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氣,真是太熱了!
提起夏天的變美課題,很多人都會想到控油防痘、防曬美白、妝容持久等等……
但說真的,比起以上幾點,還有一點 對夏天的形象也至關重要――髮型!
說來不好意思,其實這個題材去年就點贊過了,結果你們最近又點了5000贊――看得出很渴望了!
雖然女生一年到頭都想要換髮型,但在夏天選擇合適的髮型,真的不容易:
不僅要好看(針對自己情況揚長避短),還要涼快(實際上和看上去涼快),需要持久(不能只是拍照時美一下),最好還不要太難打理(不夠睡啊)――
總體說來, 經典思路大體分兩種,一種是剪短髮:
這兩年還蠻流行中長或偏短的頭髮,蠻適合夏天
而對於不捨得剪短的妹子來說, 另一種思路是紮起來。而這幾年的流行大體包括:
丸子頭――不過,也分「別人的丸子頭」和「你的丸子頭」。
一想到自己可能還沒有右邊的臉,我就哭出聲
隨韓流愈盛,這兩年又開始流行改良版 麻花辮――當然,有人俏皮可愛有人紮成小芳。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另外還有幾乎人手一個的 馬尾辮,當然,依然是有人好看又時髦,有人拖沓又顯臉大:
同一個人的不同扎法,視覺差別很大
而處理完頭髮的炎熱度、長度、是否紮起後,有人還要操心劉海:
在夏天留劉海對自己到底可行不可行?如果一定要留,有什麼方法能儘量 讓自己的劉海不像掛麵?
別笑,明星的劉海也有搞成右邊那樣的
如果以上問題或需求正中你紅心,就千萬不要錯過今天這篇啦! 不僅很乾貨,而且學了就能用!馬上來聊聊看吧!
01
如何讓髮型「降溫」?
正如之前說的,夏天髮型要解決的一大問題是 「熱」和「顯熱」――短髮相比長發有天然優勢!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短髮:
硬體上,如果你 脖子偏粗偏短,或富貴包很重、背很厚,披散的頭髮可以起到很好的遮擋弱化效果,這類人紮起來或剪很短往往會減分:
可兒脖子粗,所以比起紮起來她更適合遮擋脖子的中長lob
風格上,短髮更中性、帥氣、精靈,對於 女人味強烈、端正溫婉感強烈的人來說,並不是太搭。
范冰冰和林志玲,幾乎沒有短髮造型――因為感覺不對
也因此,即使天氣再熱,也有人願意堅持披散略長的頭髮――沒辦法,為好看得犧牲一點舒服。
然而,是不是披散發就一定會顯熱和覺得熱呢?倒也未必。目前的髮型讓你感覺熱或看起來熱,往往是因為以下幾點――想改進的可以對症下藥!
比較好理解的是,首先,由於深色更吸熱,深色也會比淺色顯得厚重些,因此 深發色會比淺發色熱和顯熱:
類似的髮型,左邊顯得超熱,右邊感覺還好
如果恰好有染頭髮的計劃,不妨趁夏天 把黑髮改成深棕或冷棕,不需要太淺就有「降溫」效果!
不僅如此,發質、髮型的層次和蓬鬆度,也會影響視覺和實際上的炎熱感――
比如下面兩張,哪一張看起來更熱呢?
應該選右邊沒有爭議吧?
對比上圖,右邊的 頭髮層次多,頭髮顯得粗而厚重,視覺上會顯得更熱――很多隆重的髮型在夏天都顯得很膩,就是這個原因。
相比之下, 層次較少的頭髮會顯得更薄更輕盈些,在整體發量不過多的情況下,會比層次多的頭髮顯得更清涼些:
左邊的頭髮,看著沒那麼厚重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這就要從髮型為什麼「制熱」「顯熱」開始說起了。
同樣是披散發,對比下面兩張,哪張會給你感覺比較熱?
左邊的狀態,真的很常見
應該大多數人會覺得是左邊吧?頭髮有些油膩變成一縷一縷,感覺也很扁塌貼頭皮,就像在外面走了半小時被熱慘的你――
為什麼 「蓬鬆」對於降溫很重要呢?核心在於「接觸面積」。
感覺熱往往是因為封閉,頭髮只要覆蓋或接觸到皮膚,就會容易制熱和顯熱。而且由於皮膚容易出汗,頭髮沾到還容易變成一縷一縷,視覺上就顯得更熱。
兩個相似髮型,右邊接觸面積較大,一定比左邊熱
而從「接觸面積」再來看一些差不多的髮型,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有些顯熱有些則更好:
比如下圖兩個lob,一個髮根蓬鬆感覺沒有太多接觸頭皮皮膚,發梢微卷沒有貼著脖子, 整體輕盈感覺沒有罩在皮膚外,整體觀感就顯涼快得多:
相比之下,左邊髮根貼頭皮、頭髮自然垂下罩著脖子,還一縷一縷的像被打濕――超級顯熱的!
