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單品打江山的時代,這些耳熟能詳的「爆品們」有哪些小秘密?

2020-12-28     Foodaily每日食品

原標題:大單品打江山的時代,這些耳熟能詳的「爆品們」有哪些小秘密?

在當今的網際網路時代,要想成功,必須要做出爆品,有引爆市場的產品和策略。

可否認,「爆品」已經成為營銷人常掛在嘴邊的概念。

無論是傳統品牌還是新消費品牌,每個品牌在化繁為簡,單點聚焦打造「爆品」。品牌擁有一款超級單品有多香?

自嗨鍋,2020 年上半年,銷售業績增長達到 6 億元。

安慕希,2019年銷售額成功邁過了200億,成為中國乳業第一個破200億的子品牌。

紅牛,2019年銷45億罐,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約223億元。

王老吉,2019年營收102.97億元。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單品打江山,多品坐江山,超級單品往往能夠承擔一個企業的大部分銷量。

我們常見的超級單品都有哪些特點, 品牌又該如何打造超級單品?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超級單品背後的產品秘密。

超級單品的底層邏輯

「八零八零原則」+「二八定律」

說到底,「超級單品」也是我們所說的「明星產品」、「拳頭產品」。

為什麼我們要打造超級單品?

在產品為王的時代,高利潤、高銷量的超級單品即超級內容,超級單品可以成就超級品牌。

正如中街1946的創始人林盛所言,「不要總想用所有產品去滿足所有人,把滿漢全席做好是應當的,但是把白菜做好吃是有能力的。」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沙縣在中國沙縣小吃門店擁有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這家單品小店,固然不能讓我們吃上滿漢全席,但卻足以解決多數人的一日三餐。

我們同樣可以用小米打造爆品方法論,來解釋超級單品的邏輯。小米生態鏈的COO呂昊軒曾分享,一個產品研發必須遵循八零八零原則。

八零八零原則分為兩個80%:

第一個「80」,是指要滿足80%的人,就是遠離小眾市場或者小眾群體,而是要把目光投向大市場;

第二個「80」,就是把80%的人再深一層挖掘,產品功能也要符合多數人的需求。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一瓶高效補充能量運動飲料,一份容易飽腹又減肥的代餐食品.......這些無疑都是大眾需要的消費品。

相反,前段時間售價13萬的蒂芙尼珠寶麻將,就不符合八零八零原則。

顯而易見,超級單品的打法,跟小眾產品、奢侈品等是完全不同。

「八零八零原則」核心就是四個字——少即是多。

作為大單品,必須擁有足夠大的用戶源點市場,具備大眾化的潛質,做80%人想要的產品,然後滿足這部分人80%的需求。

理解了小米的八零八零原則之後,我們再來談談超級單品的二八原則。

20%的爆款或者暢銷品可以創造80%銷售額,當企業把某個大單品做到極致之後,避免把過多營銷成本和時間精力投入到其它領域,進而提高企業的效率。

那麼,超級大單品都有哪些基因?

研究了三頓半、自嗨鍋、王飽飽等超級品牌之後,我總結出三點:開創品類、塑造特性、設計附加價值。

前無古人:

超級單品創造全新品類

很多超級單品最鮮明的一個特徵,就是發掘市場的空白和機會點,培育出前所未有的新品類,建立起自己的產品壁壘。

基於此,再通過持續不斷的市場教育,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新品類代名詞,把超級單品和品類直接划上等號形成強關聯。

以最早的王老吉為例,開創了預防上火的清涼飲料品類,顛覆消費者對於涼茶只能「現熬現賣」的傳統,也改變「涼茶=保健食品」的既有認知,成功封殺品類建立超級品牌。

又比如光明,率先推出常溫酸奶品類莫斯利安,解決酸奶限制在低溫儲存的痛點,這也是酸奶品類的一次巨大創新。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光明乳業營收首次突破雙百億目標,莫斯利安可以說功不可沒,憑一己之力占比光明乳業營收的三成比例。

透過這些例子不難看出,高需求品類有兩個特徵:

一是,早已存在消費者固有的認知中,在產品誕生之前就存在,並非憑空創造的;

二是,反映多數人對於事物的集體共識,不是一個人一廂情願的「臆想」。

不過,消費者的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消費趨勢的變化,也會帶動品類需求的變化。因此企業要做創新品類,也要積極擁抱消費趨勢。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自嗨鍋,創造了自熱火鍋的品類。

自嗨鍋就是洞察「單身經濟「、「懶宅經濟」趨勢下的速食需求,推出「一人食」的自熱火鍋,讓年輕人不用外出、不必點外賣,也能以輕鬆、高效的方式,吃上有溫度的美食火鍋。

總而言之,欲建爆品,先建品類。

品類的機會,永遠是超級單品的機會。

人有我優:

超級單品在已有品類塑造特性

誠然,品牌並非總能開啟品類孵化的新賽道,封殺品類。

對於後進者而言,趕不上做品類創新者,只能做品類的改造者和優化者。

塑造品類特性的打法是什麼?

譬如說,同樣針對「奶茶品類」,當你不是奶茶界的老大,不是先發的時候,你怎麼把產品做出差異化?

這時候你也可以做「水果奶茶」、「芝士奶茶」或者「蛋糕奶茶」.......

就像台灣品牌麥吉Machi machi奶茶,麥吉把奶酪和奶茶兩個獨立品類融合,研究出「奶酪+奶茶」的吃法,也就有了「奶酪奶茶」新品類,與普通奶茶品類建立區隔。

據說這款奶茶在麥吉杭州的門店,單品的點單率占到50%,堪稱是流量擔當的單品。

這款爆品有什麼特別之處?

