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罕薩族,為啥不得癌症?

2020-11-17     笑語千年

原標題:巴基斯坦的罕薩族,為啥不得癌症?

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來到巴基斯坦的罕薩山谷,在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後,他寫出了聞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線》。在書里,他把罕薩稱為「香格里拉」,罕薩也被希爾頓描繪成一個安躺於西藏群山峻岭間的仙境,讓棲身其中的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寧。今天,「香格里拉」已成為世外桃源的代名詞。那麼,作為「香格里拉」原型的罕薩山谷真的是一個人間天堂嗎?

直到今天,與百慕達三角、埃及金字塔同處神秘的"北緯30度"的罕薩,仍是與世隔絕的一個神秘地方。這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的山谷,只有兩條懸於絕壁上的索道通向外界,是一個罕薩民族生活的獨立王國。雖然罕薩族只有六萬多人,卻有自己的語言、服飾和習俗,最為奇特的是,他們擁有全人類獨一無二的沙色頭髮和藍眼睛。

沒有人知道,罕薩人的祖先究竟來自何方。有人說,他們是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時,在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中被打散的馬其頓軍人的後代,是這些軍人與當地土著女性結合的結果,但這一點至今沒有史料可以證明。

罕薩人生活的山谷,長約長161公里,寬僅5公里,罕薩人在這裡世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

由於條件惡劣,物產有限,罕薩人一天只吃早餐和晚餐,中午一般不進食。他們只吃天然的水果、蔬菜、穀物,且食物中沒有任何化學物質或添加劑。

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的生活,讓他們的心十分的寧靜。他們是世界上最健康的民族,很少有人生病,更是幾乎從來沒有人得過癌症。

雖然現代醫學仍然沒有完全弄清楚人類患上癌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但是,受過化學污染的水、食物和空氣,可以讓人更容易患上癌症,這是人們的共識。

罕薩人以天然蔬果為主的飲食方式,加上他們幾乎不食用肉類和奶類,讓他們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十分低。他們把小麥和小米與黃豆、大麥一起磨成粉,並保留這些植物的表皮和胚芽,製成的「迦巴帝」將這些植物的營養都保留在了其中。

這種飲食習慣和作息方式,讓罕薩族成為"不生病的民族"。這裡七八十歲的老人,仍然身手矯捷,攀山越嶺如履平地。

罕薩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也讓他們與世無爭,沒有現代人身上普遍的緊張、壓力等負面情緒。因此,他們中也幾乎沒有人會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

為什麼現代人容易得病?我個人看法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受到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環境,以及急功近利的心態和時刻與他人比較的心理,是讓我們得病的源頭。而這四點,在罕薩人身上,一點也沒有。所以,他們健康,他們不得癌症,他們長壽。

人是很矛盾的動物,我們嘴上說羨慕罕薩人,可是要真的讓我們去過這樣的生活,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呢?我們早已失去了人性中的本真,在紅塵中迷失了方向,還自以為我們是正確的。這難道不是悲哀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1wR1XUBdHeNs4oxWx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