湃新聞報道,僅九月份,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就接診了 1700 多名 18-25 歲年齡段的病人,「主要由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健康、熬夜消耗自己身體造成 [6]。」
不過,知不知道有問題和改不改是兩碼事。定時定點吃保健品的大學生和熬了個大夜把自己送進醫院的大學生,可能是同一批。
丁香醫生聯合中國青年報發布的《2020 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顯示,許多大學生不是不想變健康,而是秉持「收藏就是練了,點贊就是瘦了」的精神勝利法。想改變但沒有行動的大學生是不想改變的兩倍 [7]。
當然,也有半數同學表示採取過行動。其中,飲食方面的改進最為積極,而睡眠方面比例最低。豐富的夜生活、海量的大作業,纏得大學生早睡不能。
(圖/網易數讀)
不過,無論如何,大學生們還是堅韌地過著自己的生活。甲流發燒了,先拍張扎著針的手背分享到社交媒體;下樓梯骨折了,先慶幸沒別人看到、至少不丟人;康復之後,轉頭又無縫開始為期末論文打工,為實習公司「996」。
大學生沒什麼優點,就是生命力比較頑強。
是的,這屆大學生可不是那種暗自垂淚的林妹妹人設。
畢竟,繞不開原因就只能迎難而上,死不了還得繼續活。生活已經夠苦了,跌倒的時候還不能拍個視頻髮網上,先讓網友笑笑麼?
[1] 朱曉敏. (2023). 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現狀分析與研究. 文體用品與科技(16), 13-15.
[2] 浙江大學. (2022). 浙江大學2022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報告. Retrieved 7 December 2023 from http://www.tyys.zju.edu.cn/english/redir.php?catalog_id=172630&object_id=207293.
[3] 曹曉林, & 張輝. (2022). 菏澤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分析與質量提升對策. 當代體育科技(36), 22-26+3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4).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 Retrieved 7 December 2023 from 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38/moe_792/s3273/201407/t20140708_171692.html.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7).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07年版). Retrieved 7 December 2023 from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7/200704/t20070404_80275.html.
[6] 澎湃新聞. (2023). 「脆皮大學生」上熱搜,是自嘲也是自救. Retrieved 7 December 2023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sOUE7C64YnS6mK0jryD9yg.
[7] 丁香醫生, & 中國青年報. (2020). 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