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黃河入海流》主創人員 記者孫歡 曾世湘 攝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無數詩人不吝筆墨,留下許多歌詠讚頌黃河的傳世之作。12月2日下午,由我省電影人打造,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時代背景,以傳承黃河文明、弘揚黃河文化、感恩黃河哺育為載體的電影《黃河入海流》,在西安曲江大悅城博納影城舉行首映禮。
《黃河入海流》是由我省著名媒體人史佳擔任總製片,導演王明軍執導,中國內地實力派演員楊新鳴、王雙寶、胡小莉主演的農村題材主旋律電影,由中共大荔縣委、大荔縣人民政府、西安視變文化公司、西安澤藝影視公司、陝西金星皓月文化傳播公司聯合攝製。
「這部電影可以說勾勒出了黃河岸邊的好人群像。」史佳介紹,電影《黃河入海流》的故事發生在黃河岸邊一個有百年歷史的小學裡,刻畫了鄉村學校校長等人物,他們飽經風霜而又堅韌頑強,通過眾人努力,使一個瀕臨遷移合併的學校完整保留了下來。
史佳表示,電影《黃河入海流》秉承對黃河的感恩之心,通過黃河岸邊小人物的故事來講述黃河的故事,影片中的角色具有黃河岸邊人特有的豪邁、自覺和責任擔當,「小人物有大作為,電影的故事樸實,但真實中透露出執著和生動。主人公們的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心地善良,敢作敢當,在困難面前,他們自覺表現出齊心協力和堅韌不拔,這種集體的自覺是『黃河特產』,他們身上銘刻著『黃河人』的痕跡,這是一種具象世界裡能看到、感受到的黃河精神」 。
《黃河入海流》中沒有流量「小花」「小鮮肉」,卻用了多位口碑好、演技精湛的「戲骨」,比如《我不是藥神》主演之一的楊新鳴,還有知名本土演員王雙寶。史佳回憶,拍攝時,大家在零下十幾攝氏度寒冷的黃河岸邊努力拍戲,表現出來的熱情和敬業感染了很多人。
《黃河入海流》劇照 劇組供圖
說到這裡,史佳想起了自己的探班經歷。「電影剛開機的時候,黃河岸邊冷風刺骨,浮冰一尺多厚,楊新鳴老師飾演的『老校長』站在黃河岸邊雙目凝重地看著遠方,黃河蒼涼渾厚的一面和『老校長』孤獨無助的身影構成了飽滿的畫面。這大概就是對於『不到黃河心不死』最直觀的感受了。」
影片拍攝所在地和故事發生地點,正是該片導演王明軍的家鄉大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明軍表示,電影中所講述的故事正是他童年和少年時期腦海中的記憶和生活縮影,為家鄉「做點事情」正是他拍攝該片的初衷,「黃河太偉大了,給了我們世世代代的滋養,我們希望用這部影片,致敬黃河」。
在首映儀式上,電影主創團隊成員還向影迷們分享了電影的拍攝心得、難忘故事以及電影所希望傳遞的價值觀。
而首映觀影過程中,電影細節展現出的黃河風情和大量陝西文化民俗,同樣讓本土觀眾興趣盎然。「單單講一個『好人的故事』是遠遠不夠的,這部影片融入了許多非常有意義的黃河岸邊的美食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元素,給了細狗攆兔、打棗子這些獨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許多鏡頭。」史佳表示,希望更多觀眾通過這部影片,感悟黃河精神,感受值得珍惜、傳承、尊重的黃河文明。
本次電影首映式是由陝西省電影家協會、大荔縣委宣傳部主辦。
來源: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歡 曾世湘
編輯:芥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