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大學中完成論文的常見問題:什麼是plagiarism(抄襲)?
很多同學以為plagiarism(抄襲)是照抄原文,沒有引用就是抄襲。其實,這個定義過分簡單,在我們學生比較熱衷去的幾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等,plagiarism的定義要更加嚴格。
在大學作業里,標註原作者有兩種:
第一種,直接引用,direct quotation (引用原文,後面用括號寫出作者名,年代,原文的頁數)
第二種,引用觀點,citation (借用原文的一個想法,但是自己改寫,而不是直接抄原文,後面用括號寫出作者名,年代)
而按照哈佛大學網絡公布的指引,抄襲有6種:
erbatim plagiarism(原文抄襲,沒標註原作者)
很多同學在段落第一和第二句用自己的話,然後後面直接抄原文,沒有做任何改動,並且沒有標註作者名(不管是quote還是cite),都屬於抄襲。
有些同學會好奇,那麼抄多少原文屬於抄襲呢?按照我在海外留學的經歷,一些查plagiarism比較流行的軟體,像Turnitin,基本上連續6個單詞和原文一樣,就屬於抄襲。
而一篇作業如果有5%的內容和原文一致,或者是差不多,基本上在海外大學就是不及格的級別。特別嚴厲的大學甚至會有更加嚴重的處分,譬如說直接這門科掛掉。
Mosaic plagiarism (一個原作者標註,沒有標註另外一個原作者)
有些同學寫作業的時候喜歡好幾個文章的資料糅合在一起,簡單來說,就是東挪西借,湊在段落里。
這些同學可能在段落中的一句話是借用了一個文章,然後標註了作者(citation),但是下一句話借用其他的文章,卻沒有標註作者,這樣也是屬於plagiarism.
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可以第二句話直接改寫,或者進行一定程度的拓展。這樣一般Turnitin是查不出來的。
Inadequate paraphrase (標註了原作者,但是改寫不夠)
有些同學想用原文的一個句子,但是不敢全抄,就改寫其中幾個單詞,然後頭尾不變。這種也是plagiarism,軟體也是很容易查出來的。即便你標註了原作者(citation),這也是plagiarism。
解決方法也是比較簡單,就是按照我所建議的辦法(1 換表達 2 換結果 3 用自己的語言寫)來確保paraphrasing非常充分。
Uncited paraphrase (改寫了原文,但是沒有標註原作者)
很多同學這麼做是因為自己一個段落已經很多citation,不好意思再標註,感覺太多。
也可能是因為原文的理論比較長,或者連續幾個句子學生覺得比較好,想搬過來使用,但是不可能連續幾句都有citation,而且標註同一個作者,感覺很傻。
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取捨,你覺得原文最好的1-2句話就改寫,這1-2句話和原文類似度比較高,但是其他句子可以和原文「神通形不通」。
譬如說,如果你在寫一個管理學作業,原文舉例說的是員工非常在意得到培訓的機會,這樣會提升積極性。
那麼你可以不寫培訓,不用培訓這個詞,你說參加會議,上課,或者和同事交流,這樣和原文就完全不同了。
這樣你就等於在用自己的想法(own ideas),而不是借用別人的想法(borrow ideas)
uncited quotation (直接引用,不標註原作者)
有時候學生會引用原文,加上雙引號,但是沒有標註原作者,這樣讀者想找到原文看都不可以,這樣也是plagiarism.
很多學生這麼做的原因是引用的資料可能是網絡來的,或者是其他不是很常規的出處,譬如說非正式出版物,一個學者的PPT等,不好標註原作者。
這個時候,可以查閱網絡上的referencing 格式,一般都有完整的介紹。
譬如說APA格式,你就谷歌APA referencing
如果是hardward 格式,你就谷歌Hardward referencing
using material from another student’s work (使用其他學生的作業)
大家永遠記住,在海外大學,你同學的作業也會上載到系統里,所以如果你和你同學的作業內容有重複,也是抄襲!
因此,平時和同學交流怎麼寫作業可以,觀點差不多也可以,但是一定要用自己的語言,切勿在寫作業的時候看其他同學怎麼寫的,這樣你很有可能忍不住會抄幾句。這樣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別人!
原作者:顧家北
來源:知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wf_fwXIBnkjnB-0zXe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