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石混凝土耐磨地坪施工工法

2019-10-12   建築界一哥

相關專欄推薦:


細石混凝土耐磨地坪施工工法

1工藝原理

耐磨地坪硬化劑,即『混凝土地面用水泥基耐磨材料』,是由矽酸鹽水泥或普通矽酸鹽水泥、耐磨骨料為基料,加入適量添加劑組成的干混材料。硬化劑組份中粒狀材料,具有耐磨、填充、骨架作用,與混凝土中的化學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在三維空間形成一個網絡結構,使混凝土中的各種成分固化成一個堅固實體,從而得到一個無塵、緻密的整體。

本工法通過在細石混凝土地坪施工完後拋撒耐磨地坪硬化劑,同時,使用少量減水劑及機械收光,並加強施工過程控制,從而使細石混凝土地坪達到平整、光潔、耐磨、堅硬的效果。

2適用範圍

本工法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的細石混凝土樓地面施工。

3施工準備

3.1材料

3.1.1水泥: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其標號不應小於42.5R,並嚴禁混用不同品種、不同標號的水泥。

3.1.2砂:應採用中砂或粗砂,過8mm孔徑篩子,含泥量不應大於3%。

3.1.3石:粗骨料用石子最大顆粒粒徑不應大於面層厚度的2/3。細石混凝土面層採用的石子粒徑不應大於15mm。

3.1.4木鈣(減水劑)。

3.2主要機具:葉片抹光機、圓盤抹光機、攪拌機、切割機、手推車、鋁合金刮槓、木抹子、鐵抹子、噴壺、鐵鍬、小水桶、長把刷子、掃帚、鋼絲刷、鏨子、錘子、平底膠鞋。

3.3施工前應熟悉圖紙和驗收規範並進行圖紙會審,掌握耐磨地坪的設計要求並編耐磨地坪施工技術措施。

3.4施工前組織工長、質量員、工人學習有關的技術措施和質量要點,組織操作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提高質量意識,明確質量目標。

3.5耐磨地坪施工前必須對基層進行仔細驗收,基層必須平整、乾燥、潔凈,符合施工要求。地面基層,地牆相交的牆面,踢腳線處的粘雜物清理乾淨,影響面層厚度的凸出部位應剔除平整。

3.6室內牆面應彈好+50cm水平線,如有坡度要求的,應按設計做出相關部位的塌餅。

3.7對混凝土的要求:

(1)混凝土標號達到C25以上;推薦使用商品混凝土,如果現場攪拌要使用含鹼量≤0.6%的水泥;

(2)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現場塌落度控制在75~100毫米之間;

(3)混凝土所用碎石最大粒徑≤2.5cm。

3.8耐磨地坪施工時,應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檢、交接檢和專職人員檢查的「三檢」制度,並有完整的檢驗記錄。每道工序完成,應經監理單位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基層濕潤做塌餅、沖筋清除積水基層掃漿攤漿基層第一遍打磨拋撒第一遍耐磨骨料拋撒第二遍耐磨骨料葉片抹光機收面養護切割、裁縫

5施工工藝

5.1基層清理:清理掉基層上面所有的附著物,用剁斧將基層上面垃圾、灰漿及一些雜物剁掉後,再用鋼絲刷子(最好是水磨石機上綁的鋼絲繩)將地表不停的刷,直到地面上無附著物為止。注意牆角、柱角等難清理的地方必須刷到、刷凈。用鹼水將油污刷掉。經主管工長及質量員驗收認可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5.2基層濕潤:地坪清理好後,再將地表用水管沖洗一遍,將地面上的浮灰沖洗乾淨。接著將地面上均勻曬水浸泡,一般浸泡時間最好是24個小時。澆水濕潤期間,基層不允許出現乾麵,基層稍高處應掃水濕潤。

5.3做塌餅、沖筋:根據標高控制線在基層上做塌餅,塌餅高度為成品地面高度。後根據作好的塌餅沖筋(也可以在打地面時沖筋)。塌餅的配合比為水泥:砂:石子:木鈣=1:1.83:3.41,塌餅上口應滿足設計坡度要求,塌餅間距不大於3m。

