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歡迎轉載分享)」
為人父母的那一刻起,對孩子就會產生「保護」天性,一切都要以寶寶為重,尤其是當牽扯到寶寶的「生理缺陷」時,家長們往往無法做到理智思考,以至於在過激情緒的干擾下常常犯錯。
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孕檢中的四維彩超,這個項目就經常被人吐槽,倒不是它收費昂貴,不合理,而是它的成像技術讓人無語。
朋友小陳最近剛晉升寶爸,可這些天的日子卻不好過,不僅要幫媳婦帶孩子,還要面對媳婦的怒罵斥責,甚至晚上睡覺只能在沙發上「湊合」,老婆之所以不待見自己,是因為幾個月前醫院四維檢查時埋下的「雷」,在寶寶出生後「炸」了。
小陳妻子在懷孕5個多月的時候,去醫院做四維彩超,夫妻倆本想著四維彩超是第一次目睹寶寶真實樣貌的機會,要好好看看寶寶長得更像誰。
在小陳心底,由衷希望孩子長得像媽媽,因為小陳的媳婦確實五官很俊秀,尤其是鼻子又高又挺,經常會被人誤認為混血基因。
可當四維結果出爐後,看著胎寶寶的「彩超照」,小陳卻皺了眉:照片里胎兒的樣貌看著很一般,尤其鼻子好似塌陷一般,不隨媽媽也不隨爸爸。
看到這種結果,小陳顯然無法接受,在他看來孩子的鼻子雖說是隱形基因遺傳,可自己的鼻子也很挺,媳婦的也很挺,總不至於是「鼻樑塌陷」,於是乎,小陳開始產生了種種懷疑:
為此,他甚至當初跟老婆吵了好幾次,可媳婦死活不承認,責怪小陳是得了「失心瘋」,孕後期的情緒也被小陳的種種指責所影響。
不過好在寶寶順利出生,可誰都沒想到的是,孩子出生之後和之前四維彩超照中的小胎兒截然不同,很明顯是隨了媽媽的高鼻樑。
見到了孩子的廬山真面目,原本質疑聲滿滿的小陳被打臉了,連忙和媳婦道歉,額被冤枉了這麼久,媳婦怎可輕易放過他,於是乎就有了種種懲戒,小陳也是後悔萬分,責怪四維彩超技術不先進,害得自己如今備受煎熬。
很多寶媽都反映過,她們說四維彩超的成像結果與現實存在很大區別,它就像是「美圖秀秀」的「負面版本」,專門把胎兒往丑里拍。
四維彩超技術,是利用超聲波的反射效應,搭配專業的數據轉變軟體,實時獲取胎兒三維圖像的技術。
與三維超聲技術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多了一個時間軸,也就是說,最終檢查結果是以錄像的形式呈現的,而並非三維超聲技術的圖片。
孕媽之所以要做四維彩超,目的在於監測胎兒面部、心臟、四肢等全身發育情況,還可以分析羊水的數量以及質量,以便發現有異常後及時採取措施治療。四維彩超的目的是排畸,檢查寶寶的發育情況,不是讓大家看寶寶長得啥模樣,很多媽媽都搞混了。
03為啥「四維照」和「真實胎」會有很大差異?
1)發育變化
四維彩超孕檢項目通常在22-26周之間進行也就是5-6個月之間,此時距胎兒娩出,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
要知道胎兒的猛漲期並非在孕中期,而是孕七月才開始猛漲,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營養物質的大量供給,胎兒面部長相出現變化很正常。好比「女大十八變」的道理,時間才是最神奇的「整容技術」。
2)技術問題
儘管四維彩超技術號稱是世界上目前最先進的彩色超聲成像技術,但行內人都知道,其效果並沒有吹噓的那麼誇張。
不論是顏色、輪廓塑形以及圖像穩定性,它都存在不小問題,我們只能說,與過去的技術相比,它無疑是非常先進的,但是離完美還有不小的距離。
既然技術尚且存在缺陷,那檢查結果出現偏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家千萬不要簡單地將四維彩超結果當成現實,二者不能劃等號。
3)觀察角度問題
本來因為技術問題,成像就不清晰,要是再遇上孩子姿勢不對,家長觀察角度不合理等,大家自然會覺得胎兒很醜。
此外,心理因素也很重要,部分家長總是擔心孩子長得丑,心態上先入為主,在觀察時總是不自覺地將寶寶的缺點放大,結果就越看越丑,所以說別再讓四維彩超背了「黑鍋」,沒準是自己心理作祟。
寶媽們,你家寶寶的四維照拍的好看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