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小米都看好的電視,下一個戰場在5G?

2019-08-23   商界雜誌

傳統電視三巨頭的市值相加,僅僅抵得上1/9個小米,1/15個格力,1/16個美的,他們需要在用戶體驗上有更多顛覆式創新。

文/ 趙春雨

華為往傳統電視的一潭死水裡,投了一顆石子。

這潭水有多死呢?

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2200萬台,同比下降2.7%。降幅看似不大,但整個市場在急劇萎縮。

同期,彩電均價同比下降9.4%,兩者疊加下,上半年電視市場的零售規模僅為640億元,同比下降11.8%。在市場上,主流的55英寸電視已經跌到了2000元的價位。

智能電視、網際網路電視等概念,沒有給電視市場帶來質變;海信的ULED,創維的OLED,TCL的QLED,也沒有改變電視市場同質化的現狀。曾經的攪局者樂視和暴風已經在市場銷聲匿跡,培育出來的一點增量市場被小米和pptv搶占。

8月10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子品牌榮耀推出智慧屏,並且綁定了萬眾矚目的鴻蒙系統,意欲從電視這個埠,切入家庭場景,搶占5G時代可能產生質變的智能家居市場。

幾天之內,TCL推出「智屏」,海信推出「社交電視」,紅米也在電視領域正面應戰,沉寂許久的電視市場又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太平洋上的季風,能給這片乾裂的土地帶來多少雨量?

時代變遷:傳統電視轉戰AI市場

在中國家電市場中,電視有三大巨頭:TCL、海信、創維。這麼多年來,三足鼎立市場格局似乎越來越穩定,很難再有新品牌衝擊他們的地位。

但在這個傳統行業里,三大巨頭自身的境況也很艱難。創維的市值僅有60.3億港元,海信市值99.97億元;TCL集團的產品相對多元,A股市值為459.33億元,但以電視為主營業務的港股上市公司TCL電子,市值也僅有84.05億港元。三巨頭的市值相加,僅僅抵得上1/9個小米,1/15個格力,1/16個美的。

市場萎縮,還要面臨華為、小米、蘇寧等真巨頭的競爭,傳統電視企業已經到了不得不變革的時候、

2019年8月16日下午,TCL在深圳召開TCL· XESS智屏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了XESS智屏電視,加入靈犀雙屏功能,只要安裝相應的APP,搖一搖手機,螢幕就會旋轉到豎屏狀態,顯示與手機同樣的內容,這或許將吹起TCL迎戰的號角。

XESS智屏在配置上,採用的是55英寸4K螢幕,屏占比95.9%,內置四核晶片,,還搭載AI可升降攝像頭,也可選配5G模塊,支持NFC技術(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與手機進行視頻信息交互,實現智能家居產品互聯。在Pro版本上,TCL採用首創的圓角螢幕,支持旋轉屏。XESS智屏的標準版和Pro版,售價分別為3999元和4999元。

海信於8月19日正式推出國內首款「社交電視」,開創了六路視頻暢聊、共享放映廳、3DAvatar K歌、AI健身等場景體驗。在10天前,也就是8月9日,海信才發布全新智慧大屏交互系統Hi Table,實現TV+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社交的架構。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曾表示,目前的電視智能化浪潮將引發一場大的行業洗牌,很多企業將無法避免被淘汰的命運。今後智能電視廠商競爭的焦點將是聲音控制、體感手勢控制、多螢幕體驗,以及電視台、電視機與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設備的無縫連接。

傳統電視廠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綁定手機,貼近智能家居概念。但相比手機行業的王者華為、國內IoT設備激活量最大的小米,傳統電視廠商在客廳的話語權爭奪並無優勢。

