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索尼公布了更多關於次世代 PS 主機的新細節,甚至「PlayStation 5」這個名稱也終於不只是個臨時代號了。新公布的信息包括:PS5 預定將在 2020 年末正式發售;新手柄將支持更逼真的觸控反饋與自適應扳機鍵;新光碟機升級為 4K 藍光的播放性能,可以讀取 100 G 容量的光碟 …… 以及其他零散的細節。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了 PS5 的不少信息,但還有許多至關重要的問題沒能得到解答。為了探究這些疑惑,我們從評論區選取了一些常見問題,基於已知信息以及 IGN 的業內經驗,努力做出一些合理推測。
疑問一:PS5 的價格是多少?
價格顯然是許多人考慮購買一台新主機的決定性因素。對於剛發售的次世代主機來說,價格甚至是成敗的關鍵,不僅決定了多少粉絲會首發入手,還會影響新主機接下來的銷量勢頭。
不幸的是,我們對於 PS5 的價格可以說一無所知。雖然按索尼的首席系統架構師 Mark Cerny 今年初的說法,PS5 的價格將會「對玩家非常有吸引力,尤其是考慮到它的高性能」。當然,這 …… 相當於沒說。
不過,回顧 PS 主機的歷史,我們或許能有些靈感。
對索尼來說,主機首發定價一直是他們的痛點。2006 年,PS3 普通版的定價是 4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3571 元),而擴容版則是 5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4279 元),這讓它在當時的主機競爭中失去人心,被列為次選。此後 PS3 的銷量一蹶不振,直到生命周期的末尾才略有恢復。
等到 2013 年 E3,微軟先公布了新主機 Xbox One 的首發定價為 499 美元,而索尼緊隨其後,宣布 PS4 的價格為 3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2850 元),相對便宜的定價讓它贏得了不少青睞。幾年後,性能升級版的 PS4 Pro 發售時,依舊與之前的首發價格持平。
因此,我們猜測索尼打算繼續後發制人,它和微軟都在耐心等著對手亮出自己的價格底牌。考慮到 SSD 高速加載、支持光線追蹤、8K 畫質、及其他強大性能,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能意義不大(也未必有帶得起的超高清顯示屏),我期望的價格區間是 399 至 499 美元之間。
不過對於 Cerny 的言論,我還是傾向於理解為「性能更高,價格也相應更貴」,但假若索尼真的期望 PS5 能走進尋常百姓家,那麼 399 美元足以讓人非常心動。一般來說,新主機在首發時往往會採取薄利多銷的策略,如果索尼希望儘可能加快 PS5 的市場占有率,也許他們確實會選擇讓利,讓新主機的制霸之路走得更長遠。
疑問二:PS5 的具體發售日期?
在索尼與 Wired 的採訪中,使用了「2020 年假期(Holiday 2020)」來描述 PS5 的發售時間,相當於一種很隨意的口語表達,指 2020 年的第四季度(10 – 12 月)。雖然具體在哪個月份還不好說,但保險的推測是 11 月份開頭的前幾周。
何出此言?因為 PS3、PS4、Xbox 360、Xbox One 都是在 11 月份發售的。對索尼來說,繼續保持 11 月初的傳統合情合理,趕在聖誕節前(12 月底,地位相當於中國春節)在商店上架更是顯而易見,不過索尼(微軟可能也一樣)理應會在黑色星期五購物節(11 月底)之前就會在商店囤貨了。
而在黑色星期五期間,線上和線下零售商都大力推銷新主機,並在亞馬遜的官網主頁或百思買(Best Buy)的店內陳設擺上嶄新發亮的主機展示,絕對能夠刺激一波購買慾,推向更多人群。
考慮到前幾代的發售傳統,我認為 11 月份登陸 PS5 是很靠譜的推斷,我們可以到時見分曉,或者明年更多消息釋出就能知道具體日期了。
疑問三:PS5 會支持向下兼容嗎?
在今年初,同樣是和 Wired 的採訪,索尼第一次透露了旗下次世代主機的情報,並確認 PS5 將會向下兼容 PS4 遊戲。雖然它並沒有講得很明確,所以是否會有例外也尚不清楚,但那些大作,尤其是 PS4 獨占的遊戲,理應都是能在 PS5 上運行的。
此外,PS5 也會向下兼容 PSVR 軟體以及當前的頭顯硬體,如果你一直在考慮入手 PSVR,那麼可以不用猶豫了,可以用到下一世代!
