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向朝鮮發動戰爭,是滿足病態征服欲還是為了貿易利益?

2019-06-08     讀懂本星球

朝鮮語中,「狗肉」一詞,是直接使用的日本人名「小西」。

這顯然是個侮辱性的表達方式。

至於原因,則是公元16世紀末期,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其將領小西行長在朝鮮燒殺搶掠,朝鮮人民為了表示憎恨,將「小西」稱為「狗肉」。

日本將領小西行長不僅在朝鮮燒殺搶掠,甚至給予了後來援朝的明軍一定的打擊

這朝鮮壬辰戰爭。由於這場戰爭日本最後失敗,歷來被人詬病頗多,甚至認為,豐臣家族日後的衰落,也與此有著莫大的關係,畢竟這場戰爭導致了豐臣家族實力大損,也是不爭的事實。

那麼,一向以「精明強幹」著稱的豐臣秀吉,為什麼要發動這場戰爭?


(一)表面上的統一

當時豐臣秀吉貴為「關白」(類似於中國的宰相),在那個天皇沒有實權的年代裡,秀吉就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

但是這種統治與中國古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一樣,豐臣秀吉對整個日本,並沒有實現真正有效的管理。

這種情況與日本的地形有著莫大的關係。日本國土約75%都屬於山地、丘陵地帶,小規模的山間盆地及平原極其分散。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像日本這樣多山的國家,統治者要向地方及時傳達政令,無疑是很困難的。

多山的地形容易使日本形成割據

但是這樣的地形卻是割據勢力滋生的「沃土」。從日本鎌倉幕府開始,日本中央對地方就處於一種很鬆散類似於「結盟」的統治。

到了室町幕府後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地方實力越來越大,甚至可以打破這種鬆散的「盟約」,這也標誌著地方勢力開始登上政治舞台,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戰國」。

日本戰國時代,決定政治話語權的已經不是中央,而成了地方諸侯

因為日本局面混亂,各大名(諸侯)為了擴張力量,絲毫不把從公元11世紀末期開始,就擁有實際統治權的幕府將軍放在眼裡,所以之前僵化的社會秩序在此時也得到了打破,像豐臣秀吉這樣的農民出身,同樣可以受到大名賞識。

賞識他的人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織田信長。秀吉在織田家屢立戰功,他的地位也開始逐漸提高。後來織田信長被手下殺死,秀吉又借著為信長報仇的名義,獲得了織田家的好評和擁戴。

其實豐臣秀吉的崛起,與主公織田信長有著極大的關係。一開始的織田信長只是日本中部尾張國的小諸侯,但是他善於招攬人才,建立了職業軍隊,發展海上貿易,利用「幫助將軍振興幕府」的名義,逐漸在戰國獲得一席之地,在他死前,日本一共六十六分國,織田家就占了三分之一。

所以,繼承信長豐厚的家底,秀吉統一日本的道路並不是很漫長。從1583年擊敗柴田勝家,徹底取代織田家,到1589年消滅北條家,僅僅用了6年,

能在短短六年時間統一日本,除了擁有織田信長打下的良好基礎外,豐臣秀吉的「統而不武」也是很大的原因。豐臣秀吉雖然比其他諸侯強大,但是並沒有挨個滅亡他們的實力,所以在統一過程中,更多的都是利用外交手段迫使諸侯投降。

小牧長久手之戰,秀吉雖然戰敗但通過外交壓力讓德川臣服。現在日本以動漫的形式講述此戰

只有個別諸侯,秀吉才會出兵攻打,就比如之前提到的北條家。就算是征討北條家,其中有個很大的目的就是通過強大的兵力,壓迫日本東北地區諸侯伊達政宗投降。

此前的鎌倉幕府、室町幕府的統治,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鬆散的「聯盟」。但好歹統治初期,地方勢力還是由衷地願意效忠中央。畢竟這些地方勢力,之前可能是統治者的部下;或者地方勢力在改朝換代的時候,被統治者削弱過。

