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來!只要有夢想,在黑暗中也可以熠熠生輝。
最近,一組小女孩在案板下上網課的照片感動了無數網友,這個小女孩叫柯恩雅,今年七歲,是湖北五峰漁洋關鎮一年級的學生。
柯恩雅的父母在漁洋關鎮城區集貿市場有一家滷菜鋪,滷菜鋪是一個鐵皮房,面積約8平方米,呈凹字形布局,三面是鐵皮案板,一面是入口兼活動空間。
4月3日復工後,柯恩雅的媽媽不放心把孩子單獨放在家中,就給孩子牽了網線,找來筆記本電腦和檯燈,在案板下墊上紙板,給女兒打造了一個「網課教室」,這樣媽媽就可以在忙生意的間隙輔導孩子學習,柯恩雅的爸爸則負責加工滷菜。
有網友看到女孩的現狀表示心酸,在嘈雜、逼仄的環境中學得進去嗎?據女孩的班主任反映,女孩的表現很不錯,其實,我覺得這才是真實的教育——感受生活。
我們教育孩子的目標是什麼,是讓孩子學習好,考上好大學,將來找一份好工作嗎?不完全是,學習好、考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其目的都是讓孩子學會生活,而現在柯恩雅就在真切地體會什麼是生活,這才是最真實的教育啊!
感受生活是最真實的教育
作為父母,誰不希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恨不得他們避開一些挫折和苦難,一生平安順利呢?可生活不是電視劇可以隨意設計,電影《我11》中有這樣一句台詞:我們在生命的過程中總是看著別人,假設自己是生在別處,以此來構想不同於自己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你發現一切都晚了,你就是你,你生在某個家庭,某個時代,你生活的烙印,不會因為你的遐想而改變,那時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並尊重它。
沒有人能選擇生活,卻有人能將一手爛牌打得精彩,當然也有人會把一手好牌打爛。孫紅雷,是中國身價最高的男演員之一,是實力派演員的代表人物之一,可在他光鮮的背後,鮮有人知道他曾有過一個寒酸的童年生活。
孫紅雷家有七個孩子,他排行老三,為了貼補家用,母親每天下班後,還要去撿破爛,孫紅雷好面子,不願意和母親一起去,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母親因為借錢被人嘲諷,他主動陪同媽媽一起去撿破爛。
母親為了撿一個漂在臭水溝里的塑料瓶子,不惜脫了鞋走進發黑的髒水中,去書店前撿幾張破牛皮紙,也會被書店老闆罵作叫花子,叫他們快點滾。面對生活的種種磨難,母親沒有抱怨,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告訴孫紅雷,別人看不起我們不要緊,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愛自己,要讓自己快樂。
孫紅雷每每談起自己的成就,都會感謝天堂里的母親,母親給了他體會酸甜苦辣的機會,也磨練了他的意志,為他今後的成名積累了豐富的人生財富。
在某個階段,我們的生活都有可能陷入苦難,但不是無法改變,它需要我們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堅強地挨過,這就是生活的真實模樣。對孩子來說,什麼是苦呢?生活的貧瘠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沒有父母的陪伴,有父母在身邊,再苦的日子都是有盼頭、有希望的。
在重慶花卉園一家幼兒園,6歲的女孩小懿已經好長時間沒回過家了,原因是從去年4月份開始,她的父母就開始拖欠入托費用,幼兒園與她的父母多次協商未果。從今年寒假開始,小懿的家長再也沒出現過了,疫情開始後,她不得不跟幼兒園的方園長一起生活。
現在,幼兒園與家長把孩子當成了商品,當成了籌碼,方園長認為你要領孩子走,就必須拿錢,把拖欠的園費交齊,家長則想先把孩子領走,現在要錢沒有。小懿有父母,可她活得卻不如草芥,這才是真的苦。
每一次成長都是從苦難開始
總覺得長大要很久很久,到頭來卻發現長大只是一瞬間的時期。《少年說》里一個初中女生王敏頤站在勇氣台上向曠老師「表白」,感謝曠老師在她最困難的時候重新點燃了她心中的太陽。
原來,王敏頤讀初一那年,她的母親去世了,使得女孩遭受了很大的打擊,她不想學習,不求上進,覺得做什麼都沒有意思,而且她的身體很虛弱,經常生病。有一次她胃疼,是曠老師陪著她到醫院輸液至凌晨兩點,和她談心,講述了自己和王敏頤類似的生活經歷,鼓勵她努力生活。
現在王敏頤已經走出了陰霾,淡然地看待母親過世這件事,並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明確的規劃,她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這就是一種成長,就像她說的那樣:親人都會離我們而去,只不過我比別人更早一些而已,所以,我需要更堅強一點。
蠶欲破繭成蝶,必須承受破繭的陣痛,孩子要學會生活,也必須要面對苦難。《銀河補習班》里的馬飛,他的父親馬皓文因為設計的橋樑垮塌而入獄,他被同學欺凌,被老師罵作缺根弦,就連他的媽媽都覺得他是笨蛋,每次考試都是倒數第一,學校要開除他的學籍。
父親馬皓文告訴馬飛,「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控制不了的,但我們可以控制的,是我們自己」,「只要你一直想一直想,你就能做好地球上的任何事兒」,最終馬飛成了一名出色的太空人,做成了他想做的事。
苦難,會把人打入最低谷,卻給了我們最大的反彈力。不要害怕孩子吃苦,只有有我們陪著他,他一定能戰勝苦難,破繭成蝶,脫胎換骨。
不必虧欠我們給不了孩子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只要我們給了孩子愛的滋養,他就會成長得很好,很茁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vz8hDXIBd4Bm1__YPj2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