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家總能遇到一些對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的孩子,他們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做什麼都肆無忌憚,犯了錯也有家長護著,一句「他才多大啊!他只是個孩子!」成為了「受害者們」的夢魘,他們就是讓大家聞風喪膽的「熊孩子」。
「塑料玩具,你要20萬?」,孩子玩壞親戚手辦,家長護娃拒絕賠償。
王先生是遊戲、動漫愛好者,平時會買一些周邊產品放在家裡,其中包括不少高價手辦。為了好好保存自己的收藏,防止外人弄壞一些貴重物品,王先生專門買了帶鎖的玻璃櫃,可誰知,還是沒能逃過熊孩子的魔掌。
王先生在上海居住,某天接到家人電話說隔幾天有親戚到上海玩,想讓他招待一下,還沒等他回應,家人就把電話掛斷了,王先生不好意思拒絕,只能硬著頭皮應下這件事。
親戚一家三口人,夫妻倆帶著一個8歲的孩子,進屋的一瞬間,孩子就被滿牆的「玩具」吸引了,嚷嚷著要玩,王先生先是拒絕了,但親戚說:「你這玩具這麼多,給孩子一個玩玩怎麼了?」王先生說:「不是不讓玩,我是怕您家孩子玩壞了賠不起。」親戚輕蔑地看了王先生一眼:「塑料玩具能值幾個錢,壞了賠給你就是了。」王先生雖說很排斥,但不想讓大家難堪,就勉強答應了,隨後從玻璃櫃里拿出一個孩子中意已久的貴重手辦,嘴裡說著:「小心點,這個是我的寶貝!」
熊孩子就是熊孩子,對任何東西都具有殺傷力,親戚家的小孩剛上手玩了一會兒,手辦的胳膊就被弄壞了,王先生看到非常心疼,找到親戚說:「這手辦我花了20萬買的,你家孩子玩壞了,你剛說玩壞了賠給我,你賠吧!」親戚滿臉不可思議,不僅沒道歉,還說:「不就是弄壞你個塑料玩具,你要20萬?想錢想瘋了吧!」王先生覺得親戚一家人不可理喻,當天就把他們趕出了自己家,並決定以後不再來往。
生活中的熊孩子越來越多,都是父母惹的禍!
1、過度寵溺讓孩子肆無忌憚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生活得更好,會給予其較為優厚的條件,有任何需求都會及時滿足,包括孩子耍性子也可以被無限包容。時間一長,孩子覺得自己做任何事都不會被責怪,生活中的行為就會越來越肆無忌憚。
2、忽視、忽略孩子的缺點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逐漸長大,身上的小毛病就會得到改善,但實際上,只要家長不在意、不重視、不引導,這些小問題就會跟隨孩子一生,甚至讓孩子越來越熊。
3、一味對孩子縱容和包庇
家長護短可以理解,但不分是非的縱容、包庇,只會讓孩子更沒規矩,今天孩子擾亂了他人,明天就會到處搞破壞,長期如此,難免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展。
所以說,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方法,錯誤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熊,當代社會對熊孩子的排斥度較高,如果不早點糾正,必然會影響未來發展。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