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誰是真正的大丈夫?並非武松,此人看似乖巧實則真俊傑

2020-07-19   衛星說娛樂

原標題:水滸傳中誰是真正的大丈夫?並非武松,此人看似乖巧實則真俊傑

《水滸傳》雖是一本寫江湖好漢的書,卻「盜亦有道」。尤其是梁山108將,縱橫水滸江湖,演繹出了一幕又一幕的慷慨悲歌。正是由於《水滸傳》這種亦正亦邪般的內容,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

如「少不讀水滸」,就是怕少年郎們,明辨不出裡面的是非曲直,一味學其所謂的「義氣」形式,而走了人生彎路。須知水滸中雖遍地好漢,但能稱得上「大丈夫」的真俊傑,卻是鳳毛麟角,在筆者看來,也就只有一位,卻不是武松!

其一:大丈夫能屈能伸

何為大丈夫?有三條標準,第一條便是能屈能伸!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大丈夫能屈能伸」。這一條,武松是不夠標準的,因為他一味剛強。整部水滸中誰看見過武松「屈」過?哪怕他進了孟州牢房,還嚷嚷著要打自己一百殺威棒。

這一條宋江做得很出色!同時還有一位好漢卻是更出色,此人便是燕青!在人們的印象中,燕青一直是聰明乖巧的形象。但實則燕青才堪稱是梁山108將中唯一的大丈夫!

而「能屈能伸」這一條,燕青展現的比宋江更為純粹,因為宋江的能屈能伸,更多是為了自己!可燕青卻是為了「道義」!如盧俊義不聽燕青勸諫身陷梁山後,李固跑了回來,奪了盧俊義家產,燕青被趕了出來。

可當盧俊義回來後,燕青卻早就等著他呢,你看當時燕青那慘樣,「只見一人頭巾破碎,衣裳藍褸」。須知燕青愛漂亮,愛乾淨,又多才多藝,他若真想尋個快活,找個出路,那是分分鐘能完成,可為何變成了「乞丐」?

燕青就是在等盧俊義回來,為了報答盧俊義的恩情,而在城外就這麼等候著,不惜變成了乞丐,依舊不改其心,啥叫能屈?就四個字「忍辱負重」!哪怕盧俊義糊塗透頂,又一次不相信燕青所說,一腳踹倒了燕青,可燕青卻依然再次選擇,解救盧俊義!

須知,燕青不是不能「伸」,如在剿滅方臘後,燕青堅決離開,何其瀟洒快意。可為何這時非要這麼憋屈?他就是為了道義, 即燕青心中的「忠義」!所以燕青不是為了自己!因此燕青的能屈能伸,才顯得各位珍貴和讓人感動!

其二:大丈夫頂天立地

何為頂天立地?就是肩負責任,卻能抵擋著住任何誘惑和險阻!燕青肩負著梁山招安的重任,來通關李師師。可誰注意到過跟燕青同來的還有一人,這就是戴宗!

顯然宋江派戴宗跟著燕青,除了傳遞信息快外,還有監督燕青的意思,畢竟面對李師師這等女色,有幾個人能抵擋得住?

但所有人都小看了燕青,他不但抵擋住了李師師的誘惑,反而還巧妙跟其結拜為「姐弟」。可當燕青做完這一切回來,對戴宗說畢經過後,表示要再回李師師那裡時,戴宗卻張口來了一句:「只恐兄弟心猿意馬,拴縛不定。」

燕青當即回言:「大丈夫處世,若為酒色而忘其本,此與禽獸何異?」

好一句大丈夫,做人就是要頂天立地!否則燕青如何能把經過告知戴宗?燕青敢說,就證明了他的坦蕩無私。故而,哪怕燕青遭到猜忌,卻依然不改其志,又返回李師師那裡,這一次終於見到了宋徽宗,辦成了宋江囑託之事。

燕青完成招安,是在「內有猜忌,外有誘惑」的里外夾擊之下完成的。這僅靠「乖巧」就能做到?根本不能!非大丈夫真俊傑不可為也!所以真正的俊傑大丈夫,無不是負重前行,卻用脊樑撐起了一片天地!

其三:大丈夫可為可不為

人生經常會面臨著各種選擇,即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可做?倘若此刻,再加上「名利」兩字,那「可為和不可為」的抉擇就更加難了。

征討完方臘後,還活著的梁山好漢們,就集體面臨著這種選擇。燕青選擇了「不可為」。對於燕青來言,他之所以認為「不可為」,是因 「為」過——是燕青一手促成了招安這事,並跟宋徽宗打過交道。

所以,燕青才是最有發言權的那個人。因為他苦勸盧俊義,哪料盧俊義卻只看到了名利,卻再一次選擇了不相信燕青!最終燕青獨自走了。

燕青不愛名利嗎?如何不愛!否則他為何要促成招安!可為何他又丟棄了唾手可得的名利?只因燕青看出來了回京的兇險,因而果斷放棄名利!

所謂:取捨之間,才顯真俊傑本色!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大丈夫的磊落胸襟!燕青都做到了!

其四:總論分析

燕青,一位出場很晚,顯得很乖巧的的梁山好漢,卻展現出了大丈夫,真俊傑的本色!

為了心中的道義,燕青可以把自己彎曲,而不是選擇硬抗!因而一旦反彈,才更有力道!

為了責任,燕青可以負重前行,撐起一片天地,而不是僅僅為了表現自己的英雄主義,因而他才看得更清,更遠!

面對 「名利」兩字,燕青選擇「不作為」,他早已洞穿名利兩字後面,隱藏著什麼。因而,他才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