對於以前世代的遊戲,我倒不指望索尼突然就開放 PlayStation 的遊戲庫,使之支持向下兼容了,尤其是考慮到 PS3 的架構跟如今已是天差地別。不過,我覺得索尼有可能會繼續推進 PlayStation Now 的串流服務,讓你以串流方式去體驗 PS2、PS3 乃至 PS4 的大部分遊戲。
綜上,等到 PS5 正式發售的時候,你有很大機率能繼續使用你的《賽博朋克 2077》光碟,不過 CD Projekt Red 推出一個專用於次世代主機的遊戲版本也是指日可待吧。
【註:根據篝火合作夥伴《Fami 通》對索尼互動娛樂的專訪,PS5 的向下兼容功能仍在開發中,目標是 100% 兼容】
疑問四:哪些遊戲會給 PS5 護航?
讓我們從頭開始梳理,索尼之前已經確認《對馬島之鬼》依然會登陸 PS4,而《最後生還者:第二章》已經有了具體的 PS4 上線日期了。考慮到向下兼容功能,這兩款遊戲在 PS5 上的畫面和遊戲表現肯定會更勝一籌。
話雖如此,在 PS5 生命周期的前幾年,如果它們又後續推出了「PS5 增強版」,也不是件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不論是「支持 8K 畫質」「更高幀數」還是其他錦上添花的功能,再加上一些 DLC 內容,重新發售這兩款遊戲也很有賺頭。之前《最後生還者:重製版》登陸 PS4 平台時,就已經大獲成功,索尼不對旗下幾款標杆性作品重新利用,才真的會令人咋舌,當然這最後也取決於開發和移植的費用會不會太高、值不值得。
至於《殺戮地帶 5》,我覺得希望不大,這個系列已經消失在時間長河裡了。《納克(Knack)》倒還有些長久的生命力。
至於重製大戶 Bluepoint(重製過《神秘海域》、《旺達與巨像》系列)在忙些什麼,我們最近得知,這家公司正在開發他們至今「體量最大」的一款遊戲,專為 PS5 設計。之前人們猜測可能會是《惡魔之魂》或初代《潛龍諜影》的重製,這兩個猜測也挺有理由,但過去幾個世代里,PlayStation 攢下了那麼多精品的獨占遊戲,所以會花落誰家也不確定呢。
疑問五:PS5 手柄有什麼變化?
遺憾的是,IGN 還沒有機會一睹 PS5 新手柄的廬山真面目,按簡介的說法,可能跟 PS4 的 DualShock 手柄差不多,但加了一些花哨的的新功能(不清楚是否支持 3.5 插孔,但 USB Type-C 接口確實會有的)。
至於自適應的扳機鍵,還有更逼真的觸控反饋功能,我們目前也知道索尼透露的那些信息。市面上一些相似的技術(比如 iPhone 和 MacBook 的震動反饋效果)或許能幫我們更了解它們的功能,雖然多大程度上能派上用場也挺讓人憂心的。
基於 Wired 對 PS5 的報告,新的觸控反饋在常規的內置馬達震動效果上有了很大發展,能夠更細膩真實地模擬出遊戲角色身處的狀況。你的角色是在泥漿里舉步維艱,還是在光溜溜的冰面上不住打滑,手柄都能一定程度上帶給你近似的體驗。
說實話,我很懷疑一個普通手柄,能多麼出色地模擬出這種效果,並把它表現得很有趣,而不是淪為一種干擾或分心。手柄震動效果算是主機行業內的標配了,任天堂之前想在 Switch 上嘗試一個「很酷」的 HD 震動功能,但可惜的是,最後只是一個沒什麼用處的噱頭罷了。
至於自適應手柄,開發者倒是可以將它與遊戲中的一些玩法聯繫起來,比如搭弓拉箭時的緊繃感。雖然這聽起來是個挺酷而有趣的主意,但它需要開發者針對 PS5 去做些特定的設計,畢竟不能保證 Xbox One 也有相同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Xbox One 已經有支持震動技術的扳機鍵,為的是模擬一些遊戲內的元素,比如汽車引擎啟動時的震動感。
至於價格,大多 PS4 手柄的建議零售價一般是 60 美元(約合人民幣 428 元),融入新技術之後,價格上漲到 70 美元(約合人民幣 499 元)也不足為奇。不過,跟之前的推測一樣,索尼也可能會走薄利多銷路線,在新主機首發初期爭奪市場占有率。
鑒於 PS4 手柄命名是 DualShock 4,那麼 PS5 手柄可能會是 DualShock 5 吧,如果還能順便提升下電量續航時間,那可就太美了。
疑問六:索尼會推出像 Xbox Game Pass 一樣的遊戲訂閱服務嗎?
