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2019-10-23     洛陽車人

在洛陽,說「大運河博物館」未必都知道,可你說「山陝會館」說「七中」老城人都知道。建在南關的這座清朝會館,解放後一直被第七中學使用,後恢復了原名稱,歸還給了文物局,再後來…又改為「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我很稀罕這裡的建築風格,喜歡這裡的雕刻,也讚嘆這座清朝建築能基本完好的保留了下來。

10月22日,天降小雨,也就是洛陽老城人說的「滆星」,似下非下的掉雨點,讓人不敢出遠門,那就找這個近距離的「國寶單位」看看吧。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依託洛河北岸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群山陝會館籌建而成的。

該會館始建於清康熙雍正年間,現有琉璃照壁、東西儀門、山門、東西僧房、舞樓、東西廊房、東西官廳、拜殿、正殿、東西配殿,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築群,是清朝初年山西、陝西商人為經商方便,在洛陽古運河(今洛河)北岸邊、緊鄰洛陽當時的南關碼頭和洛汭嚴關,集資籌建的經商聚會場所。 2014年4月,洛陽山陝會館及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對外免費開放。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博物館東西兩側廂房設「大運河」展廳,大部分都以圖片或繪畫展示,文物極少,讓人感覺很遺憾。總得來說,通過聲、光、電也基本能說清楚隋唐大運河的起源以及當時洛陽的重要地位。

歷史的變革,「漕運」已不再,隋朝的「回洛倉」,唐朝的「含嘉倉」都已淹沒於地下…目前的發掘也僅僅是一小部分,「回洛倉」的保護也算讓人欣慰吧。

洛陽是千年古都、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歷史文化,是洛陽最有價值、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優勢資源,也是最值得向世人展示的寶貴財富。近些年,洛陽市委、市政府圍繞加快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提出打造「博物館之都」的發展目標,著力打造洛陽旅遊「升級版」。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官方與民間的博物館在籌建和開館…

拜謁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研究歷史,了解洛陽古代史,需要這些博物館的奇妙展示,發展旅遊也亟待解決文物的保護與利用,新興的城市在發展與保護中考驗著我們的智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x-b7-20BMH2_cNUgtd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