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怕的事實:有人認為跑步前不需要熱身?

2020-12-01     跑步學院

原標題:很可怕的事實:有人認為跑步前不需要熱身?

熱身屬於運動中不可缺失的環節,我們都知曉其重要性,比如提高關節的活動度,防止受傷等等。然而在實際運動時,很多人並沒有做到位,對待熱身大都是草草了事。

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也許是時間不夠,也許是環境因素。總之一兩次空開熱身直接進入運動環節,並不會引發什麼可怕的後果,但是久而久之形成的壞習慣,不利於運動的可持續性。

而且熱身的效果和作用往往被我們所低估了,因為熱身並不只是預防受傷這一種作用。

>>>> 讓身體變得靈活

從直觀的感受來看,熱身能夠潤滑關節,讓身體活動變得更加自如,這也是大多人能體會到的。再深一層次的作用則不太容易察覺的到,例如加速體液循環和改善心理狀態。

>>>> 進入跑步狀態

身體只有充分的活動之後,體內分泌的激素才能隨著血液循環快速的運送到相應的機體組織發揮作用。當激素起效後,我們的身體也會隨之產生一系列的特殊變化,間接的輔助我們快速的進入狀態,有時還能緩解壓力和緊張的情緒。

>>>> 更有利於PB

對於參加比賽的運動員來說,心理狀態的調整至關重要。我們在面對壓力時,會產生一種應激狀態,身體會不自然的做出要麼戰鬥要麼逃避的模式。當選擇了錯誤的模式時,運動員失誤的機率則會大大增加。

很多實驗數據表明,熱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運動員面對壓力所產生的焦慮,從而保證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當然,從運動的項目來看,能夠在熱身中獲得最大收益的主要還是一些持續時間較短的比賽項目,例如百米賽跑。而在一些持續時間較長的如馬拉松比賽,熱身對於運動成績的影響效果則沒有那麼顯著。

之所以存在差異,可能主要在於持續時間較短的比賽項目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讓身體達到最大功率。而我們的身體如同發動機一樣,沒有預熱的情況下,很難在短時間內快速運轉起來。即便能做到,效率也會非常的低。因此,熱身在此時就顯得十分必要。

另外有一些人對熱身產生疑慮,是擔心熱身會浪費體力,尤其比賽前,應該儘可能的節省體能,以保證比賽的需求。其實,對於整個身體來說,熱身所消耗的那些力氣完全可以忽略,沒有熱身反而會影響比賽的發揮。

在一項針對熱身的研究中,通過收集分析眾多的文獻,發現79%試驗數據都顯示熱身能夠顯著提高運動表現。並且幾乎沒有證據能夠表明熱身對身體造成了傷害。因此無論從事什麼運動,亦或是在什麼環境下,熱身總歸來說是沒有壞處的。

如何快速學會熱身

推薦從簡單的動作開始,逐漸提高難度和強度。例如,徒手操、跳躍、體育遊戲等。其目的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激活所有和運動相關的肌肉和器官。

做什麼動作

熱身的動作多種多樣,但最好的熱身動作應該是模仿即將進行運動項目的動作模式。 也就是不同運動項目,應該做不同的運動熱身,跑步就做跑相關的熱身動作,而踢球應該做踢球的熱身動作。

熱身的時長一般情況下,熱身15-20分鐘較為適宜。更具自身的感受,如果身體感覺活動受限或者天氣寒冷,還可以適當的延長一些。 精英運動員熱身都做什麼動作

動作的類型多種多樣,每個運動員都有其自己固定的一套熱身習慣和動作。他們會按順序做自己精心的設計的熱身動作,例如慢跑、柔軟操,衝刺跑等。我們可以模仿借鑑這些動作,最好是設計一套適用於自己的熱身流程。

熱身,也不僅限於運動方面。例如許多作家喜歡在正式寫作前,進行一些寫的「熱身」,音樂家,表演藝術家等在登台表演前也同樣會做他們特有的「熱身」準備。更有甚者,一些非體育領域的人士,為了快速的進入工作狀態,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體育運動來「熱身」。

從更廣的維度來看,熱身已經成為了一種儀式,表明身體和心理準備就緒,能夠用最適的身心狀態踏上起跑線。所以,下次跑步前,不妨你也做一套完整的熱身,給你的跑步來點儀式感。

參考資料: Hajoglou A, Foster C, De Koning JJ, Lucia A, Kernozek TW, Porcari JP. Effect of warm-up on cycle time trial performance.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5;37:1608–14.Yaicharoen P, Wallman K, Morton A, Bishop D. The effect of warm-up on intermittent sprint performance and selected thermoregulatory parameters. J Sci Med Sport. 2012;15:451–6.Gytis Balilionis , Svetlana Nepocatych, Carrie M Ellis, Mark T Richardson, Yasmin H Neggers, Phillip A Bishop.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warm-up on swimming performance, reaction time, and dive distance.J Strength Cond Res. 2012 Dec;26(12):3297-303.Henrique P Neiva , Mário C Marques, Tiago M Barbosa, Mikel Izquierdo, Daniel A Marinho. Warm-up and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swimming. Sports Med. 2014 Mar;44(3):319-330.Fradkin AJ, Zazryn TR, Smoliga JM. Effects of warming-up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J Strength Cond Res. 2010;24(1):140–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tlc3HnYBjdFTv4tALa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