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的暑假」,可能是你替孩子做了選擇

2019-07-21     海報新聞客戶端

每小時收費1000元的英語課、4萬多元的遊學夏令營、數千元的繪畫輔導班,暑期期間,網上頻頻曝出的家長為孩子報名參加各種項目的高額消費帳單讓不少人驚訝:放假要花的錢居然比上學的時候更多。課程培訓、興趣輔導、出國旅遊以及各種相關購物花銷讓不少家長頭疼不已,「暑假不自由」如今已成為一些家長不得不面對的消費難題。

以前我們經常用豐富、充實、快樂等詞語來形容中小學生的暑假生活,但現在很多家長不得不加上「昂貴」這個詞語。孩子過一個暑假動輒幾萬元乃至十幾萬元的花費,正在變成不少中國家庭的一項沉重負擔,但是似乎又不得不「擔」。

「昂貴的暑假」正在成為一種現實,而「暑假不自由」則引起越來越多中小學生父母的吐槽。錢都花到哪裡去了?調查顯示,一是暑假期間的各種學業、藝術培訓,比如各門學科的暑假培訓班、提高班以及美術、舞蹈、樂器等興趣班;二是各種各樣的遊學夏令營,國內的遊學一般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而國外的遊學則是萬元起步,十幾萬元的也不鮮見。

從正面角度來看,一些學習成績後進的學生利用暑假補課,或許可以實現「彎道超車」;進行美術、舞蹈、樂器等藝術培訓,也可以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而參加各種遊學活動,則可以幫助孩子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所以看起來「昂貴的暑假」似乎是孩子們必須的。但是再回頭看看,一方面,有多少培訓班、興趣班都是父母代替孩子做出的選擇,孩子自己完全沒有興趣,自然談不上學習和培訓的效率;另一方面,不管是補課還是遊學,大多是父母在「別人那麼做,我不做就會落後」的焦慮心理下做出的選擇。

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寒暑假之外才是真正學習時間,家長引導和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利用在校學習時間把學習上的問題解決掉。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各類興趣班,最好也安排在寒暑假之外的上學時間,和學校的常規學習均衡搭配,以達到勞逸結合的目的。否則,就有把孩子的暑假變成「第三學期」的嫌疑。

至於說各種暑期海內外遊學夏令營,則並非每個家庭的必選題,根據孩子的意願、家庭的經濟狀況來安排即可,完全沒有必要人家去,我也去,然後又吐槽暑假花錢太多。由此可見,「昂貴的暑假」很多時候源於家長的非理性選擇,而並非孩子成長的必須,這無疑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vPIfHWwBmyVoG_1ZLh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