可是豐臣政權從一開始,各地諸侯就暗藏鬼胎,像德川家康這樣實力強大的諸侯,根本不甘心居於秀吉之下。再加上豐臣政權統一之路上各諸侯也沒有特別大的損失,如果諸侯有反心,豐臣秀吉的統治,其實是極其危險的。

南征北戰的豐臣秀吉


(二)尷尬的國情

當然了,豐臣秀吉也深知自己的處境,其實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通過分封自己的親信或者子弟,以便增加自己的實力遏制諸侯,這個辦法在後來的德川幕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當時的德川幕府的建立,是在秀吉死後,忠於德川的諸侯在關原之戰打敗了忠於豐臣的諸侯才換來的。這場波及日本的大混戰,相當於一次政治的大洗牌,放眼天下,只剩下了德川家康一家獨大。

德川幕府自己擁有大量的領土和絕對的強權

可是如今的豐臣政權,由於大部分諸侯領土都沒有發生變化。秀吉也沒有足夠的實力讓他們徹底臣服。在這樣的情況下,海外擴張似乎成了唯一可以增加豐臣政權領土,從而強化秀吉統治的途徑。

同時,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外向型的經濟導致他們熱衷於海上貿易。就比如曾在東南指揮倭寇掠奪的海盜汪直,就一直與日本進行著走私貿易。那時候日本很大一部分的火槍,就是從汪直那裡買走的。

海盜汪直,曾在日本九州的一塊地方建立自己的國家。這是中國影視劇中汪直的形象

雖然中日雙方民間貿易流暢,可是明朝多次實施海禁。在與中國商人走私獲得大量好處後,日本渴望著與明朝進行全方面的官方貿易。

戰爭中途,明朝和豐臣秀吉曾議和。在議和中,豐臣秀吉提出重開對明朝的貿易。豐臣秀吉的確急需與明朝這樣的大國進行自由貿易。

這樣,豐臣秀吉就能從中掌握商品壟斷權,獲得穩定且高額的利潤,從而增強自己的實力,以便對各諸侯實施壓制。當明朝不同意與日本貿易的情況下,戰爭似乎是最有用的談判砝碼。

也許是巧合,16世紀末期在世界的另一端,西方國家正也處於「殖民戰爭」的浪潮中。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在新航路開闢後,為了爭奪廣闊的市場和原材料,打得也是你死我活。的確,戰爭拼的就是經濟實力,而經濟問題,也往往是戰爭發起的原因之一。

甚至從秀吉的預想來看,他占領中國後自己的居城設在寧波,因為這裡屬於沿海城市,方便管理貿易方面的事務。

至於為什麼不是在明朝首都北京?按照秀吉的構想,他準備把天皇安排在北京養著,自己則在寧波調撥著來自東亞的商船,而且寧波沿海,方便秀吉控制日本本土。

儘管從政治、經濟方面都看得出豐臣政權極其迫切地準備擴張,但是難道飽受戰爭之苦的老百姓也願意嗎?豐臣秀吉不怕激起民變嗎?

雖然之前說豐臣秀吉統一之路特別順利,但是依然也打了很多硬仗。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失去領主的武士,變成了浪人。

浪人在亂世可以從事打仗暗殺等行業,但是在太平年代卻無所事事

在日本,浪人是造成社會不安定的因素。面對國內「一觸即碎」的形勢,豐臣秀吉自然不敢對這些浪人怎麼樣。

或者說,對於這些浪人來說,只有在戰爭年代,他們才能通過參與武裝集團吃上飯。和平年代的浪人真的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路子。秀吉很聰明地抓到了這一點,面對浪人的渴望戰爭的呼聲,決定給予他們大顯身手的機會,對海外出兵。

