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孩被誇50天後的驚人變化:原來好好說話,真的很重要

2019-07-25     媛創課堂劉媛媛

01 誇獎的力量有多神奇?

最近微博上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熱搜:#連續50天被誇獎的女孩子#。

點進去發現是一檔日本綜藝節目上播出的一個實驗,節目組選中了一個十分內向、對自己的長相感到自卑的女孩子。

她還曾被同學說過鼻毛外露,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一副厚厚的口罩。

首先這個要被連夸50天的女孩需要選擇一個輔導老師。

然後輔導老師會在接下來的50天中360°無死角的換著方位夸這個女孩子。

例如:

「你的眼睛很可愛」「你的黑髮和紅色的鏡框很搭」

又或者是:「你的t恤真可愛,這朵花送給你」之類的。

起初能很明顯的看出來,女孩被誇後十分緊張、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但是十分開心。

但是隨著實驗一點點進行,女孩也開始慢慢有了變化,首先是開始收拾起了自己雜亂的屋子;

然後慢慢學著化妝;

在輔導老師的鼓勵下成功摘下了口罩;

最後又開始學著穿衣搭配改變形象;

最後實驗成功結束,節目組也放出了第1天和第50天的對比圖;

50天的時間,女孩改變的不僅僅是外貌,更多的是原來封閉、不自信的內心。

從第一天時的戰戰兢兢,與其他人交流時的不知所措,到後來和誰都能微笑著打招呼say hello,可以說經過50天的誇獎後,女孩從內到外的都變了一個人。

這條熱搜下同樣也有很多網友留言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前一陣子刷爆朋友圈的誇誇群相信大家也還有印象,它的前身是14年就已經創立的豆瓣互夸小組,直到今天,雖然誇誇群已經沒人提起了,但是互夸小組依舊還很活躍。

互夸小組的規則也很簡單,求夸者發帖格式均是[今天xxxxxx,求夸],然後熱心網友們就會聚集在帖子下方,開始回夸。

但是在看似胡鬧、娛樂的誇誇小組中,經常也很有一些很暖人心的情況出現。

有因為努力卻不見到效果從而開始懷疑起人生的人在這裡得到安慰;

也有被抑鬱症折磨的苦不堪言的人在這裡得到慰藉;

還有因為童年陰影單身多年的女孩子在這裡重拾希望;


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誇誇小組中上演,可能是「被領導罵了,求夸」也可能是「昨天分手了,求夸」甚至還有「今天吃的比較多,求夸」。

無論是什麼,在生活中遭遇到了波折的發帖人,總能在這裡收穫到許多來自陌生人的誇獎和讚揚。

生活中的挫折和負能量就好像泥潭會讓我們越陷越深,而一句來自他人的讚美和鼓勵,可能就是幫助我們脫離泥潭的救命繩索。

02 學會誇獎從好好說話開始。

馬克吐溫曾說過:

「一句讚揚的話,可以讓我2個月不吃不喝」

一句誇獎可以讓封閉的人展開心扉、也能讓自卑的人鼓起勇氣。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不僅學不會誇獎,甚至連好好說話都做不到。

在美國版《你會怎麼做?》節目中就有這樣一期。

由演員扮演的父親帶著一群小演員扮演的「孩子」來到了一家冰淇淋店,其中一位孩子問道:

「爸爸,我可以吃草莓味的嗎?」

但是爸爸卻說:

「我已經告訴你了,你害我們輸掉了球賽,所有沒有資格吃冰淇淋」

小男孩略帶哭腔的喊了一句:

「對不起嘛」

但是父親卻依舊不依不饒地說:

「你是一個沒用的傢伙,我不會給你買冰淇淋,給我回去坐好,快!」

小男孩只好眼淚汪汪的回到座位上默默地說:

「我已經盡力了,其他人都有冰淇淋吃的」

於是在旁邊目睹了事情經過的黃衣服大叔終於忍不住了,但是他沒有發怒、也沒有直接指責,他接下來對「演員」父親說的一番話可以說是教科書級的應對。

首先這位黃衣服大叔就把自己的姿態拉的很低,用幾乎是一種央求的語氣和剛剛批評完自己孩子的父親說:

「這樣吧,你可以把我帶出去,揍我一頓。但拜託,拜託給他買個冰淇淋吧。我們一生都會犯錯,他還只是孩子。」

說這話時,黃衣服大叔的眼神十分真摯且誠懇,而且還把手搭在了那位父親的肩膀上。

他怕對方覺得是說教,於是又說了一句:

「恕我直言,我不是再教你怎麼教育孩子,而是站在一個男人的立場上和你對話。」

說到這裡那位父親的口氣也漸漸和善了一點,說道:

「我只是想讓他學到教訓」

於是黃衣服大叔又說:

「人生本來就充滿了挫折和挑戰,他早晚會自己體會到的。而他們現在需要知道的是,我的爸爸永遠是我的精神支柱,你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一部分。請你買個冰淇淋給他吧,我完全可以付冰淇淋的錢,但是你知道嗎?你買冰淇淋給他,會讓他覺得他有一個世界上有一個最好的爸爸」

整段視頻看下來,黃衣服大叔全程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完全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和之前這位爸爸對兒子說的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連節目組出來後都說:「你真的很棒」。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見?