5.4基層掃漿:將濕潤地面的水全部清掃乾淨後,用掃帚將素水泥漿均勻掃於基層上,做到呈糊狀,基層表面不得有明水。(注意:必須隨掃隨攤漿,並且一次掃漿面積不得過大,視當時溫度及人員情況定。防止由於攤漿跟不上所引起的素漿太干,以至於出現隔離情況,面層與基層脫層。)

5.5攤漿:地下室耐磨地坪按照重量比為水泥:砂:石子:木鈣=1:1.83:3.41:0.0025配置。應做到隨攤隨用,刮槓先在相連的塌餅上沖好筋後,再根據作好的筋將混凝土刮平。大面積鋪攤時,可用鋼絲耙子來回耙動,牆根、管道根等部位應耙到、耙細,不得漏耙,然後再用鋁合金刮槓刮平。需要注意的是,地面素漿已經掃好,刮槓刮過若有局部不平需要補混凝土時,切勿用抹子鏟基層底部的漿,只能鏟高於地面堆積起來的混凝土,防止素漿被刮掉出現面層與基層粘結不牢,從而出現脫層空鼓現象。混凝土儘可能一次澆築至標高,局部未達到標高處利用混凝土料補齊並振搗,嚴禁使用砂漿修補。

5.6基層第一遍打磨:待細石混凝土稍收水後,具有初凝強度時(即手按下去有手印但不下陷時),用葉片抹光機開始第一遍慢速磨搓、壓漿(在常溫20℃時,六小時左右達到初凝),刀片角度調為1/15。要求做到順著一個方向進行打磨,並且下一道打磨時要壓著第一道的一半,依此類推。磨搓要求均勻,不得漏搓,根據混凝土表面乾濕度適度調整磨搓時間。打磨時,若有局部不平處,將其補平後,再用圓盤抹光機繼續打磨,直到地面磨平為止。抹光機抹不到的部位應用木抹子抹壓,壓實後再用鐵抹子收光(注意:第一次打磨尤為重要,不可粗細大意)。

5.7拋撒第一遍耐磨骨料:打磨完即可用手或鐵鍬將耐磨料均勻撒在做好的面層上,厚度為3kg/㎡。由於人工拋撒耐磨料做不到非常平整,則在拋撒完後先用刮槓將面層再刮一遍,達到平整後再用圓盤抹光機進行第二遍打磨,要求做到順著一個方向進行打磨,並且下一道打磨時要壓著第一道的一半,依此類推,壓實壓平。

應注意以下情況:

(1)耐磨材料撒布的時機隨氣候、溫度、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而變化。撒布過早會使耐磨材料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太晚混凝土已凝固,會失去粘結力,使耐磨材料無法與其結合而造成剝離。判別耐磨材料撒布時間的方法是腳踩其上,約下沉5mm時,即可開始第一次撒布施工。

(2)牆、柱、門等邊線處水分消失較快,宜優先撒布施工,以防因失水而降低效果。

(3)第一次撒布量是全部用量的2/3,拌合物應均勻落下,不能用力拋而致分離,撒布後即以木抹子抹平。耐磨材料吸收一定的水分後,再用葉片抹光機碾磨分散並與基層混凝土漿結合在一起。

5.8拋撒第二遍耐磨骨料:打磨完即可用手或鐵鏟將耐磨料均勻撒在做好的面層上,厚度為1kg/㎡,依然要用刮槓先把地面刮平後再進行圓盤抹光機打磨,壓實壓平後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注意:最後一遍磨完後要保證地面不再出現起棱為止,所以圓盤抹光機的磨壓次數是根據地面變化程度而定)。

應注意以下情況:

(1)第二次撒布時,先用靠尺或平直鋁合金刮杆衡量水平度,並調整第一次撒布不平處,第二次撒布方向應與第一次垂直。

(2)第二次撒布量為全部用量的1/3,撒布後立即抹平,壓光,並重複抹光機作業至少兩次。抹光機作業時應縱橫向交錯進行,均勻有序,防止材料聚集。邊角處用木抹子處理。

(3)面層材料硬化至指壓稍有下陷時,抹光機的轉速及角度應視硬化情況調整,抹光機進行打磨時應縱橫交錯3次以上。

(4)耐磨地坪的平整度要求為2mm,最大偏差3~5mm,同標高極高點與極低點的最大偏差不大於20mm。儘量避免龜裂、脫皮或起砂現象。

5.9葉片抹光機收面:打磨完後即可進行葉片抹光機收面,刀片角度調為2/15。要求做到順著一個方向進行打磨,並且下一道收光時要壓著前一道的一半,依此類推,壓實壓平。在細石混凝土終凝前(即人踩上後稍有腳印,鐵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紋時)進行最後一遍壓光。

