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大家聊過一個學生,一衝動就罵人、打架,脾氣上來了爸媽也拉不住。老師懷疑他有「暴怒」症,後來家長帶著去諮詢心理醫生了。
和這位學生交流的時候,我問過他一個問題,「你怎麼這麼愛說髒話?」他告訴我,「老師,習慣了,我什麼時候說的,連我自己都沒感覺!」
有同樣問題的學生在學校里絕對不在少數。
前兩天,我在學校走廊聽到了一聲刺耳的「操NIMA」的聲音,實在太不堪入耳了,我又剛好知道是誰。於是,我讓另一位學生把罵這句話的學生叫過來。
他或許真的不是故意的,因為從他的眼神中,我看不出一點欺騙,而且這個學生我了解,是個老實巴交的學生。
我意識到,其實說髒話與老實巴交沒有一點關係,再老實的人也會染上說髒話的毛病,身不由己。
有人做過調查,學生說髒話,一般是從3年級開始,到了初高中就會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除了給他人帶來困擾以外,往往也困擾說髒話的學生本身。
就目前來看,學生說髒話的現象呈現出:越來越普遍,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
怎麼樣去救救處在說髒話環境中的孩子,這是我們學校教育面臨的一項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難的事情。
髒話,現在就是很多大人都不講髒話了,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卻從越來越小就開始普遍講髒話了呢?
根據有關的調查,現在的孩子之所以這麼小就開始說髒話,這與我們現在手機網絡、手機遊戲的普及有關。
網絡上使用的是虛擬身份,交流的語言會更加隨意,像「靠」、「牛×」這樣的語言很容易讓學生接觸到。由於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很低,他並不會從這個話髒與不髒去思考問題,而只會從這個話酷不不酷去嘗試模仿,於是這些很酷的網絡語言很快就會被他們帶到現實生活當中。
有很多父母其實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平時溫文爾雅的孩子,一旦打上網絡遊戲、聊上QQ,則立馬會髒話連篇,更關鍵的問題是,這些說著髒話的孩子,連自己都沒有發現自己不正常的狀態。
對於一個老師來講,如果班級里到處是髒話,對整個班級的發展是不利的。其中最主要的一點,髒話會引發學生間的糾紛。
很多時候,學生說髒話是處在一種不自知、相互之間都習以為常的狀態。但是,當兩個學生因為某件事情產生矛盾時,他們就會突然在意起對方的粗話,並且以此為藉口向對方發難。
這一點,在我們老師平時處理的很多學生糾紛中也能得到印證。
兩個學生打架,其中一個學生必定會以對方出口不遜為藉口。比如說一方罵了對方的長輩(父母),或一方對另一方進行了侮辱性(綽號)的稱謂。但其實呢,如果在沒有發生爭執時,這是他們之間很正常的一種交流。
所以,說髒話看似在平時沒有什麼危害,但是往往會是班級糾紛的導火索。
今天,之所以談關於學生講髒話的問題,是因為這兩天也有很多老師估計遇到了這樣的煩惱,尤其是新老師,他們告訴我,他們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是無助的。
因為學生說髒話,尤其是中學生說髒話現象,特別難纏,你教育一次,當時效果可能好了,但是過一會立馬就會復發,反反覆復會弄得你精疲力盡。我所知道的很多老師,在數次嘗試無效之後,目前對於學生說髒話,都處在了一種半放任、半無奈的狀態。
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啊,雖然髒話不至於害命,但是讓我們的祖國花朵們一直生活在一個髒話連篇的環境當中,瞬間有一種道不完的淒涼感。
有,但需要多方合力,也就是要組合拳。
一、家長層面。
家庭其實是學生說髒話的一個重要源頭。這個源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手機社交平台、遊戲。
前面講過,手機社交平台、遊戲是學生髒話的重要來源。而學生在校時間一般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很多時候是在家庭里,家長授意的情況之下會接觸手機。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加強監管,要了解孩子在玩兒什麼遊戲、一天玩兒多少時間,玩兒的時候有沒有受到不良語言的影響,如果有,就要及時進行糾正、提醒,必要的時候,減少孩子接觸這些遊戲的時間。並告知孩子這些語言是不文明的,是會降低別人對自己的好感的。
2、家長自己的語言。
很多孩子說髒話,其實是在模仿父母。他們會覺得模仿家長說話,很好玩,這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這個時候,家長自己要注意文明用語,儘量不要說髒話。如果孩子不可避免的從你這裡已經學到一些不是特別雅觀的詞彙了,家長則要正視這個問題,千萬不能覺得孩子模仿得真好、挺有意思,而應該立即向孩子指出來,這樣說話是不文明的。如果孩子反問,「你不是也這麼講麼?」你千萬不能用威脅的形式,告知孩子「老子可以,你不可以」,而應該降低姿態,以誠懇的態度告訴孩子,「爸爸錯了,爸爸願意和你一起改!」
