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婭寫了14年的專欄停更,「今天,我們好好告個別吧」

2019-10-19     新女報

戈婭曾經說過,美德是需要練習的。需要練習的何止美德呢,告別也是需要的。今天難得迎來這樣的好天氣,不燥熱,有一點燦爛的陽光,好像說再見就能減少一點傷感似的。

嗯,《新女報》客座主編、「情商學堂」專欄作者戈婭,她決定停掉寫了14年的專欄

2005年,我24歲,做了《新女報》的副主編,同時,應老總的要求,開了這個專欄。剛開始,它叫「情意綿綿針」,後來,我的第一本專欄合集《情意綿綿刀》出版,專欄也順勢改為「情意綿綿刀」,再後來又更名「情商學堂」。

那時,我年紀輕輕,誠惶誠恐,最期待也最怕的是讀者評報,想看讀者說哪裡好,又怕讀者說哪裡不好。

14年後,我步入中年,經歷了很多起起落落,移居他鄉,做著完全不同的工作,過著與從前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很多時候,我覺得我已是完全不同的人。

在戈婭創辦的特殊教育學校海靈中心,每天都有食育課,老師和孩子共同做一道菜,讓他們見證從食材到成為食物的過程

可是,我依舊誠惶誠恐,我覺得我寫得越來越不好,我都不敢去問問我的編輯小葡萄,讀者批評了我什麼。

我自己都心裡有數,已然將特殊教育當做終身使命的我,對於女性情感,我志不在此,又怎能寫得出動人的文字。

於是,今日,這是這個14歲的專欄的最後一期。

就在剛剛,我跟林總編提出要停掉專欄時,鼻子一酸,眼淚就止不住流了下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知道,我跟這個報紙、這個專欄的緣分,有多深、多重、多難捨。我也知道了這持續14年的誠惶誠恐,只是因為「珍惜」。

這些年,因為珍惜而持續,今日,亦是因為珍惜而告別。我珍惜所有對我交付過信任的讀者,你們跟我分享開心與感動的事,更多的,是那些未能走到終點的愛情、破敗的婚姻、最糟糕的境遇、站在十字路口的徘徊猶豫、對最親的人都沒有傾吐過的隱秘心事……

你們將這些通通交付與我,曾經年少無知,也曾沉醉於簇擁的榮耀,並不真的明白他人的信任是多大的恩典,今日我明白,便更不想辜負。

2011年,《新女報》編輯部舉辦讀者派對

因我實在分身乏術。所謂專欄,是只要還開著,只要還有一個人看,作者就必須去付出滿心誠意的東西,而現在我無法保證這滿心的誠意,我只能選擇好好告別。

我跟林姐說,一直下不了停掉的決心,大概是擔心割捨掉這十幾年的緣分。她說,我們永遠都是家人。是啊,還是我執著了、愚鈍了,我與這群曾經一起奮戰過的家人般的老友,雖然相隔兩地很久才能碰一次面,但內心的挂念與祝福一直都在,我們之間的緣分,又豈是靠一個專欄來維持?

想來我真的是幸運兒,這些年,我一直都有自己願意全心付出去做的事,一直都有能讓我珍惜的朋友,我無憾。

謝謝這互相關照、互相扶持著度過的14年。願我們所有人,有珍惜,有熱愛,不論遇到多少艱難和彷徨,都依然能保有少年心性。

我愛你們,江湖再見。

編者按

戈婭的「情意綿綿刀」和「情商學堂」,肥桃的「肥桃門診」,黃婷的「黃婷在線」,堪稱《新女報》鎮報的情感專欄。十幾年來,陪伴了一代女性成長。

肥桃和戈婭曾經是「肥鴿傳書」的CP組合。

肥鴿傳書,(左)戈婭與肥桃(右)

但她倆的畫風截然不同,一個熱氣騰騰,字裡行間快意恩仇,教女孩子獨立、勇敢,有結婚的自由,也有離婚的自由和獨身的自由;

另一個滿心溫軟,把看過的書、走過的路,藏進生活的小小場景,小小故事:她提醒我們注意婚姻里那些欲言又止的時刻,珍惜那些為你的成就開心鼓掌的人,告訴我們「有意思,才是人活著的切膚之喜」……

她是戈婭,專欄一開14年,影響了許多許多人。2017年,她決定遠走大理——因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子火娃。她說,大理的土壤更適合特殊教育開花。

戈婭和火娃

海靈中心每周都有全天的大戶外課,孩兒們看花看雲看風,看蘆葦看稻黃,和大自然親得不得了

後來,她寫了新書《看風的孩子,謝謝你成全了我》,那是一本講育兒智慧的書,分享如何更勇敢、樂觀地去處理與家庭、孩子以及別人的關係。再後來,她開辦特殊教育學校海靈中心,將特殊教育視作終身使命,無暇他顧。

於是,她決定停掉寫了14年的專欄

而《新女報》想對她說:無論是女性情感,還是特殊教育,同樣有意義。做自己想做的、熱愛的事情是不會累的,願你活成一道光,願你面朝稻海,笑容燦爛。

愛你,江湖再見。

文丨戈婭

編輯丨小葡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bnG420BMH2_cNUgnEC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