不僅是整體,如果 劉海厚重且貼臉程度高,也會顯得很熱(實際上也很熱)――
如果一定要留厚劉海,建議早上稍微花一點時間 用卷髮棒卷出劉海弧度,別讓劉海碰到額頭,不僅視覺上更降溫,也會讓髮型更持久。
雖然都是厚劉海,霉霉的有弧度,就不容易像左邊一樣變得一縷一縷
而如果沒有一定要留厚劉海的理由,最好稍微 更改一下劉海的形態。
很多人留厚劉海的原因,無非是想顯年輕活力(但夏天這種劉海真的看得人很悶),或是 對額頭髮際線不自信――
但絕大多數時候,就像對身材不自信不代表要穿麻袋,對髮際線不自信遮髮際線就好, 不用遮的部分大方露出來,不僅降溫還顯得更自信:
如果只是為了遮髮際線,右邊的就可以,不需要遮得像左邊那樣嚴實
類似的,用於修飾臉大臉寬的側劉海,也可以在夏天通過「減量」「層次」「蓬鬆」「卷度」來降溫:
同樣是側劉海,相比左邊,右邊是不是看著涼快多了?
比如上面一組對比,從長且遮臉的劉海(其實無論什麼季節都最好避免這種)到 剪短版,再到打薄和捲曲以更少貼臉版,遮臉的效果一如既往 (甚至更好!),但以夏天的角度來看,就清爽宜人多了!
除了劉海外,還有幾個小動作讓你髮型上不那麼熱和顯熱――
第一,即使需要遮臉,儘量 把另一邊頭髮別到耳朵後面,會顯得清爽很多:
不要總想著臉大都要遮,遮一定要講究恰到好處!
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披散發,也適合各類扎發盤發:
同樣是麻花辮,右邊露出耳朵後,就顯得清爽很多
第二,比起中分(頭髮更容易貼頭皮並沾汗), 夏天更推薦大家使用三七分――
不僅讓頭髮顯得更蓬鬆,由於撥開的頭髮基本不會觸碰到頭皮,髮型的良好效果也會維持得更久:
畫虛線的頭髮,不會接觸到頭皮,不容易被汗打濕從而扁塌
當然,一定要理解原理在「減少與皮膚的接觸」,而不是說側分就完事了:
不然你看人家側分是左邊,自己側分是右邊
事實上,只要把握了這個原則,即使是中分,也能中分得比別人輕量好看:
同樣是中分,為什麼左邊看起來更好看?
要點在哪裡?稍微低頭一下就發現玄機: 頭髮的分界方式!
對頭髮不夠多的人(絕大多數人耳朵以上的頭髮都不多)來說,中分很容易貼頭皮,從而被汗打濕,而側分由於下面有頭髮墊著,外觀和持久度都會提升。
而採用類似「下面用頭髮墊著」的思路,分界時不要中分到底,而儘量 把後面的頭髮向後梳,墊在本身的頭髮上――
不僅顯得頭型更好,而且會更蓬鬆持久!
無論是中分或側分,都不會一條線到底,都要往後梳保持蓬鬆
更多顯蓬鬆的方法,包括吹頭髮 和打理與分界 之前都詳細寫過,這裡不多說。
如果想要更蓬鬆的效果,還可以結合 倒梳(但比較傷頭髮):
梳馬尾、麻花的時候也可以用!
最後,一些髮飾也可以起到「減少接觸面積」的效果――有 鬆緊或鐵絲髮帶其實很實用!
具體說來,無論你是扎頭髮還是披散頭髮,如果頭髮覆蓋到頸後,都特別容易熱。
這類髮帶的意義在於,可以 把頭髮略微「提」起來一點,避免頭髮接觸到頸後皮膚,降溫效果其實相當不錯!
當然,不要選擇很拖沓的款式,不然脖子後面窩一坨就肯定會熱啦!
02
扎哪種?怎麼扎?小心機?
