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讓我推薦蘇州小眾但有趣的博物館,我會毫不猶豫的推薦蘇州絲綢博物館。比起蘇博的赫赫有名,與他相距不遠的蘇州絲綢博物館顯得尤為小眾,沒有漫長的隊伍,也不需要預約和門票。
對《紅樓夢》和曹雪芹感興趣的人都知道,康雍年間曹氏家族先後四人擔任江寧織造,前後近六十年。其中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先在蘇州任織造一職,三年後才調任江寧織造。
蘇州織造、杭州織造、江寧織造並稱江南三織造,是清朝專辦宮廷御用和官用各類紡織品的皇商。
歷史上,蘇州不僅是一座園林之城,而且也是一座絲綢之府。唐宋時期,蘇州就是全國絲綢中心;明清時代,皇家高級絲綢織品也大多出自蘇州織工之手。接下來,讓我們走進絲博,一起去探尋那個有絲綢之鄉美譽的蘇州。
蘇州絲綢博物館內參考蘇州織造署舊址(蘇州十中)復原的織造府門頭
蘇州絲綢博物館位於人民路2001號,與北寺塔一街之隔。在大門廣場邊,就可以看到一條象徵「絲綢之路」的通道。
絲綢博物館的外立面是由白色大理石構成的,而正門口的白色的金屬鏤空藝術裝置,在藍天白雲下,有種純色紀念碑谷的即視感。
頂部幾何形狀的拼接結構,懸掛著一根根白色的金屬立柱,懸置空中的絲線在陽光下投映出縱橫交錯的經緯線,光與影的變幻,仿若將人帶入千年的舊夢,順著通往蘇州絲綢博物館的主路,人們仿佛置身於古今「絲綢之路」的時光穿越之中。
整個展館的建築和裝飾風格清新典雅,是一座現代氣派和古城風韻完善結合的藝術建築。整體色彩以白色為主,以反映絲綢本色。
博物館中央石壁上刻著「蠶、桑、絲、帛」 4個甲骨文字,簡潔地概括了蘇州絲綢博物館的全部內容。有歷代絲綢文物、絲織機械陳列室、桑蠶人家場景還原等。抬頭仰望,頂上無數乳白色的半透明蠶繭形吊燈,將人們帶入古代的蠶桑世界。
「古代館」的絲綢陳列,以其珍貴的絲綢文物及模型、圖片,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絲綢的起源,直到明清時期絲綢生產的沿革,它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古代絲綢史。專設的精品展櫃,龍袍及各式絲織珍品居中陳列,展現蘇州絲綢技藝所取得的高超成就。
絲綢離不開蠶桑,「蠶桑居」是根據近代農家養蠶載桑的真實情景和桑園再造。在這裡,不僅有新鮮的桑葉和蠶寶寶,也有無數的蠶蛹,鮮活的場景使人充分了解了絲綢的生產過程。
跨進「織造坊」,又是另一番景象,在這裡可以見到各種類型的古代織機和傳統工藝的手工操作表演,猶如身臨明清時期蘇州絲綢業「東北半城,萬戶機聲」的繁榮境地。
一台巨大的彩色漳緞木織機吸引著每位參觀者的眼球。
它長8米,寬1.5米,高3.6米,共有1600多個絨經管、泥砣、料珠等配件。這是目前國內裝機難度最大、織造工藝最複雜的漳緞機。古代雲錦、彩經絨、緙絲等著名絲綢品種的織造過程,在這裡都得到充分演示。
作為我國第一所絲綢專業博物館,她的創始人是絲綢專家錢小萍大師,博物館邊上就是錢小萍絲綢文化藝術館。
作為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宋錦的傳承人,錢小萍可以說把一生都獻給了絲綢,其中宋錦巨作「西方極樂世界」,是代表了宋錦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古代絲織技藝的奇蹟。
錢小萍
錢小萍老師不僅是一位設計了多種風格絲織物的藝術家,她更是一位運用絲綢技藝研發第二代人造血管的科學家。在1979年,由錢小萍主導研究的一種內壁有捲曲形絨毛的機織滌綸毛絨型人造血管也試製成功,經過臨床試驗,效果很好,這就是中國第二代人造血管。
漫步於絲綢博物館,在一經一緯、 一絲一縷 、一針一線之中感受織物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