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擯棄了一次性咖啡杯,在購買咖啡時帶上自用的杯子,希望為地球環保出一份力。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無論是在禮品店、超市或是在咖啡廳,隨處都可以見到竹製咖啡杯的身影。這類「竹製」咖啡杯聽上去就十分環保,耗材可循環再生,外觀精美特別,迅速獲得了無數環保人士的青睞。
根據《明鏡》周刊今日報道,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竹製餐具不適合盛放熱食與熱飲!這類「竹製」材料中的有害物質會在一定的溫度下轉移到食物中,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
據報道,目前市面上出售所謂「竹製」餐具實際上是由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材料製成,其中加入竹纖維作為填充材料。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竹製」咖啡杯只是一種塑料製品,而非消費者所認為的環保的竹子製品。
由於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材料擁有重量輕且不易斷裂的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可重複使用的杯子和餐具中。但是,這種材料中的有害物質可在較高的溫度下,進入到食物中。甲醛可以對眼睛、皮膚和呼吸系統造成危害,甚至有引發癌症的風險。通過齧齒動物長期試驗,研究人員發現,三聚氰胺可能導致膀胱疾病和腎臟疾病。
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對市面上超過300多種竹製餐具進行了評估,研究人員發現部分竹製咖啡杯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超過規定標準值(成人)的30倍,超過幼兒餐具產品規定標準值的120倍。
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主席Andreas Hensel指出:「竹製咖啡杯中的有害物質含量甚至比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杯更高。」
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強烈警告消費者,除了避免使用這類竹製咖啡杯盛裝熱茶和咖啡外,更不要將熱的嬰兒食品或牛奶倒入這類餐具中,也不可用此類餐具盛裝食物放入微波爐中加熱,僅可用於盛裝冷的或溫熱的食品。
除了存在衛生安全隱患外,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還揭開了竹製咖啡杯背後的環保騙局。「環保」一直都是竹製咖啡杯的最大賣點,商家宣稱竹製咖啡杯由可再生原料製成,可生物降解。實際上,三聚氰胺-甲醛樹脂並不是生物可降解材料。
商品檢驗基金會Stiftung Warentest曾經向消費者發出警告:丟棄竹製咖啡杯(Lassen Sie die Finger von Bambusbechern),相關研究人員在質檢實驗中發現,當杯中液體溫度高於70攝氏度時,12個杯子中有7個杯子釋放出有害物質。
此外,許多竹製杯子的標籤上註明了「可生物降解」標誌。但是,竹纖維在與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混合後就無法分開回收,因此,此類餐具也無法得到回收利用。
圖文源自道德經(GermanReport),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vyKeGnUBeElxlkkaPZh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