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俄邊界有這麼一條原始河流,可以釣到冷水魚「湖鱥」

2019-06-29     釣魚精英堂

沾河是黑龍江一級支流遜別拉河的主要支流,發源於小興安嶺頂端的湯元山,全長250公里。河水自南而北,縱貫遜克縣新鄂鄂倫春民族鄉全境。號稱全亞洲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似乎不假。由於沾河流域開發較晚,很少受到破壞。地表密布次生林和原始森林,植被良好。眺望遠山是層林盡染連綿浩渺,俯瞰近水是幽藍逶迤,美不勝收的山林秋韻讓人盪氣迴腸,流連忘返。河流奔流不息,順河遙望,蒸雲吐霧,一派原始的自然風光。

沾河原名沾別拉,為滿語,「沾」譯為「急流」,「別拉」漢譯為「河」,全意為急流河。正因為水清流急,才為釣魚提供了充分條件。沾河的冷水魚資源在黑龍江的冷水河系中最為豐富。但是作為中俄的界河,過去,兩國以河流的中間為界,中方邊防兵每日巡邏,不許任何獵魚活動,所以這條河裡的各種魚鱉蝦蟹才得以繁盛。

多年前我們帶了魚竿去釣魚。巡邏兵見是一群老頭、就未做理會忙自己的事去了。我見有機可乘,就獨自到河邊釣魚,身後是野樹蒿草,十分隱蔽。

我們選好釣位,試漂、上餌,下釣後懷著不平靜的心情,開始等待。湖面靜悄悄,湖水清澈,一眼見底,空氣異常清新、濕潤,只要有雲飄過,常是細雨淅淅瀝瀝,雲過天晴,草上、樹葉上掛滿水珠,金光閃閃,偶爾幾滴水珠落入水中如跳珠濺玉,打破了寧靜。一個小時過去了,換了三次魚餌,沒有一點動靜。我和小王正在納悶。

「這河裡的魚為什麼不咬鉤?」本地釣手告訴我說:「河裡釣魚,手竿不行,要用海竿,水太清、太急魚怕人,不到邊上來;上午水也涼,多在12點以後才上魚。」因沒帶海竿有幾分失望,釣友告訴我用手竿掛上螞蚱,不用漂,手竿在水上不停地拉動,憑手感,很好釣,只是釣上來的魚不是很大。在河邊反覆提竿,有時讓釣餌入水後,握竿順流而下。不到1小時,我們就釣了十幾條,只是魚不大,可挺漂亮,有點像鲶魚,頭不大,身上鱗小而密,腹部、側身雪白,兩側均勻地分布著黑點,魚的胸鰭有的布滿了花紋,有的是紅色,這就是當地人說的「湖鱥」有些人叫做「泡柳」。由於魚鰭為紅色,不少地方也叫做「紅翅子」。

湖鱥喜集群活動,棲息於水溫較低,水質清澈的小河和山澗溪流中,是典型的冷水魚、小溪邊兒的樹根部往往被水沖刷成空洞,是它最喜愛的藏身之地。在野生環境下多以飛蟲、水生生物和水藻為生。常見體長6-9厘米,最大體長不超過15厘米。分布於原蘇聯北冰洋流域各水系,在我國僅分布於黑龍江省的黑龍江和圖們江水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tjbNmwB8g2yegNDR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