5.10養護:在最後一遍面層收好2小時後用專用養護劑(可採用噴洒、塗抹養護劑或覆PVC膜保濕等方法)進行養護,用量為0.2升/m2,然後再適當澆水即可,耐磨地坪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狀態,養護時間大於兩天。

5.11切割、裁縫:為防止新做地面因水泥收縮而產生開裂,有鋼筋鋪設的地面在硬化層施工完成後15天內用切割機切割伸縮縫,無鋼筋鋪設的地面則需在5天內用切割機切伸縮縫,切縫距離每一跨度一般為6~8米(可根據現場柱距實際情況做調整),縫為5mm寬,切割深度應至少為地坪厚度的1/5。切割應統一彈線,以確保切割縫整齊順直。在整個地面完工後,即可做填縫作業,填縫材料應避免與耐磨材料起反應,可採用預先成型或切割的彈性樹脂等材料,建議使用密封膠。

6成品保護

6.1施工中不得污染、損壞其他工種的半成品、成品。運輸材料時,應採取措施防止碰撞已做完的牆面、門口等。

6.2面層抹壓過程中隨時將腳印抹平,並封閉通過操作房間的一切通路。面層抗壓強度達到5MPa後,方准上人操作。

6.3在施工完的面層上操作時,要將梯子腿、小車腿等進行包裹,防止硬器劃傷地面。在油漆塗刷過程中,地面應覆蓋,防止面層污染。

6.4如先做耐磨地面,後進行牆面抹灰或膩子施工時,應對耐磨地面表面進行覆蓋保護,嚴禁直接在面層上拌合砂漿和儲存砂漿。

7勞動組織及安全措施

7.1施工前應根據工程量系統地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準備充足的人力、物力、時間、空間。

7.2合理劃分耐磨地面施工的流水區段,協調好與其它工序的交叉作業,水泥砂漿樓地面施工時除操作人員外不得上人踩踏。

7.3提前編制好施工方案,做好二次深化設計及細部節點的策劃。制定防裂縫措施及分隔方案等。

7.4勞動力進場後,先進行培訓和教育工作,培訓內容包括:規章制度、安全文明施工、操作技術等方面。

7.5安全施工應符合有關安全規定及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

7.5.1操作人員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施工,現場操作必須戴安全帽,禁止吸煙。

7.5.2攪拌機要專人操作,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

7.5.3採用垂直運輸設備上料時,嚴禁超載,運料小車的車把嚴禁伸出籠外,各樓層防護們應隨時關閉。

7.5.4使用電動抹光機時,操作人員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7.5.5夜間或在陰暗處作業時,移動照明應採用36V低壓設備。

7.5.6當採用內燃機為動力的抹光機施工時,施工作業面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以防止油料燃燒不充分,對人體產生危害,在地下室等通風較差的地方操作時,應採取排風機強制通風措施。

7.5.7施工前應對機械、電動工具進行檢查,防止漏電。

7.5.8臨邊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設置防護裝置和警示牌。

8質量標準

8.1主控項目:

8.1.1水泥採用普通矽酸鹽水泥,其強度不小於42.5,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嚴禁混用;砂應用中粗砂,且含泥量不應大於3%。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材質合格證明文件及檢測報告。

8.1.2耐磨地坪的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面層的材質、強度(配合比)和密實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範的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配合比通知單和檢測報告。

8.1.3墊層和基層應結合牢固,無空鼓。

檢驗方法:用小錘輕擊檢查。

8.2一般項目

8.2.1面層表面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積水現象。

檢驗方法:觀察和採用潑水或坡度尺檢查。

8.2.2面層表面應潔凈,無裂紋、脫皮、麻面、起砂的缺陷。面層顏色應基本均勻無明顯色差,無明顯顆粒點或色斑。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8.2.5切縫應順直、完整,灌縫要均勻一致。

檢驗方法:拉線及觀察檢查。

8.2.6耐磨地坪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