聊完披散,就可以來聊另一常見思路――扎頭髮。
就像開頭說的,常見丸子頭馬尾麻花辮
一個一個來聊:
2.1馬尾
上次寫扎頭髮 都是2016年了,照顧新讀者,稍微回顧一下――
從風格來講,超高馬尾往往代表偏歐美diva風(往往配合貼頭皮), 高馬尾氣質上偏活潑俏皮,而低馬尾則偏溫婉鄰家些(往往扎得更鬆散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想要呈現的整體風格進行選擇。
大寶貝一直更偏無害型,所以很少用頭皮疼的超高馬尾
但一般來說,簡妮我更大家使用 中高馬尾――不僅更清涼,而且會顯得更精神,修飾頭型的效果也會更好。
高度大概是從高圓圓到劉亦菲之間吧!
涼快很好理解,馬尾扎低了一定會貼著頸後皮膚,必然是不涼快的:
空調房可以忽略這點
而精神和修頭型的效果,則需要心機扎法,之前推薦過的教程,這裡再強調一次:
首先,(無論扎馬尾還是什麼)都 建議分兩部分扎,下半部分單獨一個發圈,再和上半部分整合起來。
實測這樣不容易往下滑,調整起來也更方便
其次,避免頭髮向下「拖拽」,讓頭髮顯得翹一些,不僅更好看,也更涼快。
博主的方法是, 在頭髮里加一個小夾子:
還有視覺上增加發量的效果
如果覺得太麻煩或太熱,可以改成丸子頭,比馬尾還要更涼快。
而調整頭型的方法,除了前面說過的倒梳外,還需要 挑松後腦勺的形狀,讓頭型顯得更飽滿:
很多人反饋「道理我都懂,一拉就垮掉」,除經驗太少力道把握不對外(要多練),另一個原因是這類人拉頭髮的時候 沒有另一隻手捏住發圈,就很容易扯散:
扯的時候一定要輕,另外另一隻手要捏住發圈
對捏不太在行的人,還可以嘗試下面這個動作,綁頭髮的時候略微往上方「推」一下,不僅固定的更好,也會讓後腦勺顯得更飽滿。
注意是抓住後腦勺的頭髮,不是抓全部
除了貼脖子顯熱、下垂顯沒精神、扎法不對顯得頭型不好外,馬尾辮常出現的問題,還包括扎太緊顯頭髮少、顯臉大,無劉海還沒法修飾髮際線和臉型。
這點只需要稍微改變思路和剪出層次就可以搞定, 碎發雖然不多,但效果卻很好:
右邊的劉海不僅修飾了髮際線和臉型,還遮擋了耳朵上方容易露頭皮的部分,顯得發量多多了
具體要多少碎發?這要看個人情況:
頭髮少容易露頭皮的人,如宋茜,碎發要多一點, 耳朵上方露頭皮的地方,一定要拉松。
相比之下,如果你跟下圖baby一樣正常扎也不露頭皮,那麼一點點碎發增加放鬆感就可以――如非必要,越少越好,每一根頭髮都有它的作用最佳。
理論上髮際線陰影粉也可以,但沒人想流有顏色的汗吧……
相對的,也有人頭頂頭髮特別多,無論怎樣都覺得很熱(這輩子好想體驗一回啊):
對這類人來說, 耳朵上方的頭髮可以編成辮子固定在耳後――這裡也是高溫區域,避免頭髮太厚後會降溫不少:
長短髮都可以使用哦!
而如果你的頭髮過長,馬尾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即使高高紮起,下面的頭髮還是會貼到脖子,又濕又熱。
針對這種情況,不妨試下這幾年很流行的 泡泡馬尾:
相比於左邊,右邊那樣就涼快多啦!
具體的扎法也不困難,準備一些黑色或彩色的小皮筋就可以:
不過比起馬尾還是稍微難一點的,要練習幾次
很好理解,這類馬尾 風格上更適合俏皮少女感重的妹子,如果長得端正成熟,其實不是很適合這個髮型――即使很美!
另外,每一段的「鼓起」感不應太重,不然就會有一種魚吐泡泡的既視感:
郭碧婷挺好看的,但這個髮型跟她好不搭
而偏成熟、溫柔的妹子,其實更適合低馬尾低麻花――這兩年也很流行!
