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芯聯集成發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單季度營收16.68億元,同比增長27.16%;毛利率轉正達6.16%,同比提高14.42個百分點。
受第三季度良好業績帶動,芯聯集成前三季度累計營業收入達45.47億元,同比增長18.68%;歸母凈利潤-6.84億元,同比減虧6.77億元,虧損幅度下降49.73%;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16.60億元,同比增加7.98億元,同比增長92.65%。
功率模塊收入強勁增長
第四季度有望繼續提升
受益於新能源車及消費市場的回暖,公司第三季度產能利用率穩健提升,規模效應逐漸顯現,帶動營業收入快速上升。其中,新能源車業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接近30%,消費領域收入同比增長接近90%。
目前,公司相關技術產品已獲得比亞迪、小鵬、蔚來、理想、廣汽埃安等多家知名整車廠定點採購,且成功打入歐洲等海外市場,獲得歐洲知名車企以及多家海外Tier1批量導入。根據NE時代發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乘用車功率模塊裝機量,芯聯集成功率模塊裝機量已超91萬套,同比增速超5倍。
基於公司主要客戶9月份-10月份密集新車上市催化,以及以舊換新政策支持下的汽車整體消費景氣提升,預計公司第四季度相關收入有望繼續提升。
在新能源車之外,公司也在全面深化布局消費和工控領域,打造新的業績增長引擎:芯聯集成傳感器和鋰電池保護晶片已經占據市場和技術領先位置,出貨量和市場份額均獲得新一輪增長;智能功率IPM模塊平檯布局逐漸完善,各大家電終端開始上量;高壓模擬IC針對不同應用推出多個平台,產品導入持續增加,客戶覆蓋率進一步擴大。
未來,功率器件市場將繼續呈現高端產能緊張、低端產能過剩的局面。特別是在技術和可靠性要求較高的車載和新能源產業方面,功率器件供應開始提前出現集中化趨勢。作為頭部企業,芯聯集成在享受產業集中化帶來紅利的同時,也將和整個中國新能源產業共同成長,努力成為中國功率器件市場的領導者。
模擬IC成長迅猛
「內生+併購」打造第三增長曲線
公司以高壓、大功率BCD工藝為主的模擬IC方向的第三增長曲線,也在第三季度實現快速增長。得益於大量客戶的導入和技術平台的相繼量產,芯聯集成12英寸模擬IC業務進一步釋放增長動能,在第三季度取得突破式發展。
半導體產業具備極強的周期性,與其要求市場的長期穩定,不如筆鋒向內,主動擘畫確定性增長的藍圖。
從開始的IGBT、MOSFET矽基8寸線,到SiC MOSFET晶片及模組產線組成的第二增長曲線,再到以高壓、大功率BCD工藝為主的模擬IC方向的第三增長曲線,芯聯集成每年進入到一個新領域,且每進入到一個新領域,都用2-3年時間做到國際上該領域主流產品的技術水平。
在BCD領域,之前國內基本只能提供普通工藝,在車規級和工業級大電流高電壓BCD方向,仍存在技術要求高、應用門檻高、國產替代比例較低的情況。
緊跟行業國際趨勢,芯聯集成積極布局12英寸晶圓產線。今年公司的12英寸晶圓產能已顯著提升至每月3萬片,產線利用率大幅度提升,接近滿載。
前沿領域的不斷突破,離不開公司一直保持的高強度研發投入。公司對於前沿技術領域的投入,已經開始結出創新發展的「碩果」。前三季度,公司模擬IC產品已成功覆蓋60%以上的主流設計公司。
發展是硬道理。在積極拓展新市場之外,合理的併購也能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9月初,芯聯集成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通過了收購控股子公司芯聯越州剩餘72.33%股權的重組草案決議。收購完成後,將更有利於公司發展SiC、VCSEL(GaAs)和高壓模擬IC等前沿技術領域,增強公司面向未來的高端產能競爭力。
10月24日晚,芯聯集成斬獲2024「金輯獎」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殊榮。背後支撐這一榮譽的,是公司的技術產品覆蓋超過70%的汽車晶片種類,車規產品已用於國內90%的新能源汽車。
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終端公司正躋身全球市場第一梯隊,這給予了包括芯聯集成在內的上游半導體公司更大的成長和發展機會。
信息化浪潮中,數字電路大發展催生了intel、台積電;新能源與智能化給模擬類晶片帶來廣闊空間,理當有執牛耳者勇立潮頭,芯聯集成正走出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路線,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值得期待。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