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開學典禮,江西學子代表新生髮言,燃爆全場!

2019-08-18     江西發布

又要到開學季了!

8月15日,

清華大學清雅書院舉行開學典禮。

來自江西的學子邱瑞昆同學

代表2019級新生作發言。

開學典禮上,

邱瑞昆金句頻出:

我們每個人的可能都是有限的,

但我們可以相互扶持,

相互交織,

把個人有限的可能變成清華的無限可能......

新雅書院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現場

近年來,

在所有學子所嚮往的最高學府清華北大,

不少江西籍優秀學子在開學典禮、

畢業典禮上代表全體新生和畢業生髮言。

江西文科第一名在清華開學典禮代表新生髮言

據悉,邱瑞昆是江西撫州人,畢業於臨川一中。在2019年高考中,以總分671分摘下江西省文科第一名的桂冠。

8月15日,新雅書院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在清華主樓接待廳舉行,邱瑞昆代表2019級新生作發言。

在發言中,邱瑞昆主要分享了他入學四天以來所遇到挑戰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以下節選自邱瑞昆的發言:

第一天,我想競選班干,但跟前面的同學一比,覺得自己經驗與能力不足,我連台都沒敢上去;第二天,想參加舞蹈但又發現肢體不協調,性格放不開;第三天狠下心參加了歌唱,卻又發現自己不會假音和黑嗓。在講座上,有老師告訴我們:開學後,期中考試很快就會到來,那時候你們就會知道不及格是什麼滋味。所以每一天我都在思考,清華為什麼給了我這麼多「殺威棒」?難道讓我們這麼多優秀的人聚在一起就是為了再次分出高下嗎?

經過思考,我想,不是這樣的。慢慢地,我好像開始理解清華給我的挑戰到底是什麼,我認為是找到真正的自我,並以此去融入這個集體........

我們每個人的可能都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相互扶持,相互交織,把個人有限的可能變成清華的無限可能。

此前,邱瑞昆的高中班主任曾秀雷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邱瑞昆性格非常的陽光和自信,讀書很樂觀,一有疑問就會積極和老師進行交流,不僅會闡述自己的觀點,還會作一些延伸,其在文學上的表現尤為突出,閱讀廣泛,在政治歷史方面常會提出自己的重要見解。

眾所周知,清華北大作為全國最高學府之一,能夠入學的都學子都是出類拔萃,而能代表新生髮言的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發布哥注意到,

近年來,

江西學子在清華北大的重要場合「身影」頻現。

他們或代表新生在開學典禮發言,

或代表畢業生在畢業典禮發言,

在最高學府向世人展示著

江西學子的風采。

劉上代表北大新生髮言

2016年9月9日,北京大學2016年開學典禮在邱德拔體育館舉行,場館內座無虛席,北大數千名新入學的2016級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齊聚一堂。其中,畢業於江西師大附中的數學學院本科生劉上,作為新生代表發言。

在發言中回顧了自己選擇北大的心路歷程,分享了自己和數學學科結緣的人生經歷,「未名湖未名,北大亦未名——這無限的可能讓我們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路。」他的發言引發了現場同學的陣陣笑聲和掌聲。

劉上發言大致內容如下:

早在初中時,與蝴蝶定理的邂逅便使他「被數學之美折服」,「隨著幾何畫板的拖動,幾根弦化作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這隻蝴蝶看似隨意,但它的兩翼卻始終是如此的對稱而優美」。

而當高考結束後,第一次面臨人生選擇的劉上,卻在「我是誰、我將去向何方」的問題上陷入糾結。他把自己比作一隻「初入蟠桃園的潑猴」,「什麼都想往筐里裝」。也擔心自己沒有競賽經歷的自己,會不會被大神「無情碾壓」。

在劉上彷徨之際,北大江西招生組和數學科學學院的老師們給予了他很大鼓勵。劉上仍清楚地記得數院宋春偉老師關於「巫師」和「麻瓜」的類比,「在數院,競賽保送生就像是巫師血統,而高考生就像是麻瓜血統。也許麻瓜們相比而言很普通,但就像赫敏,也能通過自己的勤奮,發揮自己的特長,最終成為出色的『魔法師』」。

克服內心糾結的劉上開始明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需要做「減法」而非「加法」,需要傾聽內心的聲音,回到最初的起點;攀登數學高峰的意義不在於誰先看到山頂,而在於每一次努力向前的時候,發現那個更為卓越的自己。

在發言的最後,劉上希望能與各位北大同學一道,為自己的人生命名,「未名湖未名,北大亦未名。也正是這未名,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讓我們去給自己的人生路命名」。

江西女學霸先後代表新生、畢業生髮言

2018年7月8日,清華大學舉行2018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來自江西的法學院2014級本科生傅書寧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1996年出生的江西女學霸,2014年從南昌外國語學校保送清華大學,2014年,她在清華大學法學院開學典禮上發言。四年後 她代表清華大學本科畢業生髮言。

在發言中,傅書寧說:" 大學裡的第一課大概就是認識自我,學會取捨。相信不少同學剛踏入清華時,都曾因大學各種各樣的機會和潮水般湧來的海量信息而感到有些無所適從。剛離開高中的我們,對大學充滿新鮮感,常常希望可以儘可能多地抓住各種機會,提升自己。但是,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大一開學不久,我就因為兼顧太多課業和社工任務,導致在自以為拿手的辯論賽中疏於準備,力不從心,早早被淘汰。或許我們真正的失敗不是追趕不上那些起點高的同窗,而是被盲目努力的自己束縛住了前進的腳步。"

傅書寧的看法是,做事要全力以赴,而其前提是認清自己所愛,以及自己的優勢和局限所在。缺乏清晰的目標,什麼都想抓住,最終容易竹籃打水一場空," 清華教會我做減法,促使我認真思考自己所最熱愛、最渴望的事物是什麼,認準它們,然後腳踏實地,風雨兼程"。

來源:大江網綜合

編輯:梁武健

編審:李薇

推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wm8cpmwBvvf6VcSZ0s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