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赤木瓶子
編輯| 無花果
二次元手游市場,再次被劃分為「米哈游」和「其他」。
遊戲廠商近兩年來齊心發力二次元賽道的戰果,在版號復甦後款款而來。第一波「王炸」被米哈游新作《崩壞:星穹鐵道》(後文稱《星穹鐵道》)認領。在4月26日正式公測後,該產品在市場端可謂捷報頻傳。據移動應用市場研究公司Appmagic的數據:自4月26日公測以來,不到1個月內,《星穹鐵道》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的全球累計收入已經超過了1.2億美元。
另有伽馬數據發布《2023年4月遊戲產業報告》顯示,四月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24.94億元。其中《崩壞:星穹鐵道》為表現最佳新游,首月流水預估超12億元。
相較於《原神》的低開高走,《星穹鐵道》有一個「夢幻」開局:上線前官方預約量破2000萬,海外預約量超1000萬。開放預下載之後,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登上App Store免費遊戲榜榜首。
《浪姐》中美依禮芽用二次元舞台「血洗」內娛舞台,二次元遊戲賽道的當下境遇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自從「原神」手游讓國內遊戲圈「上了頭」,近兩年來,二次元、開放世界品類的立項開發及上線動作頻頻,不乏騰訊、完美世界、位元組等頭部廠商的身影。在這場註定持久的「次元戰役」中,挑戰者前赴後繼,為什麼米哈游卻能在擂台上巋然不動?
「老師傅」原神栽樹,「新生子」星鐵乘涼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從《星穹鐵道》的研發乃至宣推動作來看,《原神》受過的委屈,在《星穹鐵道》上都得到了補償。
相較於《原神》,《星穹鐵道》的誕生節點顯然更具優勢,米哈游累積的研發技術、科技優勢、品牌效應、此前跑通的宣推資源都得到了完全釋放。
主要優勢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在研發階段累積的經驗方法論。包括《星穹鐵道》首次推出的「模因共振機」。玩家可將任意圖片上傳至這款免費的 AIGC H5 頁面,生成遊戲的看板娘「三月七」化圖片,滿足玩家的創作慾望且契合AI作畫、一鍵生成的時代潮流,同時巧妙地加深玩家的品牌記憶、提高參與度。
這自然也契合米哈游在今年開年時的官宣布局方向:文創、科創兩個方向加大投入,增加產品的文化屬性,並重點投入卡通渲染、人工智慧、雲遊戲。這些「一步到位」的開局動作,只能讓《原神》粉感慨一句「生不逢時」。
另一方面是廣為業界討論的高調宣推動作。區別於《原神》的低調宣發,《星穹鐵道》鋪天蓋地的推廣讓非玩家開始忍不住在社交媒體平台發問:「到處都是它,是真好玩還是給太多了?」
《星穹鐵道》在宣發上確實極盡高調之所能,頗有些賺到錢後誓要「富養孩子」的心態,和被業界稱作「自閉式宣發」的《原神》對比就更分明了。《星穹鐵道》選在勞動節和日本黃金周等重大節日期間上線,同時在世界多地進行大力度的廣告和線下推廣。
《星穹鐵道》的買量投放採取「全球通投」的方式,4月份買量主投地區為日本、中國香港、美國、越南以及泰國,素材類型則以橫版視頻為主。四月空降Google Play投放榜第二。開服前後,遊戲在全球 19 個城市進行線下巡禮活動,還包下澀谷、時代廣場大螢幕這樣最具人流量的廣告位,或是讓遊戲廣告占領日本新宿地鐵站。
除此之外,產品內測期的口碑維護與二創式宣發也比《原神》高調得多的多。比如垃圾桶文學、KOL內測階段二創效應、邀請老牌 JRPG 日廠訪談背書等等。米哈游在3月24日的《星穹鐵道》前瞻直播中,安排了製作人David和Falcom社長近藤季洋的跨國對談。
當然《星穹鐵道》的buff加成不止於《原神》積攢下的方法論,遊戲本身依託於米哈游最早的系列IP《崩壞》,本就是米哈游的根基。2012年,蔡浩宇、劉偉和羅宇皓迎著中國手游產業的高速增長期,共同創辦了米哈游,並最終憑藉《原神》的「鈔能力」迅速成為遊戲圈新貴。但在衝擊IPO的那幾年裡,《崩壞》系列一度是米哈游的凈利潤來源。這樣跨度長達十年的老IP,早已積累起相應受眾和世界觀架構,根基相對穩固。