二、老師層面。
老師層面的關鍵點就是,反覆抓、抓反覆。具體可以做3點:
1、遇到學生說髒話,明確告知其什麼話不應該說。
遇一次提醒一次,這是解決班級學生說髒話的要點,沒有捷徑可走。在提醒的時候,要注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說髒話行為的不文明性。我一般情況下會和上面講的形式一樣,把學生叫到身邊,然後看著他,讓他明確自己說了什麼。如果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則會要求他再重複一下這句話,讓他體會一下說這話時的羞恥感。很多學生說髒話是一時口快,你讓他再有意識地重複,他其實是會難為情的,而難為情了,說明對他就有觸動了。
對於問題特別嚴重的學生,有時我也會用一點非常的方法,我會假意拿起手機,對著他錄像,要求他再說一遍剛剛講的話,我會告訴他,這個視頻我發給你爸媽看看,讓他們知道一下,說髒話的你有多醜。當然,我只是假意這麼做,但即使這樣,也總是會收穫很好的教育效果。
2、開一次關於「髒話問題」的班會。
對於這樣涉及到班風的問題,我們要設法讓全班人形成「說髒話可恥」的輿論導向。這個導向一旦形成了,說髒話者就會在班裡像過街老鼠一樣。人人都會是班級文明的監督員。什麼樣的人放到這樣的環境中,都會改掉說髒話的毛病。
這個現象其實有點像「扔垃圾」的問題。
如果你看到地上滿是垃圾,你扔垃圾時會非常心安理得;但如果你處在一個一塵不染的環境中,你會覺得扔下手中的垃圾是多麼壓力巨大的事情。正確的班風一旦形成,就有這樣的威力。
但這樣的班風要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那麼,這個努力中我認為第一步就是開一次關於「髒話問題」的班會。起碼首先一點,作為班級輿論的引領者,你要把說髒話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的觀念通過班會的形式傳遞給學生。告訴他們,說髒話,在道義上你們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這個班會可以怎麼開?我覺得應該包含以下幾部分內容:
A、分析班級說髒話的現象;B、從他們的角度分析他們愛說髒話的原因;C、分析說髒話的壞處;D、最後表明態度,要堅決抵制說髒話的行為!
其中,大家也可以適當地插入一些討論的環節,讓一些特別愛說髒話的同學起來談談看法。
有人可能在這裡會有疑問,說髒話的同學在這個班會當中起鬨怎麼辦?我們明明開的是抵制髒話的班會,他們卻用髒話來回擊怎麼辦?
確實也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你打擊說髒話的行為會擊痛部分有這方面問題的學生的心。但沒有關係,他們公然這麼做了,你可以停下班會課的節奏,讓他們談看法。說不定會有奇效。
告訴新老師們一個小秘密:
很多會起鬨的學生,其實只是會在人群中起鬨,你真讓他出來單獨走兩步,大部分時候他們是會怯場的。這與你初上講台時候很緊張其實是一個道理。
這一點,我們在平時的教育中也可以運用。
3、立規矩,適當給予懲罰。
班風的形成,最終還是要靠規矩來指引。
通過前面兩點的行動,大部分學生都能得到轉化,最後的硬骨頭就要交給制度來啃。
班主任可以在召開班級大會的基礎上,將「不許說髒話」納入到班規里,然後明確獎懲措施。比如,一周內班級沒有人因為說髒話受到批評,則獎勵看一次電影;比如一周內,某某因為說髒話被記滿3次,則罰值日一周等等,都是切實可行的。另外,班級里還可以增設「文明監督員」,讓學生之間相互監督,相互提醒。短時間內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學校層面;
最後,談談學校層面該怎麼做。
治理學生說髒話,其實應該是一個組合拳。學校層面應該為凈化校園語言環境做好頂層設計。個人認為,可以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學生講髒話的問題的能不能解決?當然能,但這根本上,不是方法,而是決心的問題。
如果班裡學生髒話現象嚴重了,班主任急在心裡了,家長坐不住了,那麼,通過實施以上的方法,肯定是能夠取得效果的。
最怕的是什麼呢?
就是很多人面對學生講髒話的現象,罵過幾次,然後發現學生當時好了,事後還是老樣子,覺得是學生無可救藥,就直接放棄了接下去的嘗試。那我們談任何方法其實都是虛的。
我一直在強調的一點是,處理學生問題永遠沒有特效藥,永遠都是處在一種反覆抓、抓反覆的過程中,任何嫌這個過程太辛苦的人,最後都不會施展出好的教育效果。育人就是這樣,恆心與愛心同樣重要。
以上是關於處理學生講髒話問題的一點思考,希望給在這方面有困惑的老師一點啟發。
你好,我是君山,愛談一點教育問題,說一點教育方法,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