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歷史叫前面做後面學,前世人所做之事總被後世之人跟著學了起來。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榜樣」的力量,但後面的人卻一直在學,好的和壞的一起學,甚至學壞的超過了學好的。
1912年2月12日,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同時也是自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夏曆),頒布退位詔書,作統治之最後結束。當時,由於溥儀年僅6歲,無行為能力,因此由隆裕皇太后(孝定景皇后)宣布退位。隨後這個女人難以釋懷,鬱鬱寡歡,暗自哭泣了很長時間,最終染病而去。
袁世凱為這事兒也哭過,當時,隆裕太后還沒有看完退位詔書已是淚如雨下,宣布的時候,清帝(溥儀)立清後(隆裕)懷中,隆裕大哭,溥儀跟著哭,「袁世凱君及各國務大臣亦同聲一哭」。
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就此滾滾而去,如同當年為它哭過的那些人的眼淚,再也找不到了,但曾經同哭過的袁世凱卻不一樣。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復辟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並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民國5年(1916年)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此後,據說袁世凱還曾想娶隆裕太后為妻妾或當皇后、做妃子,雖以隆裕太后年齡偏大沒能變成現實而告終,但這卻和他當皇帝一起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污點。
丟開歷史的因素,這件事仿佛是在告訴某些人這樣一個道理——當皇帝很好啊,要不袁世凱為什麼還要在那麼不合時宜的境況之下去當皇帝呢?時間流逝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又有一個想當皇帝的人冒了出來。這個人叫曾應龍,四川省廣安縣人。本來,他就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但也做起了皇帝的夢。
曾應龍的大概情況是這樣的:他老婆最初給他生了兩個女兒,沒生下兒子,為了逃避計劃生育,他外地打工。有一天,沒事兒乾的他在街頭忽然遇到了一個叫馬興算命先生,馬先生對他說:「假龍沉,真龍升;河之南,降太平。」還說這是河裡的一隻娃娃魚唱的,是天意思,河南要出皇帝了,而那個要當皇帝的人就是曾應龍。
從平頭百姓一下子成了「皇帝」,曾應龍信了,這也非常符合他的名字——應龍。儘管眼前只有馬先生一個「大臣」,也沒有什麼百姓,但是他還是信了——在他的心裡,那些在歷史上當過皇帝的人,大約都是像他這樣當上皇帝的——弄句神秘的「預言」,然後,讓算命先生擺弄擺弄就成功了。為什麼呢?一切都是老天的安排,老天已經把他安排成了一個「皇帝」。
當然了,皇帝也得幹些事情,最起碼龍椅放在那兒自己要親自去坐,這種事兒不能讓別人給代替。所以,曾應龍開始以皇帝的身份籠絡人才,只要是個人的,他都要,招收了好幾個文盲,開始自己的行動。
大澤鄉起義知道吧?陳勝吳廣知道吧?起義的時候,吳廣用硃砂在一塊白綢子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塞進別人用網捕來的魚肚子裡。戍卒買魚回來煮著吃,發現了魚肚中的帛書,覺得很奇怪。陳勝又暗中派吳廣到駐地附近一草木叢生的古廟裡,在夜裡點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聲音叫喊道:「大楚興,陳勝王。」戍卒們在深更半夜聽到這種鳴叫聲,都覺得陳勝為王是天意思,是上天的安排。
馬先生如法炮製了這一歷史典故:有天晚上,他獨自「找」那條唱出「天意」的娃娃魚,在娃娃魚的嘴裡塞進了黃綾,黃綾上寫著他說的那句話:假龍沉,真龍升;河之南,降太平。隨後,他又在娃娃魚的肚皮上寫了「大有」二字。天亮的時候,他提著死了的娃娃魚,在被籠絡來的那些「人才」面前大肆渲染,聲稱他們建立「大有國」的時機到了,老天已經同意了,並領著那幫人朝天叩拜,接出了他們的「真龍天子」曾應龍。
此時的曾應龍於河南新鄉扮演著「超生游擊隊」的角色,在馬先生他們的山呼萬歲聲里,他稱帝了,封老婆為皇后,封馬先生為太尉,又封了一位不知名的丞相,發布了「大有國」的第一項「國策」:有地大家種,有錢大家花,娃兒隨便生。曾應龍還以皇帝的名義號召大臣們的老婆使勁生、拚命生,只要能生下十個娃,就可以被封為「誥命夫人」。這件事在「大有國」來一說可謂大快人心,雖然他們沒有什麼人,但依然是大快人心。
皇帝有了,皇后有了,大臣也有了,國策有了,國民雖然還沒有,但終會有的,應該不是問題。問題是:皇帝得有個皇宮,得有塊像樣的地盤,還得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哪裡去弄這些呢?「大有國」的皇帝與大臣們一齊開動腦筋,並最終商議制定了這一「決策」——攻占縣城最大的醫院,拿下醫院,什麼也都有了!
行動不能遲緩,說干就干。「大有國」上下齊動員,皇帝大臣一齊上,趁著夜色拿下了醫院。這大約是1985年的事情。「大有國」40多個人來攻,醫院沒什麼防備,很快就被「占領」了。為慶祝這一勝利,「大有國」先是將醫院所有的避孕藥品燒毀,隨後在熊熊大火中將男醫生以及醫院所有的男人全都「驅逐」了出去,把護士以及所有的女人們都留了下來,準備一個個地封她們為妃,為「大有國」的皇帝傳宗接代,生齣兒子。同時,若有富裕可為大有國生產子民。
很快,「大有國」的行動被警方發現了,醫院被包圍了。「大有國」的皇帝曾應龍誓死不降,「大有國」的太尉和丞相負隅頑抗,因為沒有國民,一個個舞著大刀片子,開始「護妃行動」,決不讓那些為「大有國」延續香火的妃子們在「戰爭」中死去。因所有的「妃子」都要逃走,「大有國」的馬太尉竟然將兩名妃子斬首。
一場鬧劇就這樣結束了,警方很快拿下了「大有國」的皇帝和所有大臣,「大有國」滅亡了。曾應龍因愚昧無知故意殺人被判無期,馬興因故意殺人被判死刑。但是,曾應龍的皇帝夢並沒有因此而覺醒,最初在監獄裡也沒有覺醒,繼續給他的「獄友」們封官,都是一二品的大員。
據說,有記者曾經採訪過曾應龍,當時,他仍然以「朕」自稱,而監獄的領導找他談話,他也叫他們「愛卿」。為了把他的這個夢喚醒,監獄的領導下了不少功夫,最終還是讓他悔改了,甚至在高牆內報考了函授大學。
今天,評價這件事,很多人也許會用「痴心妄想」、「匪夷所思」等等字眼,但實際民間的那句俗語可以將這說得更好——沒文化,真可怕。所以,文化的問題很重要,人們需要從各個方面修煉自己的內功,還要丟棄一些不好的,而不是走過深遠幽暗的歲月,依然沒有提升自我的素質。1985年,中國漫長的封建帝制結束已經有些年頭了,但曾應龍還一心當皇帝,直到監獄中才有所悔悟,這不應僅是一個鬧劇,當然應有值得總結的東西。(文|路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zL7-eG4BMH2_cNUgzk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