我認為索尼會把 PlayStation Now 逐步發展成與 Xbox Game Pass 類似功能的服務。畢竟 PS Now 現在還加入了一些 PS4 大作(雖然遊戲陣容是輪換的),比如《戰神(2018)》,而且還提供了一些不錯的折扣,這或許意味著索尼正試圖吸引更多的 PS Now 訂閱成員。
此外,我還覺得索尼會從微軟的 Xbox Game Pass Ultimate 上得到靈感,把 PS Plus 會員和 PS Now 服務綁在一起銷售。這樣數百萬已經訂閱了 PS Plus 會員、卻從不知道 PS Now 作用的玩家,也能興起嘗試下後者的興趣,甚至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疑問七:PS Plus 會員會同時送 PS5 和 PS4 遊戲嗎?
我期望如此。雖然索尼最近把一些 PS3 和 PSV 遊戲從 PS Plus 享受的免費遊戲陣容中移除掉了。但等到 PS5 上線的時候,為了促進一波訂閱量,可能會加入一些新的刺激點。
畢竟移除一些前世代遊戲,似乎預示著索尼知道現在的玩家更想要什麼,而不是變相圈錢。如果 PS5 上線特惠,每個月送款 PS5 遊戲再加兩款向下兼容的 PS4 遊戲,好像也不是什麼異想天開的事。(啊,為了推廣 PSVR,如果 PSVR 遊戲也能喜加一那可真的太妙了。)
疑問八:會有 PSVR 2.0 嗎?
目前,索尼對 PSVR 的未來可謂守口如瓶,不過繼續支持它的發展疊代理應是板上釘釘的事。畢竟 PS5 都能向下兼容 PSVR 遊戲了,在我看來,這個舉措意味著 PSVR 2.0 可能會隨著 PS5 一起到來。
但話說回來,如果要享受更先進的 VR 體驗,那麼升級版 PSVR 頭顯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其他第三方 VR 設備廠商也在不斷疊代進化的同時。我覺得到 2021 或 2022 年,新 PSVR 頭顯就能新鮮出爐了,取決於索尼第一方生產商的研發水平。
疑問九:關於 PS5 次世代主機,有哪些讓人驚嘆的元素?
在每世代主機的進化中,最吸引顧客,也最讓人驚嘆的,莫過於畫面的躍進。PS2 疊代到 PS3,畫面變成了 HD 解析度。PS3 到 PS4,也達成了一些以假亂真的畫面成就。雖然我覺得 PS5 肯定會有更靚麗的遊戲畫面,但像前幾個世代一樣的「躍進式」突破不太可能,尤其是考慮到 PS4 Pro 已經算是一次中期進化了。
雖然我覺得畫面上的革新應該不太明顯,但其他方面的改進應該是確確實實能感受到的。比如承諾中(希望是真的)更快的加載速度、更穩定的幀數與解析度。更重要的是,更強大的性能將一定程度上接觸遊戲設計的枷鎖,讓開發者去打造出更細節豐富、生動靈巧的世界,而這在以往的性能限制下是無法達到的。比如擁有更多深度與複雜性的 NPC、玩家的決定將帶來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打造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體驗,這還只是我剛剛想到的一些例子。
在《荒野大鏢客:救贖 2》,《戰神(2018)》,甚至是還沒推出的《看門狗:軍團》與《超越善惡 2》身上,我們已經見到了這種改變遊戲面貌的潛力。我不是一名遊戲開發者,因此不敢妄言具體會有哪些變化,但期望在 PS5 推出後的幾年內,我們就能逐漸見到這樣的劃世代作品,比如,《GTA 6》?
註:《GTA 6》目前僅是謠傳
IGN 獨家 作者:Jonathon Dornbush, Colin Stevens
編譯: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