鲶魚入池:醉翁之意,不在電視

隨著5G的到來,華為帶著「鴻蒙」系統和「智慧屏」進軍電視市場,圍繞開放互聯平台HiLink,從入口、連接和生態三個層面多維度布局智能家居生態系統。

8月10日,榮耀智慧屏在華為開發者大會期間隆重亮相,搭載鴻鵠818智慧晶片,華為鴻蒙作業系統,內置升降式AI攝像頭。

在多屏互動方面,不僅支持一碰投屏,還提供「魔法控螢幕」、遠程控屏、家庭留言板、HUAWEI Share圖片互傳等功能,把基於「投屏」能做到的互動做到了全面的覆蓋,大小屏魔法分享,開創手機與大屏交互新方式。

更早之前的MWC19「全球終端峰會」上,華為終端總裁何剛宣布,華為終端將實施1+8+N全場景戰略,「1」是智慧型手機,「8」是指大屏、音箱、眼鏡、手錶、車機、耳機、平板等等。

華為做電視,有著強大的技術優勢——夏普、海信、康佳等多個品牌都在使用華為海思的4K電視晶片,海思已經占領了國內一半以上的高畫質電視晶片市場,且專利總量領先;除了顯示晶片,華為的智慧屏產品還將搭載自研的麒麟AI晶片和凌霄Wi-Fi晶片。

在功能和使用場景上,充分挖掘用戶需求,甚至提供大於用戶想像空間的智能體驗,這對於行業來說有著較大的啟發意義。

網上傳出一種聲音:「華為進軍電視,小米的位置岌岌可危!」但事實未必如此。

8月20日,小米公布半年財報,其電視業務在國內以及海外市場,均保持強勁領先地位。2019上半年全球出貨量540萬台,同比增長64.9%。截至2019年6月30日,小米電視出貨量穩居中國第一,全球前五。

從只做網際網路,到2013年宣布要做電視,小米用了整整6年。這支隊伍的戰鬥力,遠比大多數人想像得強悍。而電視之外,小米生態鏈公司數量已經達到100家,IoT激活設備已接近2億台。

其實,小米一直站在網際網路電視頂端盯著華為的動作,並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反擊。

8月16日,也就是榮耀智慧屏發布後的第6天,很多業內人士注意到,新浪微博悄然上線了獲得官方藍V認證的「Redmi紅米電視」,引得了一番關注與猜測,對於大家的猜測,盧偉冰回應稱「很快一一揭曉」,並配圖說明Redmi的戰略和目標。

果然在三日後,小米集團副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宣布紅米品牌第一款電視將於8月29日亮相,打出的關鍵詞為「70英寸、巨屏、智慧」,並且連雷軍也親自發了紅米電視的官宣微博。

不難預見,Redmi電視和榮耀智慧屏的火藥味將越來越濃。

業內人士評論,這是繼手機、筆記本之後,Redmi紅米和榮耀的戰火正式蔓延至電視領域,同時小米和華為之間的戰爭也再次升級。

無論是占據家庭空間的小米,還是以「人」為中心布局的華為,都是傳統電視廠商強勁的競爭對手。

傳統廠商想和這些跨界巨頭競爭,需要做的恐怕不僅是畫質和技術上的改良,而是用戶體驗上的突破、內容上的加碼。TCL的智屏和海信的社交電視,相較於傳統產品,已經有了很大突破,但這樣的突破再來10次都不嫌多。

智能家居並不是孤島,未來智慧家庭的中心將是分布式的、泛中心的,不會圍繞智能音響、路由器、電視等任何一款終端講故事。

隨著5G與AI技術加速融合,任何一款家電與用戶的交互都會被打通,連海爾都正式發布公告,將「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擬變更為「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爾智家」)。

企業名稱的變更不算是小事,海爾此舉是為了宣示下一步的戰略重點,將聚焦於智慧家庭生態品牌的建設上。

技術逐漸深入,智能家居的方向也愈發清晰。縱向看,單一優勢的疊加已經不能滿足現況,需要超前規劃布局;橫向看,產業的進步,需要聚集要素資源,融合發展。

傳統電視企業仍然任重道遠。如果抓不住眼前稍縱即逝的機遇,未來,它們的品牌價值可能會被顛覆,只能淪為華為和小米的代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