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爭取年底發行100億ESG系列理財產品

2019-08-28     新浪金融研究院

作者 徐巧

「目前,華夏銀行的ESG系列理財產品總的發行規模已經超過了75億元,年底發行目標是超過100億元。」 8月20日,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苑志宏在媒體交流會上介紹說。

所謂「ESG」,是指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縮略,其本質是價值取向投資,核心特點是把社會責任納入投資決策,以改善投資結構,優化風險控制,最終獲得較高的長期收益。

從國際層面來看,ESG的發展可以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目前,全球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出台了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以鼓勵型披露為主,部分交易所強制披露ESG信息。

根據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簡稱GSIA)發布的《2018全球可持續投資回顧》(2018 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view),2018年底,歐洲和美國在可持續投資策略下資產規模已達14.08萬億美元和12萬億美元,日本的可持續投資規模從2016年到2018年實現了四倍的增長,達到了2.2萬億美元的規模,使其成為了歐洲和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可持續投資市場。

但從國內來看,ESG投資理論研究和實踐尚處於初級階段。2008年,國內發行了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責任型公募基金-興業全球社會責任基金。在2010年後,國內金融市場上相關類型的責任投資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逐步增長。

隨著資管新規正式落地,銀行理財轉型已成大勢所趨。轉型之際,有銀行積極試水權益市場。例如,建信理財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市場指數,工銀理財推出以科創企業股權為投資標的的權益類產品。也有銀行瞄準新興的ESG市場,例如華夏銀行資管部。

今年4月15日,華夏銀行資管部發行了ESG系列首支產品(「龍盈固定收益類ESG理念理財產品01號」產品)。該系列產品重點投資於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以及ESG表現良好企業的債權類資產,行業策略涵蓋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態保護等環保題材,兼顧民生、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等領域機會,旨在為客戶提供投資回報的同時,實踐ESG可持續發展投資理念。目前「守護綠水青山、共築美麗中國」和「踐行社會責任、服務改善民生」兩大主題ESG系列固收類理財產品募集規模已超過75億元。

「目前,我們已經啟動ESG股票指數編制,爭取在未來一兩個月時間內能發布出來。」苑志宏表示。

那麼,華夏銀行資管部ESG因子和數據來源從何而來?

苑志宏還介紹指出,參考國內外研究體系,華夏銀行資管部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基礎因子進行了拆解,初步框定了13項一級指標,具體包括3項環境「E」因子——資源消耗、生態影響、排放水平,7項社會「S」因子——勞動力管理、安全和健康、工作環境、員工權益、區域影響、客戶與產品責任、供應鏈,3項公司治理「G」因子——財務和行為規範、股權結構及股東權益、董監事會結構。後續將以一級指標為基礎,進一步拓展二級和三級指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t-wd3GwBJleJMoPMS6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