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防治小妙招,遠離茄子黃萎病

2019-07-27     北方新農村

黃萎病又叫半邊瘋、黑心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一旦感染,對茄子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


茄子黃萎病的症狀

茄子黃萎病從移栽至成熟期均可發病,前期症狀不明顯,此病多在茄株開花結果後發病,先是自下而上或從一側的葉片發病,隨後向全株發展,所以稱「半邊瘋」。葉片初在葉緣及葉脈間變黃,後發展為半邊葉片或整葉變黃,並萎蔫下垂以至脫落,嚴重時全株葉片脫落只剩光稈。本病為全株性病害,剖檢病株根、莖、分枝、葉柄,可見維管束變褐,故稱「黑心病」。



茄子黃萎病的發病規律

茄子黃萎病由大麗花輪枝孢屬真菌侵染致病。除茄子外還可侵染甜椒、番茄、馬鈴薯、瓜菜等多種作物,但以茄子受害最重。病菌以菌絲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也可帶菌進行遠距離傳播。病菌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強,在土壤中可存活6-8年,所以連作田發病重。病菌借種子、土壤和灌溉水傳播。栽培病苗、連作、施用帶菌有機肥等發病重。土地乾旱,植株長勢弱發病重。



茄子黃萎病的防治方法

1、與非茄科作物進行合理輪作。

2、選種抗病耐病品種。

3、種子消毒,培育壯苗,種子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消毒後,移入冷水中冷卻後催芽播種。



4、選栽嫁接苗,採用嫁接技術,對所栽培茄進行嫁接,選用抗黃萎病的品種作為砧木進行嫁接,比如托魯巴姆、CRP、赤茄、托托斯加等,利用砧木根系抗黃萎病菌侵染的特性,防病效果較好,在無法輪作的條件下也可獲得豐產。



5、結合定植施藥防病,在茄苗定植時,每穴施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2克,然後栽苗灌水,利用藥劑的殺菌作用預防茄苗根系四周土壤中的病菌侵染。也可進行定植後灌根預防,對田間發現的病株,使用甲霜·噁霉靈、甲托、苯甲等藥劑,每一病株灌藥液300ml,隔10天灌1次,連灌2-3次。以上就是茄子黃萎病的症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茄子黃萎病對茄子的產量及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是茄子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種植茄子的農戶一定要掌握好以上內容,及時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遼寧黑土地編輯整理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xNVFMmwB8g2yegNDSC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