2.2麻花辮
硬體上來說,頭髮偏多偏厚的人更適合麻花,而頭髮細軟少的人編辮子如果不扯松,會真切讓你體會到什麼叫「捉襟見肘」。
不同於馬尾,麻花辮屬於好看的很加分,不好看的直接小芳的小芳次方的髮型――
而風格上來說,想要有流行感而不想有小芳感,要點一是 頭髮別太多太厚太黑,那樣顯得太規整,不夠俏皮可愛:
雖然范冰冰頭髮比陳都靈好,這張也已經有弄鬆散,但發色略淺、略亂的陳都靈看著更少女輕鬆一些
不僅如此,這兩年的麻花辮往往 搭配減齡頭飾,彩色的發卡或皮筋都可以增加時尚感避免沉重感:
雖然鄭爽的顏擺在那,但這個頭髮真的是一般……
另外,劉海、碎發和頭髮層次,對整體效果也很重要:
這張很形象地詮釋了小芳和時尚女神的區別
首先,顯土的麻花辮往往是規整的、沉悶的、端正的,標配深黑髮中分和梳得整整齊齊的髮型。因此,像上圖右一樣側分, 加一些碎發、卷度、棕調,小芳感就要弱很多。
這兩張亂亂的,跟整齊的小芳劃清界限
其次,延續「碎且隨意」的精神,發尾不要剪得太平太厚,尖尖的更好看:
雖然右邊也有年頭,但比左邊還是要時尚點――左邊從上往下都粗,右邊是尖尖的
最後,發尾的處理也很有講究:最近流行的馬尾,如果不上翹(日常不建議),一般都 編到辮子末端――
留出一指長的尾端跟上時代操作不謀而合,所以很容易有種小芳感。
只看辮子末端的話,右邊還是有點點小芳
當然,就像前面說的,麻花辮比想像中挑人:氣質偏沉穩或女性化的人,不太適合 俏皮感強的亂尖麻花:
怎麼說呢,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吧!
對這類人來說,可以選擇前面范冰冰同款(但有點小芳感)的低麻花,也可以編入絲巾,讓自己顯得更有錢講究一些:
這兩年也蠻流行的
一個區別是,前兩年流行石原里美式繞頭一圈的髮帶,最近已經有點退熱度――
因為太多人用啦
最近比較流行的玩法,是選擇存在感低的絲巾,然後把絲巾編到頭髮里去,或直接代替發圈紮起頭髮。
但實測右邊會比較熱
這種思路特別適合頭髮少的人,加上絲巾之後顯得髮辮粗粗一條――細軟少也可以麻花辮!
操作起來也不難,就是要跟衣服搭配
2.3 丸子頭
比起馬尾和麻花,丸子頭從16年就特別流行,畢竟,一是方便,二是真的很涼快――
但不要因為流行就掉以輕心,丸子頭扎的好不好看,效果也會差很多:
楊冪很形象地詮釋了這一點
首先, 不建議頭髮少、髮際線高的人扎半丸子頭,除非你跟楊冪的造型師一樣有手藝和時間扯松蓬鬆,再用碎發和髮際線陰影粉調整髮際線。
相比之下, 額頭低窄頭髮多的人更適合半丸子頭和高丸子頭,能大大提升整體的清爽感。
同樣是半丸子,江疏影額頭低發量多,效果就比左邊好很多
其次,雖然半丸子頭很好扎,但扎得好看其實並不太容易――
隨手貼頭皮的一紮,往往代表著把頭型的缺點彰顯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跟她一樣後腦勺扁平,沒處理貼著扎,就是她的效果――當然,比她臉大
針對這兩點常見問題,簡妮我這兩年夏天比較常用的髮型是 中低丸子頭:
中等高度時,配合 抽一下後腦勺的頭髮,修飾頭型。而低高度時,剛好補足了後腦勺的扁平,也不像低馬尾那樣熱:
大概是這麼兩種,親測好用又涼快
具體怎麼扎?跟很多丸子頭一樣,先卷卷卷,最後再用髮夾或/和發圈固定就可以:
散了也可以重新紮
丸子頭其實對頭髮細軟少的人特別友好――只要你用對技巧!
首先,類似於把絲巾編麻花辮,在丸子頭外鬆鬆綁上一圈絲巾,可以 有效增加視覺上的發量(而且顯得沒有那麼亂)!
左邊的扎法,算是我見人日常
另外,相比於馬尾扎出來細細一條,丸子由於多次摺疊捲曲,視覺上發量更多,而且更涼快:
比起左邊,右邊是不是看著頭髮更多些?
想要進一步增加發量,技巧一是扎完丸子頭後,配合抽鬆手法:
依然是一手按住啊!不要大力抽!
另外,類似於絲巾,可以選擇 跟衣服或發色相近的發圈,在丸子頭外鬆鬆綁上一圈――修頭型增發量的效果也很好,而且幾乎沒有年齡限制!
右邊的妹子頭髮跟我差不多少,但加上發圈之後就顯得多多啦!
好啦,以上就是簡妮我對夏日髮型的小tips――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果有其他特別想聽分析的髮型的話,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下期見啦~
—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髮型
—髮型和修飾的更多方法
商業合作/轉載申請,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huMHIBnkjnB-0zw2U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