在研發與宣發的多重加持下,《星穹鐵道》目前的成績為業界稱道。據 Sensor Tower 統計,《星穹鐵道》僅首周(4 月 26 日 ~5 月 3 日)成績便躋身 App Store 手游收入排行榜第 7,首周下載量為《原神》上線同期的 1.6 倍,收入則達到《原神》同期的 1.3 倍。遊戲發布兩周後,遊戲媒體IGN為其打出9分的高分。另外,米哈游官方社區「米游社」短短一周就新增了300多萬用戶。
垃圾桶文學、中二梗王,開局即「老二次元」了
對於圈層效應明顯的二次元品類遊戲而言,很容易理解「每個不起眼的角落,都有著開發者的精心設計」對於玩家而言意味著什麼。
比如在遊戲測試階段就出圈的「垃圾桶文學」梗,最能佐證遊戲的細節與二次元濃度。在《星穹鐵道》的雅利洛城市裡,每個長椅、垃圾桶、路燈、行李堆都有各自的交互使命,垃圾桶撿來的的中二言論,很快轉化為人氣頗高的遊戲出圈梗。很多玩家都在垃圾桶里獲得了「垃圾桶的尊嚴」這樣一種奇怪的消耗品。再比如玩家的初始隊友三月七,就是名副其實的「中二梗王」,是個插科打諢、逗樂專家。再比如第一章主城的有軌電車自動環城運行,但當玩家站到電車運行軌道前時,電車就會急剎車停下,還會鳴鈴警示玩家讓路。
相較於開發者在細節上的用心,「打起共鳴的響指」就更上頭了。遊戲內觸發隱藏的特殊彩蛋是引發傳播的主要內容來源。比如玩家在旅店走廊上來回偷聽不同房間的聲音,就會觸發隱藏劇情《閃靈》,雖然沒有電影般驚悚但也足夠讓玩家為之一振。除此之外,初版《蜘蛛俠》的台詞「「你鄰家的友善無名客」、《無間道》中梁朝偉所扮演的陳永仁的警察編號27149等等,都成為了遊戲內的隱藏彩蛋素材。
《星穹鐵道》初版有超過 20 位人物登場,除了《崩壞》系列的老成員,更多是初次上陣的新夥伴。遊戲同時保留了祖傳的抽卡機制,技能設計方面注重陣容搭配和戰術變化,給玩家預留了策劃與操作的空間,也注重角色和劇情的打磨。這樣的「老二次元」行徑,讓玩家樂開了花。主打的就是一個門檻低,是「可以看的番劇」。
多家圍剿,米哈游還能坐穩二次元「擂王」麼?
在二次元市場被一眾新老玩家覬覦的當下,擂主米哈游也面臨著自己的內憂外患。
其一,二次元遊戲與玩家聯繫緊密,這也形成了雙刃劍。一方面,強依賴性形成自家遊戲產品乃至公司的群體擁簇,如米哈游的「米衛兵」、鷹角的「舟衛兵」、疊紙的「疊解」等等。另一方面,這樣的強相關性與高度情感依賴,稍有不慎也會引發「塌房」事件——此前《崩壞》系列海外伺服器兔女郎事件,就引發了玩家線下過激行為社會案件;《戀於製作人》也上演過紙片人撕番、宣傳廣告價值觀爭議等等。
其二,具備深厚二次元基因的並不只米哈游一家,包括鷹角、疊紙、莉莉絲在內的上海四小龍皆有著深厚的二次元基因。另外今年拿到版號的人氣二次元產品也不在少數,如《少女前線2:追放》《閃耀!優俊少女》《重返未來:1999》等等。再如大廠騰訊系發行的二次元產品還有今年拿到國內版號的漫改作《七人傳奇:光與暗之戰》、沿用《古劍奇譚》的角色和部分設定的國風二次元遊戲《白荊迴廊》。
不過目前來看,不少二次元產品已經在海外發行了一段時間,拿到版號後即將首次在國內公測。如騰訊從美術卷到音樂製作的《白夜極光》在國內已經定檔6月13號,在日本已經坐擁穩定受眾。已經在海外得到市場驗證的產品,在受眾基礎與宣發渠道都更具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和大部分的遊戲大廠不同,以米哈游為代表的中生代遊戲公司的立項模式是「由上至下」的,創始人和核心高管是新項目的主要驅動方向。正因於此,基於對市場前端的把控與玩家視角對內容的審美,讓掀起圈層文化的二次元遊戲品類更容易誕生於中小遊戲公司及團隊。
不久前,米哈游還試圖用《原神》切入電競賽道,為內置卡牌玩法七聖召喚推出「全民賽事體系」,舉辦官方性質的百人規模線下比賽。建立起一套完整、長期的賽事體系。
隨著版號的發放,二次元賽道的激烈競爭終於來到了國內,新老玩家們唯一能夠達成共識的是,前進只意味著沒有後退,隨著AIGC的突破式進程,行業期待著,誰會成為下一個攻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