當然,除了本國矛盾需要轉移,日本的外向型經濟,諸侯多國土少的尷尬國情,對中朝兩國國情的預判也是豐臣秀吉出兵的另一原因。

首先是朝鮮,從14世紀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到日軍入侵,整個半島幾乎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再加上朝鮮是明朝的藩屬國,在「武事」上自然沒有費太多心思,這也導致了朝鮮軍備鬆弛。

的確,在戰爭爆發後,豐臣秀吉的軍隊在韓戰勢如破竹,朝鮮國王甚至一路向北跑到中國,甚至對明朝萬曆皇帝說了「與其死於賊手,毋寧死於父母之國!」這樣的話。

在戰爭的前期,日軍的確實現了占領朝鮮的目標

但是對明朝,日本則下錯了菜碟。

秀吉對於明朝的認識,大多是從倭寇那裡傳來的。他們認為明朝內部腐敗無能,軍隊戰鬥力低下,如果日軍入侵,明朝一定會投降。但是倭寇的信息也未必客觀,有很多吹噓的成分在裡面。

畢竟倭寇在中國東南橫行霸道,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強,而是因為倭寇屬於流動作戰,一直沒有釀成能夠威脅明朝統治的大亂,所以也沒有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視。但是一旦重視起來,這些倭寇並不是明軍的對手。

在戚繼光的打擊下,很快倭寇之亂就被平定

當然了,此時的明朝已經進入後期,的確如同倭寇所言,政治腐敗,矛盾激烈。但是豐臣秀吉生活的日本,中央權力衰落,他自然無法明白擁有中央集權的明朝能集結的戰爭機器有多麼的強大。


(三)卑微的心魔

如果說1592年豐臣秀吉出兵,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實力,壓制其他諸侯,那麼在長達8年戰事愈演愈慘的情況下,支持他的,就是秀吉渴望證明自己的內心。

雖然日本戰國時代,天下大亂,曾經的社會秩序被打破,人們尚可接受豐臣秀吉卑微的出身。但是到了太平年間,社會秩序恢復原狀,秀吉出身卑微的問題,再次成為他政治上的絆腳石。

從古代日本第一個幕府鎌倉幕府開始,天皇沒有了實權,權力就落在了幕府將軍的身上。儘管到了戰國,將軍無法控制地方諸侯,但是依然有人想藉助將軍的威信,號令天下。

豐臣秀吉也不例外,他曾經向室町幕府的最後一任將軍足利義昭請求,希望做他的養子,繼承將軍的職位。

對於秀吉來說,繼承了將軍,就相當於成了全日本武士的領袖。但是足利義昭拒絕了秀吉的想法,一定程度就是嫌棄他低微的出身

在這方面碰釘子後,豐臣秀吉決定把目標放在公卿大臣身上,又編出了自己的母親曾經是天皇乳母這樣的謠言,在公卿的幫助下,公元1585年秀吉終於當上了關白。

豐臣秀吉出任關白,這是現在日本動漫版歷史書封面的豐臣秀吉形象

可是質疑秀吉的聲音,從來沒有消失過。秀吉也深知要想獲得人們的尊重,必須得做出比統一日本還要偉大的事情。如果能把日本人一直以來比較敬畏的中國占領,那質疑自己的聲音自然會不攻而散。

除了渴望證明自己之外,豐臣秀吉還有一種「賭徒心理」。其實農民出身的他,文化知識並沒有多少。之所以秀吉可以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運氣也是占著一定因素的。

比如在他與織田家大將柴田勝家交戰時,要不是柴田家有人投降秀吉,那麼戰爭的勝負其實是未知的。

秀吉通過諸如此類的運氣,竟然從一介平民變成了日本的統治者。

只不過,之前做將領的時候,他賭的是自己;現在,他賭的是國運。

豐臣秀吉的賭徒心理

在萬曆朝鮮戰爭失敗的同時,豐臣秀吉也因病去世。在他死之後,他的豐臣政權更加搖搖欲墜。1615年德川家康攻破豐臣家的主城大阪,歷史也進入了江戶時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ysrmwBvvf6VcSZbP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