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的發展越來越好,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大廠都紛紛下場開啟了自己造車新勢力的全新賽道,而這條賽道上,可不僅僅有造車新勢力,更有老牌車企虎視眈眈,相比於造車新勢力,老牌車企比它們有著更多的經驗,也更加了解消費者的心理。
我今天特意找來了兩台老牌車企製造出的新能源車型,來為大家來一起對比內容。一台是來自於比亞迪旗下的元PLUS,它不僅僅是屬於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型,它還是比亞迪唐(參數|圖片)宋(參數|圖片)元(參數|圖片)明清,王朝家族中非常重磅的一款車型,極具個性化。而另外一台絲毫不弱於元PLUS,它就是來自大眾ID家族的,大眾ID.4 X,眾所周知,大眾ID家族在歐洲的銷量非常好,但是來到國內市場後,好像有一點水土不服的症狀。
今天我們就來對兩車進行一個全面的對比分析,由於這次實拍的兩款車型都屬於頂配車型,而兩車的頂配車型的價格相差過高,所以我們就來拿元PLUS 510KM 旗艦型(以下用元PLUS代替)和ID.4 X Pure 純凈版(以下用ID.4 X代替)來做一個對比(外觀基本一致,並不影響大家觀看)。
兩車車頭的設計非常相似,不同點少得可憐,僅僅存在於下槓位置和大燈位置。
從表格中我們能清晰的看出,除了寬度,在其他方面ID.4 X(參數|圖片)都要比元PLUS(參數|圖片)要好上一些的。而車頭的相似也延續到了車身側面,同樣的腰線、同樣的雙色設計。唯一的區別在於翼子板處的品牌標識。
來到車尾,我們才能真正意義上看出兩車在外觀上很大程度的不同之處。相比於ID.4 X,元PLUS的尾部設計頗為時尚,後車窗下方的品牌英文標識也比較提升檔次感。
而ID.4 X則是給我們呈現一個還比較中規中矩的車尾,但是其貫穿式尾燈比較有亮點,加粗寬度之後顯得比較硬朗。
註:此為元PLUS 門把手。造型非常獨特。
再來看兩車車內中控部分,號稱為把健身房放到車上的元PLUS,似乎真的做到了,先是其整體內飾設計風格極其運動,再是其運用了非常多的健身器材的設計對整個車內進行點綴。並且我在拍攝這台車的時候還感受了一下這台車的中控設置,它的中控螢幕是可以進行旋轉的,並且語音控制速度較快。
大眾的設計從不缺乏時尚感,這點在ID.4 X上面體現的尤為明顯,精緻是這個中控最好的代名詞,雙色的設計讓它的中控好像明亮了起來,並且細節之處是,在它的油門和剎車位置,有開始和暫停的符號,也算是其對消費者的一個小彩蛋。
關於元PLUS,同事對其進行了空間測評,同事身高182cm,體重60kg。根據它的陳述,元PLUS的後排空間比較充裕,調整好座位後,腿部空間空餘較多,不過頭部略顯侷促。
大眾ID.4 X是由本人親自進行實測,由於本人體重實在過大,本以為在這台車上面會非常侷促,沒想到的是,當我在對其進行空間測量的時候,並沒有侷促的感覺。本人身高184cm,體重接近280斤。調整好座位後,後排空間還有富裕。
關於兩車的動力差異,我列了一張表格供大家觀看,從表格中我們能清晰的看出,元PLUS的最大功率要比ID.4 X大了一點,除此之外,它們之間還有一個較大的亮點,這個亮點在於後制動器的使用,元PLUS使用的是盤式後置器,而ID.4 X使用的是鼓式。關於這點,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兩車的價格,ID.4 X在貴了將近5萬的情況下,配置方面似乎並沒有太跟的上。
總結
我們對比了兩台車的外觀,內飾,動力。在對比完之後,我們能輕易的看出,元PLUS在比較多的地方做的要比大眾ID.4 X要好上一些。而且不要忘記了,這種差距是存在於差價接近5萬塊錢的程度之下,並且大眾ID.4 X的頂配車型,落地接近30萬這個價格區間。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大眾家族在歐洲銷量非常好的情況下,來到國內市場反而水土不服的原因所在。
同時,我們也能看出,我們自主品牌對於想改變自己在消費者眼中印象所做出的努力,在這個造車新勢力層出不窮的時代,老牌車企也在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1a8e544d933deb1b37656970bd5cf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