本來考試就沒有考好心情很失落,結果回到家又被父母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因為一點小小的問題兩個朋友吵得不可開交,即使事後大家都明白是誤會,但卻誰也不願意低頭認錯;明明做了一桌子好菜滿心期待著丈夫下班的妻子,卻因為丈夫回來後冷漠的態度而躲在房間裡默默流淚;原本只是想和另一半訴說一下自己工作上的不順利,卻只換來一句「你得多反省反省自己。」

為什麼原本一句安慰、一個擁抱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們非要用爭吵去面對?

難道非等到某一天,那些愛我們、關心我們的人都傷透了心,我們才能學會好好說話嗎?

所以不妨試著從今天開始,去用誇獎來代替一下那些充滿火藥味的詞語,也許這就是你迎來改變的開端。

03 誇獎不是阿諛奉承。

也許看到這裡會有人說,你之前不是說讚美的話都是毒藥嗎?怎麼現在又開始宣揚起誇獎了?

誇獎不是溜須拍馬,更不是阿諛奉承。

真正的誇獎是對他人的行為或是特點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獎勵的懲罰》這本書中也曾說過,有些誇獎和獎勵本質上是一種操縱行為。

不正確的誇獎不僅會讓人們忽視問題的本質,而且還會讓人們失去原本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最後變得只會服從命令。

所以在這裡也給大家列出關於如何正確誇獎他人的幾點正確方法。


一、不要直接去讚美別人,想想是否可以轉述第三人的讚美來誇他,這樣的可信度會變高。

比如我的朋友A,把我介紹給了朋友B,說B可以幫我的忙,我在跟朋友B開展對話的時候,一般會說:

「嗨,XXX,你好,我是XXX,是朋友A把你介紹給我的,他說你這個人特別熱心。」

這樣去跟他對話,這種讚美他就會更容易相信,可信度就會變得很高,當然你不能撒謊。

二、你可以跟對方說:「大家都說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比如大家一起坐著吃飯,都不認識,有一個人上來跟我搭話,我就會說:「剛剛吃飯的時候,大家都說你這個人非常厲害。」

這種大家都說,就比那種你上來就恭維別人,要顯得誠懇得多。


三、用細節去讚美,越細越好。

永遠不要說太概括太空的讚美,例如:「你真有氣質、真厲害云云」。

你可以細節化,比如:「你今天真漂亮,我看你這耳環是新款。」或者「我覺得你好有氣質,最有氣質是你這個脖子,我覺得你脖子特別長。」

這些細節性的讚美,聽上去舒服多了。

四、去讚揚對方的成績,尤其適用於低位者去讚美高位者。

比如要讚美一個長輩或者前輩,不要上來跟人家說:「前輩,我覺得你好厲害。」

這根本就不是對一個長輩和前輩說的話,你可以去跟他談論他得意的事情。

我在作家圈裡面,有幾個作家朋友,他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自己寫了一篇文章,或者自己出版了一本書,賣了好幾十萬。

我就會跟他說:「我聽說你上次書賣的特別好,都超過百萬了。」

他就很願意跟你去聊一下這個事情,這比讚美要來得效果好得多,可以拉近你跟對方的距離。


五、證明自己的讚美。

你不要夸完就完了,你說她好美,你要證明一下。怎麼證明?

例如夸一個同學漂亮,那你可以加上一句「上學的時候。有很多人追她」,這句話就顯得可信了。


六、夸對方的所有物。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誇別人,而且你第一次跟對方見面,你特別想打開說話的局面,你可以夸對方的所有物。

比如你上他家了,你就夸:「你的貓好可愛。」他身上穿了一個毛衣,「你這個毛衣在哪買的?這麼好看!」

讚美對方的所有物,可以讓你的誇獎沒那麼尷尬。


七、通過追加提問表達讚美

夸完別人之後,避免別人不搭理你,你可以在後面加一個問題,去提問對方,避免讚美顯得很尷尬。

你可以說:「你這衣服好漂亮,你在哪買的?你今天這個妝好漂亮,這口紅顏色是什麼?你是怎麼想到去塗這個顏色的?」或者是「你這次考的好好啊,能不能教教我是怎麼複習的呀?」

這種問題也可以讓讚美變得更真誠,而且可以防止尷尬。


當然,區分真誠的誇獎和阿諛奉承最關鍵的,永遠是有沒有一顆誠懇的心。

我們說的話,我們的行為,都能讓對方感受的到,我們到底是真的再誇他,還只是做一些面子上的功夫。

04 寫在最後

在工作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折和打擊,但來自他人的一句鼓勵和誇獎,也許就能讓我們重新振作起來。

無論是對於朋友、家人還是同事、同學甚至是對於陌生人,我希望我們都能用誇獎來代替怒火和責罵。

你的笑臉和誇獎只是影響了一個人,但ta同樣會對自己身邊的人回報愛意,而ta身邊的人又會將這份愛傳播下去。

也許只是你不經意的一句誇獎,就會在無形至中改變一個人甚至一群人。

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魔法存在的話,那它的名字一定是誇獎。

互相理解很難,但至少我們不要再去互相傷害了。

希望我們能夠學會誇獎,好好說話,別傷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O36RWwB8g2yegNDzWv7.html