奶酪奶茶是先把奶酪加入到奶茶里,經過4-6小時凝固後,再加入奶茶融合。

在普通奶茶的基礎上,麥吉為奶酪奶茶增加了層次豐富的奶酪味,也讓奶茶因為分層變得好看。

再舉個例子。安慕希發掘夏日食用冰品的新藍海推出冰凍套裝,喊出了「酸奶凍著吃」的創新吃法,成功占據「冰凍酸奶」這一特性。

還有爆款元氣森林,「氣泡水」事實上並非創新品類,但元氣森林打出了「零糖、零脂、零卡」的氣泡水概念,構建「喝不胖的氣泡水」的差異化特色,為品牌進一步放大氣泡水品類的優勢。

比起純碳酸飲料的可口可樂,元氣森林滿足年輕一代消費者「魚與熊掌兼得」的需要:既能體驗喝碳酸飲料的爽感,又能打消人們對於熱量的顧慮。

這些品牌就是在既有的品類當中,從產品構成、產品形態、產品口感等,進行「微創新」,給品類做加法或做減法,也能夠實現彎道超車。

超級單品並非都是在品類創新領域「人無我有」,有時也會退而求其次,通過「人有我優」封殺品類的某一具體特性。

設計價值:

超級單品擁有情感附加價值

我們在討論超級單品的時候,不能只局限於它的品類或者特性,還要關注到超級單品的附加價值。

我們知道,商品價格=品牌價值+產品價值。

產品價值是產品對於用戶的物理價值,比如:功能、容量、重量等;

品牌價值是產品之於用戶的心理價值感知,比如,體驗、情感、格調、文化和顏值等。

所以說,當一件商品有了附加價值之後,也就被賦予更大的溢價空間,讓品牌價值得以飆升,用戶也更容易為這樣的產品買單。

就像說到麥片,我們很自然想到速溶麥片飲品、穀物脆片或者燕麥棒。

王飽飽就憑藉「高顏值代餐穀物」的定位,重新定義麥片,以膳食纖維的燕麥為主料,搭配高顏值、多品種的水果。

這既保證產品的顏值和口感,也滿足女性的好吃和好看的雙重需求,為產品增加更多「高顏值」的延伸意義,與桂格、西麥等麥片品牌形成差異化。

再看奈雪,草莓系列單品是奈雪的長期霸屏銷量榜。2016年12月,霸氣芝士草莓成為奈雪銷量TOP1飲品。

奈雪獨創的霸氣芝士草莓,同樣符合我們所說的「價值產品」特點,擁有「好看」、「格調」,提供拍照、分享的附加價值。

品牌如何打造超級單品?

說了這麼多,品牌到底如何打造超級單品,在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

我認為核心做好三件事:痛點、剛需和高頻。

就像王飽飽的例子,代餐是剛需,怕長胖也是痛點,吃代餐同樣還是比較高頻次的日常習慣,所以說王飽飽一次性解決了80%用戶「痛點、剛需、高頻」的問題。

有的產品之所以不能打磨成超級單品,總結起來就是12個字:

痛點不痛,剛需不剛,高頻不高。

首先,洞察弱點找痛點,切實滿足消費者的剛需。

產品是一門洞悉人性的藝術,沒有切中用戶痛點的產品都是偽需求。而痛點的挖掘,具體可以從人性的弱點入手。

營銷環境無論怎麼變化,人性的弱點是恆久不變。

比如:懶惰、貪婪、饕餮、傲慢、暴怒和妒忌。

就拿「貪婪」來說,包含貪睡、貪吃等,想減肥卻非常懶不想運動,想吃甜的不敢吃也是痛點,所以元氣森林推出0糖0卡0的氣泡水。

再看「懶惰」,從喝咖啡這個事情來看,三頓半就是抓住人性「懶惰」的弱點,設計出「精品速溶咖啡」,滿足大家3秒喝到精品咖啡,解決想喝現磨咖啡又懶得研磨濾泡的麻煩。

其次,品牌要注重從高頻的使用場景入手。

超級單品的使用場景設計,往往是建立在母體文化的背景之上。

所謂的「文化母體」,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日常生活文化,就像約定俗成的觀念、習慣、文化習俗等,也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不需要重新教育市場的。

比如說一下這些情景:

有的人早上會沖泡一碗麥片充飢,「吃早餐」就是文化母體;

辦公族午後泡上一杯掛耳咖啡,「喝下午茶」就是文化母體;

飯後嚼一顆口香糖清新口氣,「飯後刷牙」就是文化母體。

類似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勝牧舉。

低頻的場景發生率低,觸發消費者購買慾是有限的。

但,基於高頻的需求場景設計的超級單品,就能在多元化場景中得到應用,引導/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這樣的產品教育成本也會更低。

結 語

總之,超級單品之所謂成為超級單品,是因為多數品牌順應80%用戶需求創造,而不是品牌生造需求無中生有,這也是促成超級單品規模化的底層邏輯。

想要打造超級單品,未來的王飽飽們、三頓半們,核心就是要設計「剛需-高頻」的應用場景,再加上長期的廣告投放和市場教育,相信最終也會反哺品牌的市場成績。

參考資料:

1、群象島,《呂昊軒:小米打造爆品的9大秘密武器 | 新匠人2018河南峰會演講實錄》,2018-07

2、TopMarketing ,《分析了元氣森林、三頓半等網紅品牌?我讀懂了事物流行背後的規律》,2020-09

3、每天充點電 ,《文化母體——產品推銷之邏輯所在》, 2019-10-09

4、江南春,《搶占心智》,2018年9月

原題目:深扒三頓半、奈雪、自嗨鍋之後,我總結出超級單品的5個秘密!

作者:楊陽;來源:廣告創意(ID:idea1408),轉載已獲得授權。

優質原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1f-rHYBur8RWXSAme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