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開車和不開車的人,有什麼區別

2022-05-19     備胎說車

原標題:經常開車和不開車的人,有什麼區別

不開車其實也分2種情況,一種是沒考過駕照,連教練車都沒摸過的;還有一種是只摸過教練車,其他車沒開過的,俗稱「本本族」。

有點像是做菜,一種只會吃,不會燒。

還有種雖然是也不會燒,但是網上看了不少的美食博主的視頻,經常看,理論知識多少還是有一點的,紅燒肉的各種不同做法說不定比一些小飯館的師傅還要清楚了。

從交通參與者的角度來說

  • 不開車的人不了解交規,容易違法

先來講講沒考過駕照、沒開過車的朋友和經常開車的人有什麼區別。

沒考過駕照的朋友平常出門主要就是走路或者騎個非機動車,這類交通參與者對交規的了解往往不是很全面的或者說是充分的。

謝衛等人在期刊《電動自行車》上發了篇論文,《電動自行車駕駛行為調查研究——基於不同交通參與者的視角》,裡面說。

它做問卷調查發現:部分電瓶車使用者並不認為逆行、違法占道行駛、違反交通信號燈行駛是危險行為。

在對法規了解程度調查當中,只有3.73%的人十分了解法規;48.6%,差不多快一半了,僅了解一點點法規。

也就是說:很多電瓶車、自行車之類的交通參與者不是說知法犯法,故意為之,更多是真的不知道。

「逆行也扣分?違法占道行駛?我哪裡違法占道了?」都不覺得他是錯的。

  • 不開車的人不知道如何和別人交流

而且不是說知道交規就一定安全了,路上和別的車輛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學過車子的朋友,教練不是都反覆提醒的嗎?變道要看後視鏡,轉向燈不能忘記掉打,其實自行車、電瓶車也是一個道理的,變道也是要關注後面的車子的。

所以,這裡也是建議:即使不打算開車的各位朋友,基礎交規學一下,對保命很有好處的。

像是手機上考駕照的APP刷一下做做也是可以的,有些朋友有可能想要再厲害點,你說花1、2000考個摩托車駕照,也不是說不行,看城市、看政策。

現在不少的超標的電動車其實會被定義成摩托車的,倒不是說我推薦你去學習,而是說不學習的話,直接就無證駕駛了,必須要學了。

還有,像騎車要戴頭盔,不光是為了安全,不戴頭盔也會被處罰嘛。

如果說家裡有騎電瓶車的長輩,你不妨分享給他們看一下,很多想當然以為沒問題的事情,有可能會有交通事故風險。

從開車角度來說

  • 不開車的人不會預判危險

接下來再來說考過駕照的「本本族」和經常開車的人有什麼不同。

這類朋友平常走路或者騎個非機動車,參與交通的時候,安全意識會比沒考過駕照的朋友是好一點的。

但如果不開車的「本本族」偶爾上路,和經常開車的老司機區別還是明顯的。

西南交通大學的唐智慧有篇博士論文,《新老駕駛員危險感知差異性研究》,裡面做了個實驗。

發現駕齡超過10年的老司機危險感知能力更強,是駕齡較短的新司機2倍以上。

危險感知能力文字上面的描述是這樣的:駕駛員對交通場景中客觀存在危險的認知與評價,包括對顯性危險場景的感知和對潛在(隱性)危險場景的感知。

普通話說說的話就是:經常開車的人是曉得的,哪些地方容易躥出來個電瓶車,哪些地方經常就是人家不打方向,直接一把會過來的,都提前準備好了,對吧?

如果說是「本本族」上路開車,就不一定能夠預判的到這些東西了。

比如說:過個紅綠燈,雖然的確是綠燈,但很多經驗老道的朋友過斑馬線之前,還是會適當降低車速的,就怕有這種闖紅燈的電瓶車或者是行人。

十字路口也是這樣,光看到綠燈的時候還是要左右看。

  • 不開車的人更容易累

除了危險感知之外,平時不太開車的「本本族」開車有可能還更容易疲勞。

遼寧師範大學的竇廣波有篇博士論文,《駕駛員被動疲勞的行為分析與測量》,裡面有個研究。

發現平均年齡40歲以上,平均駕齡20年以上,平均每周駕駛時間超過40h,平均總駕駛里程達到百萬公里以上的資深長途客運駕駛員。

在完成一天的駕駛任務之後,主觀上並沒有認為自己已經疲勞,老司機,很熟練,沒問題,經驗豐富技巧好,對不對?

剛才說的一大堆稍微把它歸總一下的話,基本上就是相當豐富的駕駛疲勞應對策略和心理補償能力。

不好理解不要緊,你就想:一條道路比較好的,開起來很舒服的這種地方,老師傅就不會那麼地緊張,方向盤也不會兩隻手都抓住的。

有時候就手交換一下還活動活動,或者脖子擰一擰,或者怎麼樣,放鬆放鬆,就消耗不太大。

而平時不太開車的新手朋友哪能知道這個路更安全、更放鬆,那個路需要很緊張。全神貫注,時時刻刻、每分每秒都很緊張,都很認真,極其專注,當然也就更容易累了。

就好像:繃在那邊這樣就很累,像拳擊選手一樣這麼跳著跳著的,相對就更放鬆。

基本交規、安全意識等方面有大區別

所以,總得來講,駕照沒考過的朋友基本的交規、安全意識上和經常開車的有比較大的區別,和生活範圍和了解程度是有關係。

如果已經考了駕照,但路上沒怎麼開過的「本本族」,在危險感知、抗疲勞能力上和經常開車的人,還是存在明顯區別的。

為什麼很多人開車油門經常一踩一松

有些不太開車的新手朋友第一次上路的時候,油門經常是踩一踩松一松、踩一踩松一松。

有些老司機就說了:「哎呀,你一看就是新手,哪是這麼開的?

還有些老司機說:「對對對,就這麼開,你開熟練了還能省油。」

我去查了下資料,好像說的都是有道理的,我們平時到底怎麼開車?

還有平時不是要坐網約車?有些老司機說:「哦!這台車,我要不換台吧?這個司機好像水平不太好的。」他們是怎麼看出來呢?

問題、資料、案例都給大家找好了。

  • 關鍵詞:開車

想知道這些很簡單,關注微信公眾號「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開車」就可以了。

我這個公眾號,每天會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乾貨,文字、音頻、視頻都可以挑自己喜歡的,「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 謝衛,燕令葭,齊澤龍.電動自行車駕駛行為調查研究——基於不同交通參與者的視角[J].電動自行車,2018.

[2] 唐智慧.新老駕駛員危險感知差異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3] 竇廣波.駕駛員被動疲勞的行為分析與測量[D].遼寧師範大學,201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04a3097e80aaf7ddb148932a490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